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针对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推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群众文化;和谐社会;文化传承;文化载体
一、前言
群众文化是新时期我国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丰富群众生活、活跃群众思维、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多样化的需求,而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各种问题的影响,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是各级文化部门必须落到实处的事情,也是需要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国家主导文化逐步减少
目前,城市文化中心和文化站主要负责大众文化的建设。其工作方法是利用各种形式的群众服务,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但现在,各级文化馆、文化发展速度太慢,国家不能得到有效发展的主导文化,具体表现为:由于目前的社会制度、文化和文化博物馆的简化的部分工作人员,造成一些群众在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大众文化形式往往只出现在市区的一些主要的节日,但大多数的人口在农村,所以大众文化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在农村地区应发挥;然后,大众文化形式单一,无法有效的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只有演员,没有观众执行组织的活动是困难的。
(二)大众文化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大众文化的出现迎合了大众的口味,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人们很快能够接受这种文化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审美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文化活动的数量,有了新的文化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的普及,是流行的赌博,并在是营业场所低俗的现象。传统文化在农村的婚丧仪式中看到,由于大众文化的迅速普及,使人们享受到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民族文化被大量排斥;年轻人不学习传统文化,导致传统文化的大幅度减少。
(三)群众文化服务方式不能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
首先,农村群众文化组织,也是在早期的文化馆、文化站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现在只集中在城市地区,他们只是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没有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一大批中国的人口集中在在农村地区。二是大众文化形式单调,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生活方式。第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但目前,大众文化组织仍在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创新,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三、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常见的问题
(一)国家主导文化日渐减少
各级文化馆及文化站是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然而,近年来各级文化馆及文化站建设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从而使得国家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逐渐减弱,国家主导文化在群众文化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抑制了国家主导文化的发展。
(二)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群众文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要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而出现的,因此群众文化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否则将会被淘汰。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群众面临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现有的群众文化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进而使得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影响。另外,传统群众文化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因而难以满足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代社会生活。
四、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给群众文化带来的冲击
随着现代媒体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日益崛起的大众传媒,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市场,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这一特征,群众文化的自娱性和自发性,决定了它更容易遭遇其它娱乐方式的冲击。第一,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布满城乡各地中,以商品形态存在的舞厅、歌厅、网吧、游戏室等,为人们搭建了文化消费的许多平台,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因为这些形式有着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灵活多样性,所以特别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然而传统的群众文化难以满足人们的洒脱、随意、和自然的心境而被年轻人所冷落。第二,受到大众传媒的冲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再也不是过去的广播、收音机,而是今天的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网络,给人民群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在各个方面的信息得到了最有效的快捷和方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媒体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时间和距离缩短,世界变小。如今,不管你身处世界的哪个地方,人们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迅速的了解到国内外的各种信息和事件。
五、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作为大众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而且还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在一个科学和健康的轨道上推动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积极引导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摒弃低俗、庸俗的东西,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国家应该从区域性和多样性出发,针对文化传承和实践为导向的特点,以及群众的需要,尽快制定一系列方案“大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施纲要(2014年至2024年)”,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文化内容、文化取向、对战略规划质量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为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加强传统文化群众渗透
外来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重点,形成长效,群众节日习俗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并重新激活了的民族文化。但也要处理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关系并形成的有效管理,通过崇尚科学对群众进行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观念。
(三)群众文化发展渗透出的社会化特点日益呈现
某一地区文化的总体特征能够从该地区的群众文化体现出来。在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正处于开放的状态,这带来了文化的百花齐放,城市群众文化之间日益相互渗透的结果。
一方面,群众文化发展到形成具有当地特点的文化的特定阶段时,会被传播到其他地方。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受到发展空间的局限而难于取得突破,因此要吸取外界先进的发展经验,通过群众文化的相互交流、广泛结盟和相互借鉴来促进共同的发展。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新时期,随着国外文化逐渐进入到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丰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群众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关键。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良性循环提供更多的保护,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但也为了大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逐步实现培养目标。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过程中,要营造爱国、团结、勤奋和其他基本的社会伦理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的方舞蹈、健美操、戏曲、TaiChi等;其次,群眾文化活动,要注重营造积极的质量文化氛围,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注重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培养群众的文化意识,创建特色群众文化,力争满足新形势下日益多样化群众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