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2012》的意识形态分析_文本分析
论文导读::电影《2012》是 2009 年美国好莱坞推出的科幻灾难片。更是一次美国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宣示。论文关键词:电影,意识形态,文本分析
一、引言 电影《2012》是 2009 年美国好莱坞推出的科幻灾难片,在 2009 年末陆续在全球各地搬上银幕。本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曾执导过《独立日》、《史前一万年》等科幻巨作。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映连续四周蝉联票房冠军,累计票房高达 4.5 亿。看《2012》不得不感慨好莱坞超级震撼的场面引人入胜之处,让人心潮起伏,惊心动魄。从表层看,好莱坞电影善于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用流畅的叙事和精美的画面制造一个个影像奇观,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然而,我们必须指出,在好莱坞电影强烈的观影快感和诱人的视觉奇观背后,不仅完美地体现了好莱坞的特技和美国精神的结合,更是一次美国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宣示。
二、《2012》的意识形态分析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指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被统治阶级实现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各种教会系统);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各种公立的、私立的学校的系统);家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法律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政
治制度,包括不同的政党);工会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讯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出版社、无线电、电视等);文化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电影作为通讯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一,必然也渗透了统治意识形态。
作为一部灾难片,一部充满了好莱坞意识形态的电影,《2012》中的意识形态究竟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2012》讲述的是在 2012 年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人类是如何面对灾难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精神。导演通过一个美国平凡家庭的视角文本分析,歌颂了人类在灾难面前表现的顽强生命力,以及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美好与珍贵,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美国观众对于美利坚的热爱。而在影片中,导演将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流作家塑造成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这在美国好莱坞大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从总体上说,好莱坞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容易识别的标志:第一,永远宣传个人英雄主义,体现美国的优越感。在美国好莱坞大片中,基本上没有东方电影中以刻画群众为主的影片,而是个人主义至上。第二,维护中产阶级利益,极力粉饰资本主义。好莱坞制作的影片都以维护中产阶级的利益为宗旨。好莱坞影片即使是描写对弱者的同情也会感觉出自身的优越感;即使是讽刺上层社会的腐败,也会流露出对上层社会的崇拜。这使好莱坞影片里充满了欲说还休的矛盾。因为他们一面要维护现有利益,另一面,旁敲侧击来发泄其对社会的不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第三,尽量不触及政治敏感地带。好莱坞大
片不像欧洲电影,没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倾向。除此之外,商业利润的追逐也是其考虑的焦点,政治性太强的片子在票房上风险很大。所以好莱坞的大片宁可永远编织神话,也不愿遭受投资惨败的风险。第四,一切向大众口味靠拢。好莱坞的商业性质以及全球化目标要求它出品的电影必须尽可能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2012》。但这并不是《2012》取得赫赫的票房的唯一原因。支持着好莱坞意识形态向全世界输出的是整个美国精神。
三、问题式的思维方法 将导演想要传递的意识形态在观众无意识的状态下灌输给观众,并使观众以一种心甘情愿的态度接受,采取的是一种问题式的思维方法。问题式是一种独特视角,它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而且是如何写的。问题式是一种思维习惯。阿尔都塞在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时候,就是运用了这一独特视觉和思维习惯。他发现《资本论》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暗藏的意识,进而发展出了他自己的理论。阿尔都塞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但阿尔都塞不是静止的将意识形态放在固定的范围内,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像空气一样地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意识形态由于具有动态性,当其渗透在生产领域时就会转化为物质形式的意识形态,当其游离于上层建筑时,意识形态又是以潜意识或者是能被感知的精神状态存在着。因此,从文本的构造出发,读者也许会发现一种新的看问题视角。
通过影片片头对危机的描述,导演就将观众引入进一种紧张的气氛中文本分析,并在无形中给观众传递了充满意识形态的隐含话语。
影片片头由五个小部分组成。一个是印度科学家在简陋的实验室中,高温作业下发现了灾难。在片中印度是一个大雨滂沱,道路泥泞的国家。在 Adian 拜访途中,一个印度儿童赤裸上身在路边的积水中玩。当 Adian 的车开过时,司机却对儿童视而不见。导演特意拍出印度城市的杂乱肮脏,印度儿童瘦弱没人保护,印度人民则对此早已麻木。第二个片段是在美国首都正在举行慈善筹款晚会。观众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对照中,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同时这也暗藏了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讽刺。这一小段里,总理为筹集的款项举杯,但远在东方的国度还在受饥饿贫穷的威胁,那这些款项到底落入谁人之手了呢?接着镜头对准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此,人们为经济危机而举行各种示威游行。相对于美国的歌舞升平来说,英国的生活也是充满了危机感的。第四个段落是中国为建大坝在西藏召集人员。其中强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力权威,试图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所谓的集权和人民的盲从,以及偏远山区人们文化程度的低下。与中国的“野蛮”相对比的是法国卢浮宫里为了转移蒙娜丽莎的画像而大费周折。第五个片段中提及转移蒙娜丽莎的原因:外面实在太混乱了。这里暗指在阿富汗一带的恐怖组织的破坏。导演在短短的片头中分别讲述了印度、美国、英国、中国和法国发生的事,用巧妙地手法传输了他所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意识形态。影片中发达国家的灯光都是暖色调,是暗含褒义的,而发展中国家却相反。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该片子也是极力推崇美国的无上地位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因为灾难的防御组织者是美国: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其次,从影片整体来看,导演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杰克森只是美国公民中平凡的一员,他是三流作家,书只卖出几十本。由于专注写书,妻子和儿女都离他而去。这样一个主人公注定引起观众对弱者的同情和支持。虽然《2012》是一部灾难片,仍离不开好莱坞影片对于美国梦的炮制。正因为满足了绝大多数观众成为救世英雄的梦想,而使得观众在对影片津津乐道的同时,无意识的认可了其中的意识形态。
再来看片中的男二号。为了显示美国种族歧视这一现象的好转,男二号则安排了一位黑人。这与《独立日》相似,不同的是,《独立日》中的黑人是一名士兵,而本片中则成了科学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艾默里奇的三部灾难片中,头号英雄总是白人。当然这一点不仅表现在艾默里奇的片子里,在好莱坞的绝大多数影片中,男一号都以白人居多。近几年文本分析,黑人在美国人口比例中的不断上升,其社会价值认可中也会相应提高,尤其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当选之后。这也有助于解释从《独立日》到《2012》中角色安排的变化。然而,虽然黑人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权利核心仍握在白人手中。《2012》中,黑人总统最终选择与国家共存亡,而实际掌握大权的是白人国务卿。黑人科学家虽然发现并预测了世界末日,但拯救世界的却仍然是杰克森这一家人(都是白人)。
四、症候式阅读 阿尔都塞指出:“所谓症候式阅读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比如说,作者
由于文化水平、阶级立场或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潜意识里认为读者对于其文章中的某些概念已经了然于胸,或者会为证明或宣传某个观点而只取其现实当中有力论据,而对其他的则闭口不谈,这都属于“结构性空白”。在阿尔都塞看来,只有通过对比真实的历史与文本中的历史,才能不断挖掘出作者想说而没有说的,或是潜意识里隐藏的含义。这也就是症候式阅读的特点和目的。
在影片中,导演花费了大部分篇幅来说明对媒体的不信任。在黄石公园,广播狂人拉开一副剪报贴图,里面关于卢浮宫馆长发生车祸,印度外交部长狱中自杀,科学家之死等报道都是虚假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也会惊讶于自己盲目相信媒体报道的事实。特别是当电影里所描述的事件与现实事件挂钩时,人们就更加怀疑现实中媒体的真实意义。另外,影片更多宣扬了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不信任。不论是卢浮宫馆长被害,还是方舟的建造,给市民交代的都是虚假的事实。然而这些影片中的信息又不纯属虚构,如三峡工程的建造被描述成一个大骗局,中国政府的态度却没有被明确表现。但正因如此,外国观众在看到这一插曲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便会有所保留,而中国观众也或多或少会受影片影响。影片不仅暗示了中国政府的愚民政策,在灾难爆发前也提到了英国、美国对于世界末日真相的掩盖。比较而言,资本主义这方的描写是双面的,即影片描写了政府愚民的同时,也表现了以杰克森、广播狂人、各大媒体爆料中的群众示威等作为回应。而对中国的描写却是单向度的文本分析,在极少的政府表态场面里,只有更少的民众场面,而这些场面中,民众都是以绝对服从的姿态出现。影
片之所以这么构思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尽管都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攻击政府当局,但还是偏好于美化资本主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