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华:走向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国57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战胜前进中的种种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交往日益密切,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一、旧的体制逐步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在完善过程中,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特别是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补,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2005年,全国有28个省份全面免征了农业税,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健全。

  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近几年来,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民航、铁路、文化、出版和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政策限制实现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建立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机制。同时,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保障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通过不断推进行政、投资、金融、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由原来的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转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并以其他手段相配合。

  

  二、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3085亿元,年均递增7.9%。其中1979—2005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跨过2万亿美元台阶,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则由1952年的119元提高到2005年的14043元(1714美元)。

  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解放初期,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工业更弱。经过57年的不懈努力,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糖产量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六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三、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34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307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7倍,平均每年增长3.3%。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5年,粮食产量达48402万吨,比1949年增长3.3倍,人均产量比1949年增长0.8倍;
棉花产量达571万吨,增长11.9倍,人均产量增长4.3倍;
油料产量达3077万吨,增长11倍,人均产量增长4倍;
水产品产量达5106万吨,增长112.5倍,人均产量增长46倍;
猪牛羊肉产量达6158万吨,增长27倍,人均产量增长10.6倍。我国用占世界9.3%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5%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明显加强。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7691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16.9倍,平均每年增长11.5%。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5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1440万吨,增长43倍;
布由18.9亿米增加到470亿米,增长23.9倍;
糖由20万吨增加到903万吨,增长44.2倍;
原煤由0.32亿吨增长到21.9亿吨,增长67.4倍。电视机、电冰箱、照相机、洗衣机、计算机、空调器等一大批新兴电子产品产量也呈迅猛增长之势:电视机由1958年的200部增加到2005年的9125万部;
电冰箱由1957年的0.16万台增加到2005年的2986万台;
洗衣机由1978年的0.04万台增加到2005年的2953万台;
房间空调器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5年的6765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集成电路等从无到有,2005年已经分别达到8084万部、7721万线、266亿块。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9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2968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0.4倍,平均每年增长8.1%。其中,交通运输增加值由1952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526亿元,实际增长108.7倍,年均增长9.3%;
批发和零售增加值由1952年的8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535亿元,实际增长36.1倍,年均增长7.1%。在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传统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金融、房地产、保险、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其中,金融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20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1.3倍,年均增长9.5%。

  经济结构向优化方向发展。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1952年的50.5%、20.9%和28.6%转变为2005年的12.6%、47.5%和39.9%。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1.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明显加强

  

  1950—2005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5884亿元,其中1980—2005年完成527705亿元,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生产能力大为增强,“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原油生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扩大到2005年的1.81亿吨。钢年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扩大到2005年的3.5亿吨,增长了2229倍,居世界首位。汽车年产量由1955年的100辆左右扩展到2005年的571万辆。发电量由1949年的43亿千瓦小时增长到2005年的24747亿千瓦小时,增长574.5倍。煤炭、水泥以及电子、通讯、船舶等的生产能力也大大增强。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农田灌溉条件大大改善。全国灌溉面积已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05年的5503万公顷,建成了大量的防洪、排涝、灌溉、发电等工程设施。到2004年底,全国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8.5万座,总蓄水容量5542亿立方米。2004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64028万千瓦;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由1307台增加到111.9万台。

  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初步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至2005年的7.54万公里,增长2.5倍。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至2005年的193.1万公里,增长22.9倍,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年底,总长度已超过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至2005年的12.33万公里。到2005年为止,民用航空开通了1257条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58年的200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4.4万公里。

  邮电通讯建设突飞猛进,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我国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全国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由1949年的70.6万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697万公里,增加8.9倍。全国已有98.5%的村通邮,91.2%的村通电话。电话网规模容量迅速扩大。电话交换机容量已由1949年的31.2万门猛升至2005年的4.7亿门。移动通讯、数据通信从无到有,快速发展,2005年移动通信用户达39343万户,成为举世公认的移动通讯大国,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1100万人。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7年的254元提高到2005年的10493元,增长40.3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7年的73元提高到2005年的3255元,增长43.6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52年末的8.6亿元增加到2005年末的141051亿元。收入水平的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05年的5434元。

  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建国之初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57%以上,农村居民则高于60%;
2005年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为36.7%,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为45.5%。2005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4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1辆、彩色电视机84台;
每百户城镇居民移动电话拥有量达137部,每百户城镇居民接入互联网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数达32.2台(部);
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58.3部,移动电话50.2部。

  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6年末的8.8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2005年,2.9%的城镇居民家庭居住单栋住宅,33.1%的家庭居住三、四居室,住宅的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扩大到29.7平方米,其中55.9%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
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90.6%的农户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

  扶贫工作成效明显。1978年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有2.5亿,2005年农村贫困人口降低到2365万人。联合国和国际有关组织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六、对外经济迅猛发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向前推进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地位迅速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2年的19.4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4219亿美元,增长732倍,年均增长13.3%,其中1979—2005年年均增长17.0%。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我国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9.5%上升到64.1%。出口额由1952年的8.2亿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7620亿美元,增长928倍,平均每年增长13.8%,其中1979—2005年年均增长17.5%;
进口额由1952年的11.2亿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6600亿美元,增长588倍,平均每年增长12.8%,其中1979—2005年年均增长16.4%。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世界贸易量的6.2%,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排名第三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对外贸易质量逐步提高。1952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高达83.4%,到2005年,初级产品比重已经降到6.4%,而轻纺产品、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比重达到93.6%。在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也由1980年的65.2%升至77.6%。

  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投资方兴未艾。1979—2005年共实际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
自1991年起连续15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第一位;
2005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位。到2005年底,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200个,世界500强企业约470家在华投资。我国企业、产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03到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亿、55亿和69亿美元。

  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猛,来华旅游人数明显增多。2005年我国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12029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达到293亿美元。世界银行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国际旅游人数居世界第五位;
国际旅游收入占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总额的2.8%,居世界第六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国家统计局局长 邱晓华。《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