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准确选词的方法探究


  摘要:公文作为特殊的一种文本,其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第一要素和本质要求。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准确选词非常重要。公文写作要求语言准确精炼,为此本文在这里针对公文写作中准确选词的方法进行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公文语言;选词;准确;方法
  准确性一直是公文语言中的第一要素和要求,在公文写作中公文语言的其他特点都是以此为前提。公文写作要求用准确精炼的词语来表达相关机关的意图。准确精炼的公文才能如实直观的表达真正的意图,使接收公文文件的机关能够正确的理解公文中的内容,进而顺利准确的按照相关文件执行任务或者批复。一旦公文写作出现用词不准,那么轻则造成有关机关的名誉受损,重则为相关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公文写作中选词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只有选择准确的用词,才能保证公文意图得到正确的表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公文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准确是公文的生命
  我国行政机关明确的指出过“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看出公文语言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公文语言的准确性,指的是表达意思清楚明白,明确无误,不产生分歧。具体理解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指事实的准确性。公文是各级、各类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文章中所牵涉到的事实需要和实际的情况相符,不能有夸大和减弱,更不能扭曲和捏造事实。第二是指用词的准确性。准确的用词才能准确的反映客观的事物,如实的传达相关部门或领导意图,让收文机关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公文中的内容,准确的领悟公文中的内涵,进而有序的执行或者批复。公文语言必须重视其准确性,只有准确的用词才能完全表达出公文的真实意图。
  二、公文写作中准确选词的方法
  (一)区别词语的理性义
  词语的理性义是指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理性义主要作用就是将词所联系的事物划分一个范围,将该词所指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是该词所指的事物都不纳在范围内。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词汇丰富,同义词和近义词很多,因此在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分随便使用,那么很容易会出现表达不准确的问题。为此在公文写作时准确选词首先要区别词语的理性义,辨析词义,准确的理解词语概念的内涵与延伸,选择适当的词语。比如“审核”与“考核”两词,虽然大体都有核查的意思,但是“审核”是用于书面材料或者数字材料的审查核定,而“考核”则是对人的鉴别,因此在公文写作用时要注意区分用词对象,准确选词。
  (二)区分词义色彩方面的差别
  在公文写作的准确选词中,要注意区分词义色彩方面的差别,在辨析词义的同时还要仔细的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如“成果、结果、后果”这三个词语都有“结局的”意思,但是这三个词语却分别是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成果’,是达成了预期的一些或者全部目标,是好的结果;“结果”是有好事也有坏事,是中性的词语;“后果”则是用于不好的结果。在表述因为某些原因而到来的损失或者不良影响时,“后果”一词就比用“结果’更为合适。在公文写作中,带有褒贬色彩的词语能够更加鲜明、简洁的表达作者的立场。在公文写作中如果不能准确的区分词义色彩,那么将会创新歧义,而这些歧义往往会造成相应的错误。为此,写作选词时要做好区分词义色彩的差别。
  (三)适度运用模糊语言恰是为了表达更准确
  公文写作一直强调语言用词的准确性,准确性是它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因此很多人认为在公文写作中,不能存在模糊性,不认为公文语言具有模糊性。但是事实上,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存在着在一定条件下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公文的语言也应该具有模糊性。比如:“我局近期将召开卫生检查总结大会。”“通過这次的学习,我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些例句中“近期”“提高”都是模糊语。公文中的模糊性语言,并不是意味着含糊不清,它们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模糊性语言是在自然语言中带有一点的模糊性,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语言本身内涵、延伸模糊的相对应,恰好使得表述更加准确性。
  (四)使用规范的简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了方便,经常将许多长的名称、短语或者并列简称化,用简称临时代替全称,在正式场合使用全称。但是在使用简称时,一定要注意规范性,精确的交待语境和限制词语。比如:“山大”这个简称,如果没有精确的交待语境,那么可能别认为是“山西大学”,也可能被认为是“山东大学”,造成很大的误差。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公文写作中准确选词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恰当的、符合公文行文实际要求词句,做到“一字不苟、一字不虚设”,认真的把关公文质量,使公文的效用得到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