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信仰叫军魂


  悲壮、阳刚、阴柔,种种美感融注在短短的篇章中。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崇尚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情怀。
  “我国要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这是习主席于2016年1月视察军队时说的一句话。
  新时代,新气象,铸军魂,开新篇。身为中国军人,就要立根固本,铸牢军魂。
  那么,军魂是什么?它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可以从作家王培静所著的《军魂》(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管窥一二。
  《军魂》是其着眼于现实生活,将现实美转化为艺术美的一部小小说集,全文抒发了中国军人对“中国军魂”的坚定信念、深情敬仰和无比忠诚。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审美意义上的一枝奇葩。
  英雄的情怀和使命感
  一位优秀的作家,具备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和传达他对客观世界审美感受的表现力。王培静充分发挥厚实的生活底子,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塑造了众多的比现实更为强烈,更为集中,更为理想化的军人形象。
  《战神》中的飞行员刘飞,为保护我军少有的战斗机,在夜空中轰击敌方数处火力点、保障我志愿军前沿部队突击的情景下,与敌机作战,身负重伤仍奇迹般返航,战友们迎上抢救,他已牺牲,两手死死地握住操纵杆,战友们只能将他与操纵杆一同下葬。
  那么,和平时期守卫祖国边防的将士呢?
  《军魂》中的石主任牺牲在救护战士的雪崩中,而石主任的老部下、曾闹转业的谢连长,从此坚守风雪高原一辈子。《最美的女兵》中的鲁一贤,她爸是位病逝在高原的军人,她军校毕业重返雪域,一生镇守,她与石主任一样,因高原的特殊环境致使不育,独身一人,那后成为军长的谢连长呢?读到这些,敬仰之情涌动。
  悲壮、阳刚、阴柔,种种美感融注在短短的篇章中。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崇尚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情怀。培静以他淡淡的笔法、简朴清澈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生存和生命的意义,叙写出他们的灵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现代军人的境界之美。
  作品的客观价值,在于它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王培静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与认知,他将生活中的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中思虑,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中选取有价值的文学趋向。
  《暗访》是篇诡异小说,品读时我想起《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小说的杰出之作。王培静继承了中国古典小小说的传统,吸纳消化了现当代外国小小说的表现手法。他的这个作品是借助烈士陵园中牺牲先烈英魂的所见所闻所为,鞭笞、惩治腐败,刻画了先烈伸张正义、痛恨官腐的正面形象,让读者清醒地看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感,有很强的时代性。
  《大雁的拷问》是对人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拷问,无数生命的代价,难道不能唤起人类的觉醒?!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与假恶丑的抗衡、对恃、奋搏中你消我长的。有良知的作家责无旁贷,以审美的视觉,鞭鞑丑恶,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能量,倡导和推崇文明的社会风尚,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价值呼唤。
  国之大爱与家之小爱
  崇尚英雄,是对祖国对民族深沉的爱。这种爱是大气的,磅礴的。另一种爱,是细腻的,涓涓细流般的,那是至亲至情的爱。
  《军魂》中反映爱的故事,大都是军人形象。《爱情二重奏》中女儿爱上军校同学劳小坤,而自己却在年轻时爱上帮助自己当兵的劳小坤的父亲劳坤。战士在部队是不准谈恋爱的,劳坤因为她怀有感恩之情而走近被调离机关到基层,又因此复员回老家。其实,两颗心是深深相爱的。多少年后她作为军校领导在审阅学员档案时看到劳小坤的父亲是劳坤,那段难以忘却的往事又浮上心头。当女儿真与劳小坤成婚,她又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昔日的恋人呢?故事叙述得缠绵意长。
  《情书》的故事奇巧,然而琐事中透视的是两代军人的家国情怀中反映的爱情观。《家书》传达的情结,有种惋怜到极致的感觉,令人感叹,又是唯美。作家人性化的叙述,让故事更具温情。这种人性美,在人们的记忆库存中是刻骨铭心的,也是人类前行的一种动力。
  艺术构思的巧妙,让作品呈现另一种美感。著文好比盖房,框架结构决定房舍的规模和造型。
  《谁的葬礼如此隆重》叙述的是一位收废品的哑巴老汉,长期在一家工厂门外收破烂,对于陌生人的出现,“哑巴特敏感,好像身后也长着眼睛”。多年后他死了,葬礼上才晓得他是部队大校,孤身一人。他是为保卫兵器工厂装聋作哑。他的葬礼,成为小城的节日。哑巴是位隐姓埋名的英雄。现阶段,可以有更人性化的方法取代,但作家仍是以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以悲情的色彩构建一种精神。
  《面试》述说的是一家投资公司招聘考核二十位具有大学以上文凭且有工作经验人员的过程,意料不及的是出现一位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退伍军人,最后结果是董事长一锤定音:“他所具备的品质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与《长吻的魔力》等,都显现王培静对这一手法运用的自如与巧妙,加之他对生活现象所作的相应的评判,使作品具有揭示时代生活本质的效应。
  “文有尽而意无穷”
  小说是语言艺术中影响最大的文学体裁。
  日常,人们往往注重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和研究,而对小小说的研究较为冷漠。其实,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小小说的口头创作和笔记非常丰厚。现今,小小说作为小说门类中的一支新军,已呈蓬勃的趋势。
  王培静是北京小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他为小小说独立的、艺术的、有尊严的存在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付予有效的探索。
  值此,有两点想法与培静商讨。一是语言的多义性。小小说文字很短。在简短的文字中,如何容纳作家主旨的内涵?品读、欣赏作品,是经过读者精神活动中的“再创造”,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艺术形象,发现和发掘人物形象更深层的意义,受到启迪和觉悟的。这往往是作家要用不确定的语言表叙,以增强小说的丰富性,让读者在多义的领悟中,感受“文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的境界。二是有关创造文体的美感。现今的作家,大多称不上文学家。文学家该是独领风骚,引领当代或后世一个时期创作的一种状态的行家。如果在文本上创造一种新的别具的格局,就有峻拔的意义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创性地展示了文化散文崭新的一种文体美。在小小说的创作领域呢?我是外行,而培静有几十年的创作经验,又有这方面的才华和追求,是有广阔前景的。
  我已被《军魂》传递的正能量所感染,这本书是对“中国军魂”作为我军生命之基、力量之源的深情讴歌。同时,也让我回忆起军队生涯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作為军人的责任感和中国军人力量,让人热血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