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人格教育


  一、引言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综合发展,发挥体育教学价值显得十分必要与关键。体育精神本就是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形态,这已然成为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表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则属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通过体育精神的引导让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学生可以健康成长,并最终依托体育内在要素去满足人格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价值分析
  从近年来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单纯传授知识或者技能传授的阶段,教学侧重点局限于体育教学的低层次内容,并且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这种表现在体育教学侧重点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忽略对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深度挖掘,无法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体育精神启迪与教育。当然,虽说理论知识与技能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浅层次的内容,但依旧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具有直接影响。但对于深层的挖掘,还需要中学体育教学做好相应工作。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做好体育精神的有效渗透,是发挥中学体育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手段。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响应新课程改革目标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中学生全面成长、全面发展效用显著;(2)塑造人格精神。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育而言,融入体育精神的体育教学所能够展现出的作用显著。包括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实现自我个性发展、个体行为保持规范性,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责任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得以全面提升;(3)推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体育精神的挖掘,能够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
  三、依托体育精神进行中学体育教学人格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体育教学作为构成教育体系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上参与体育活动,则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在体育本质以及体育内涵的挖掘当中去感受其中所能够展现出的教育价值。例如在篮球、足球这类團队型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团队协作、团队竞争,最终取得团队胜利之后的集体荣誉感,这就是人格精神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团队体育运动的优势,鼓励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保证个体价值最大化,从而形成合力,感受比赛胜利之后的喜悦与荣誉。
  (二)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
  自主精神中蕴含的要素较多,这其中包含了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等等。当然自主精神也并非以自我为核心,而是需要尊重每一个自主的个体。在进行体育教学以及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尊重自己的同时更尊重对手,以规范个人行为为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风尚。当然,体育教师还要在引导与鼓励当中,让学生的自主性更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遇到问题、面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使其独立人格得以养成。
  (三)培养学生是非感、正义感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是非感与正义感,从体育运动本身的发展来看,其具有明确的规则与要求,参与体育运动之中则需要遵守这些规则。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体育教师则可以明确运动的基本规则,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比赛当中遵守规则,相互监督。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是非感与正义感,弘扬体育精神。教师对参与运动中的学生进行评价,正确的表扬,错误的批评,让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个性特征,形成独立的人格精神。
  (四)注重价值观教育
  高中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这对于人格精神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是学生了解自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在体育运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体育活动内容的优化设计,使其具有多元化的价值,确保体育活动具有较强对抗性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战术对抗要求,让学生在运动参与中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高中体育教学要注重价值观教育,从而保证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感受体育魅力,快乐成长。
  (五)培养学生顽强品质
  培养高中学生顽强的品质,是高中体育教学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现体育教学价值的关键要素。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训练过程相对刻苦,对学生的体力消耗较大,并且运动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则与运动技巧。这样的训练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使其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勇敢面对,冷静处理。总的来说,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顽强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价值的实现途径,其根本是需要挖掘体育精神,从体育精神本质出发去开展人格教育,为高中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保障,最终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