【笔者按:发稿前看到学院发言人的说法。但他所列几点实在站不住脚:一、和学生谈话中的言论,属于个人政治观点,只要不触犯刑律,不应成为勒令停课的理由;
二、练功云云,是几年前的事。课堂上的“过激言论”,并无具体内容。看来核心内容还是林昭影片,但却作了回避,还说“不是直接原因”,此地无银三百两;
三、这点是对卢雪松老师的威胁。卢老师的公民权利应该得到保障。】
吉林艺术学院老师卢雪松正常的课堂教学,遭到不同意见的学生的“举报”,被学院领导勒令停课。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是个讨论观念和知识的神圣殿堂。教师有权传播她认为正确的、有价值的观念和知识。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正面发表,完全不必要在背后去告发;
领导有不同见解可以同教师交换,完全不应该用行政手段强行中止教学,剥夺教师应有的教学权利。
这一事件并不是特例。近年来已经出现过不止一起这样的事情了,因为观点的不同,被剥夺上课或带研究生权利的事,已不鲜见。这种事件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社会多么缺乏基本的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多么缺乏正常的民主气氛和包容态度,说明我们的社会离现代文明有多么遥远。
但是问题并不止于此。卢雪松老师课堂上的什么作为,引起了学生的告发和领导的不满呢?
因素可能有种种,但有一个核心的行为,便是放映并讨论了影片《寻找林昭的灵魂》。
问题显然不是对这个影片的细节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而是牵涉到影片本身。影片正面叙写了、赞颂了林昭“宁为玉碎,以殉中华”的形象。个别学生不接受这样的形象,但又说不出道理,技穷之下,想到了求助于权力。学院领导不认可这样的形象,但也说不出道理(“使用不当材料”,便是唯一的说词),于是举起了权力的大棒。
为什么这些人不认可林昭的形象?林昭经受了这么多的折磨、迫害,但始终坚持真理、宁死不屈,这是半个世纪来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堪与秋瑾、张志新并列为巾帼豪杰,可是有人却不认可!八十年代初北大曾公开为林昭平反,许多人把她视为北大的骄傲,有关她的书籍早就公开出版和流传,可是有人却不认可!
林昭被迫害致死,牵涉到三次政治运动。五七年反右时,开始她并未介入,可是当看到有些人表面上诚意可掬地动员大家提意见、可当人家说了点意见就劈头盖脸地打棍子时,她忍不住了,她大义凛然地站了出来,痛斥这种政客的卑劣行径。难道她错了吗?
五八年起的“大跃进”,弄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非正常死亡”遍及中华大地,“人相食”现象已不鲜见。彭德怀为民请命,犯颜上书,遭到批判。林昭虽已被打入另册,仍以天下为己任,联络同好,不断写信给人民日报,为民呼吁,结果却身陷囹圄。难道她做得不对吗?
“文化大革命”时,她完全被囚禁在高墙之内,但她看透了这场“革命”的虚伪,用绝食、用血书,不断抗争,不断揭露这些年的倒行逆施。最终被暗杀在龙华荒郊,家属不仅不能去收尸,反而被索取五分钱的子弹费。其后父亲自尽,母亲被逼疯癫而死。这样的遭遇又是她的过错吗?
有的人不认可林昭,而且不允许放映和讨论有关林昭的影片,原因并没有明说,实际上是对林昭的形象另有看法,是对反右到“文化大革命”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另有看法。什么看法呢?当然也不便明说!
这就是说,林昭的鲜血,千百万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的血和泪,亿万个在这些运动中受到牵连和精神伤害的普通人的血和泪,还没有换来一个明确的说法。文件上的说法不能说没有,但是并不是人人认可的。“文革”结束后有过短暂的拨乱反正,但看来只是一锅夹生饭而已,以后几十年间只顾“团结起来往前看”了,过去的一切也就“往事如烟”了,是非也就不必“纠缠”了。没有全社会的透彻的回顾,没有上上下下的认真的反思,甚至还在忌讳这种回顾,想方设法回避这种反思。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年青人当然不知反右为何物、不知“大跃进”和大饥荒为何物、不知“文革”为何物。而在原有体制下步步晋升、获取了权力的人,当然更不会反思以往的劫难,因为反思会引来变革,而变革难免不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把一切都忘掉。他们千方百计要人们相信:恶梦醒来是早晨,现在不是一片清早的良辰美景吗?
总之,没有文明社会应有的民主气氛、讨论气氛、学术自由的气氛,是导致高等学校一次又一次出现这类不光彩事件的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拨乱反正20多年了,人类跨入21世纪了,同世界接轨叫了多年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喊得震耳欲聋了,我们高校竟然还是这样一种氛围呢?为什么还是这样一种体制和工作方式呢?往远处找找原因吧!
明年,2006年,是“文革”发动的四十周年;
后年,2007年,是反右运动的五十周年;
大后年,2008年,是带来大饥荒的“大跃进”发动的五十周年。中国人习惯于逢五逢十的时候搞纪念。过去,多少个逢五、逢十,没见过一点纪念的动静,连一篇像样的纪念性、回顾性、反思性的文章也没见过。当然,民间还是有的,网上还是有的,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并不是完全失忆的民族。但是,只有大家都来保持这种记忆,都来扩展这种记忆,让年青人都来了解过去的真相,让年青人都懂得什么样的人才真是伟大的、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才会真正有希望!
(20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