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精神主题演讲例文_现代文阅读主题读写训练之"俭以养德"-学生例文,崇尚勤俭厉行节约

主题说明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关于治学修身的家书,也是诸葛亮留给世人的处世箴言,激励着无数的人们修身养性。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由勤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勤俭却很难。一个人若是丢弃勤俭,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便会不择手段。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李商隐在《咏史》诗里就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的国家虽然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不算发达,且城市和乡村、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平衡,我们仍然要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将这一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希望同学们能从本期的主题阅读中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写作中,要联系实际,有理有据,阐发自己独到的见解,做到以理服人。

崇尚勤俭厉行节约

爷爷奶奶喜欢对我讲他们小时候吃苦的经历。衣服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然后又传到老三穿,过年过节也不敢铺张浪费,大肆挥霍,他们也喜欢教育我要注意节约。我都听得背得过来了,不耐烦地对他们大声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那么节俭。班上许多同学都穿名牌了,一双运动鞋就二三百块呢。”读了诸葛亮《诫子书》中说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节俭了吗?

节俭,关乎个人的修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而且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留下了俭素之德,令人赞叹。周恩来总理又“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因此,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节俭,关乎治理国家的千秋大业。欧阳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人民逐渐脱贫致富,经济发展,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为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反思我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我真的很羞愧。崇尚勤俭,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简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主要写作技法是叙议结合,以议为主,论据典型。作者由爷爷奶奶忆苦思甜的故事开篇,引出节俭的话题,论述了节俭对个人、对治国的关系,摆事实、讲道理。范仲淹、周恩来、朱元璋、慈禧太后等形成对比,诸葛亮、欧阳修的名言做道理论据,归结到当今时代如何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心论点,论据充分,论述透彻,自我反思,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