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辅助下颈外径路和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内镜辅助下颈外径路和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疗效对比。方法 5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对照组进行内镜辅助下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 实验组进行内镜下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截短长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与对照组的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10±1.3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89±1.12)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6.30±4.53)min、截短长度为(3.14±0.55)cm,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2±6.87)min、(2.02±0.30)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辅助下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 安全性高, 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 内镜辅助;颈外径路;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茎突综合征;疗效对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26
在临床治疗中, 茎突综合征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科及耳鼻喉科疾病, 可引起患者头颈疼痛,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为研究分析内镜辅助下颈外径路和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对比疗效,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
收治的5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
对照组中女13例, 男12例;年龄29~62岁, 平均年龄(43.20±6.54)岁;病程2个月~8年, 平均病程(2.20±1.94)年。
实验组中女14例, 男11例;年龄28~64岁, 平均年龄(43.33±6.89)岁;病程2个月~7年, 平均病程(2.12±1.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
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内镜辅助下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 在内镜下剥离法切除扁桃体, 切开软组织, 暴露茎突, 折断取出[2]。实验组进行内镜下径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 鼻内镜通过耳后通道进行微创手术, 做耳后切口, 切开皮肤, 找到二腹肌后腹, 于下方探及茎突根部, 顿性分离组织, 完整取出茎突。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截短长度)以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3]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中, 治愈10例, 好转13例, 无效2例。对照组中, 治愈10例, 好转12例, 无效3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与对照组的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10±1.3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89±1.12)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6.30±4.53)min、
截短长度为(3.14±0.55)cm,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2±
6.87)min、(2.02±0.30)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对应手术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颈部神经血管损伤、面瘫等。对照组中
3例出现咽部出血, 实验组中2例出现咽部出血。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与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手术方式, 对于路径选择仍有一定争议[3]。茎突综合征由于茎突过长, 对邻近血管神经产生刺
激, 造成咽部疼痛、放射性耳痛, 可引起患者头颈疼痛, 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科及耳鼻喉科疾病,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正常生活。相关研究表明[4], 茎突过长为造成茎突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对颈部血管及腺体等重要组织不易产生损伤, 手术较为直观, 体表并无切口, 但需切除扁桃体, 大大增加手术中出血量, 引起术后感染, 术后患者咽部异物感较为显著, 手术时间较长, 且术后疼痛时间持续时间长[5]。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手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少, 视野暴露充分, 术后发生感染几率较低, 疼痛轻微, 疗效较为理想, 安全性高, 茎突的截短长度与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相比较长[6-8]。在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与对照组的8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6.10±1.33)ml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89±1.12)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6.30±4.53)min、截短长度为(3.14±0.55)cm,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2±6.87)min、(2.02±0.30)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 茎突综合征中应用内镜辅助下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手术时间较小, 并发症较少, 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内镜辅助下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 安全性高, 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Murtagh RD, Caracciolo JT, Fernandez G. CT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Eagle syndrome. Aj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01, 22(7):1401-1402.
[2] 朱志軍, 邢树忠, 万林忠. 茎突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1):36-37.
[3] 杨洪巍, 李晓红, 宋贵良, 等. 单排螺旋CT薄层冠状扫描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25):51-52.
[4] 窦庚, 张宇, 田磊. 外科导航技术在治疗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14(3):244-248.
[5] 李力, 蒲建章, 王朝山, 等. 改良式颈外径路行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17例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4):
86-87.
[6] 郭炼, 李和清. 茎突综合征74例手术疗效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2):230-231.
[7] 胡红蓉, 李菊琴. 经颈外径路行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
35例报告. 贵州医药, 2001, 25(11):1032-1033.
[8] 常昆鹏. 口内径路和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7):1188-1189.
[收稿日期: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