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金的感悟

对巴金的感悟篇一:巴金《家》读后感

读巴金《家》有感

开始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看巴金先生的《家》,但看完之后不由得佩服巴金先生在字里行间中体现出的强大的感染力,读此书时,我仿佛回到了20世纪初期的中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尽了高墙门第里的悲欢离合。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满眼黑暗,社会中充斥着违心和奉承,家不再是每个异乡子女心心念念的避风港,相反的,家已经成了一个空壳,一个虚有其表的外壳,填塞着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还有那代人数不尽的悲哀。

高觉新是高家的长子,直到看了接近一半的文章,都始终觉得他是一个懦弱的,被封建礼教所摧残的丧失了自己想法和主见的傀儡之人。他生来就是一个优秀的少年,少时被私塾老师锁看好,在家又被双亲所宠爱,父母都暗中庆幸有这样一个“宁馨儿”,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曾经的他,也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想到上海北京去研究化学,甚至想去国外留学,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婚姻决策和家庭变故,我可以想象出来他的人生大道将是多么平坦。

然而命运不可能从头到尾只眷顾一个人,终于,在失掉母亲的重压之下,他获得一场荒唐的婚姻——她的新娘竟是抓阄抓出来的,没有考量,没有思虑,只有荒唐,不尽的荒唐。 但他也终于是接受了,大概他懦弱的性格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养成的吧。可能一直到了瑞钰被命到城外生产的那一刻,他的心还是没有产生丝毫的想反抗的精神。瑞钰也终于和他天人永隔,在房门的另一边,在妻子生命的最后,他和她,还是隔着一道门。

这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妻子的死给他些许的清醒,他帮助觉慧逃离高家,并给予他鼓励,看到这时我很欣慰,他终于有了些许自己的想法。

而高家的另外两兄弟,确是与觉新有着背道而驰的性格,觉慧聪明勇敢,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喜欢自己的丫鬟鸣凤,也勇敢的去说,去做,但再勇敢的人,也难免被顽固的封建礼教侵蚀自己的人生,鸣凤被嫁给一个在年龄上完全可以当自己爹的“刽子手”冯乐山,仅仅只是为了让两家保持好的关系,鸣凤作为一个名门望族之间所固有的社交工具,一个牺牲品,最终选择以死来躲避这场灾难,鸣凤是可怜的,也是可敬的,她宁死不屈服封建的长鞭,即使已经遍体鳞伤。

觉慧在鸣凤去世之后,只是难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让这件事藏在心里,他不能为了感情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们的杂志,始终是他努力的目标,他在充实的工作中逐渐找回了原来的自己。

觉民相对于觉慧,显得更加执着且沉着。当他被要求娶别人家的小姐是,便跑到友人家去躲着 ,直到老太爷说不再谈论觉民婚配的事之后才出来。他对琴的喜欢和对封建礼教的厌恶也充分从这件事体现出来。

觉民和觉慧一样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最终是他们以及他们这一代人,真正的敲响这户家庭的丧钟。

高家的其它成员,就如克定和克安还有那讨人厌的陈姨太,他们整日装神弄鬼,先是以为老太爷驱鬼为由活活吓死了高家老太爷,又以避血光为由令瑞钰到城外生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瑞钰的死亡。克安阴险狡诈,克定穷奢极欲,不仅吃喝嫖赌样样行,甚至骗取妻子的首饰去买。他们伙同陈姨太,在高老太爷刚刚去世就闹着分家,他们所代表的,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礼教和黑暗的社会制度,即使即将走向毁灭却仍然要给人最重的一击。

整个高家看起来井然有序,家庭成员们彬彬有礼,家庭和睦,殊不知平静背后暗暗涌动的狂潮随时有可能冲垮这座虚有家的空壳的建筑。偌大的高家万贯的家财,却没有人真正快乐过。

巴金所写的家,不仅是小说里的高家,更是那一代人的家,处在封建礼教濒临湮灭的边

缘的那一代年轻人,受着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思想免不了与大家庭顽固的旧势力碰撞出火花,此时,何谈家的温暖,那一代人的家,家已不是避风港,而是每个人唯恐躲避不及的牢笼,高老太爷穷尽一生去维持着高家表面的繁华,到头来却都是表面的盛兴。

但那一代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他们勇敢的反抗与斗争,最终造就了一代中华民族的脊梁!

对巴金的感悟篇二:读《巴金散文》有感

在上一个学期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在做摘抄时,在上学期我做摘抄都是选用《巴金散文》,这里面讲了很多故事,也有作者平生经历的事,也有许多作者的感受。在巴金的散文上我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巴金的很多文章写到爱国二字,他还多鼓励那些青年多读书,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他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用他那生动的语言来给我们描述当时社会之黑暗,在他写到爱国诗篇时,又是那样的激情彭湃,很快就能让人听到他的心跳声,看见他的赤诚血液在流淌着,那时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的心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我们超越了时光,仿佛我也回到了他的那个年代,在我苦闷时他的文章又激励我前进。我们甚至超过了年龄的界限,我们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忘年交! 我虽赶不上巴金的文笔,但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精神,一种我从没见到过的精神,一种近似爱国又高于爱国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不!应该是说这样的精神是为数不多的人才拥有!那些没有真正的爱国情操的人是不配拥有这种精神的。作者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信鬼神,不怕妖魔。但在他的文章里还是写到了妖魔鬼神,不过他是把他们暗喻成一个个社会的黑暗。这就是我们的巴金,一个看见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还写过很多悼念他人文章。他写这样的文章时就不那么愤慨激昂了,而是那么的严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痛的心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时我读过巴金文章后的感想,相信你们读过后一定也会有这些感想的!

对巴金的感悟篇三:有感于巴金的作品

有感于巴金的作品

[巴金作品读后感]《寒夜》我也是在一个夜晚看完的,但是宿舍很黑、很静,读完《寒夜》心中也确实有无限惆怅、悲凉,巴金作品读后感。《寒夜》是巴金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整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有三个:王文宣,他的妻子树生和他的母亲。王文宣是一个善良,但懦弱的“老好人”形象。他在工作上认真、努力,但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拥护,他拿一点可怜的薪水勉强度日。在生活中,他的妻子与母亲总是吵架,使他享受不到家庭的和睦温馨。家庭纠纷与冷酷的社会现实使他心力交瘁。最终患上肺病,而此刻他却遭受了更大的打击,由于病情的加重,公司辞退了他;母亲和妻子矛盾加深,妻子离他而去。病痛又折磨的他痛不欲,好不容易恢复了工作,但钟老不幸染上霍乱去世了,...

在巴金众多作品当中,《家》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家》写出了高府中一代年轻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写出了在高府的底层,人们正在或先或后的觉醒。地火在缓缓然而持续地燃烧。如果说大哥高觉新并未觉悟新生的话,那么二哥高觉民在抗婚上已有了由“民”自主的觉悟。三弟高觉慧更如一团火,为高府后院带入了光明。小说以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内幕,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罪恶,鼓舞知识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光明幸福,在至今,仍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家》,在语言应用上,更是彰显了巴金作为杰出的语言大师的功力。语言运用得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带着作者浓烈的感情色彩,突显了其独特的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

从巴金创作看自我感悟的重要性自我感悟是创作中冲动的先导、作品的灵魂,它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力的神韵。巴金一生创作的成败起落充分说明了自我感悟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巴金那些成功作品是他独有的艺术个性的显现。他以心灵去感悟生活,并忠实地传达这种感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巴金曾以创作《憩园》为例谈到心灵感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我开始写《憩园》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也只有一个简单的杨老三的故事,和?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在街上遇见旧友、接受邀请住到他家花园里去的细节。说实话,我写了头一段,还不知道以后怎样安插杨老三的故事,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可是我从容地写下去,一切难题都解决了。人物自己在说话,在行动,在斗争,我需要的什么东西都像喷泉一样,很自然地出来了。”巴金的创作经验说明:首先,自我感悟不仅是创作冲动的先导,更是作品的灵魂。作家创作的自我感悟源于生活感悟,巴金极重视生活感悟,才赋予他的作品丰富的社会内蕴、笔下人物鲜活的艺术生命以及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巴金深信自我心灵的感悟来自于生活,他说:“书中的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心灵激动的一切。”“我要向这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

作家特殊的自我感悟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力和神韵,优秀的文学文本比生活更有气韵和魅力。文学创作说到底是作家心灵的折光,是作家个人的心灵之镜,作家作为人的动机、欲望、性格、气质、情愫、智慧、能力等自我感悟的要素,赋予文学作品生命与神韵。对的作家灵魂的研究、细致入微的作家心态剖析,也是探寻作品魅力的重要途径,探寻文化现象,或许首先应到作家的心灵文本中去勘察。注重生活感悟的巴金,是以自己的整个心灵、人格育化艺术形象,他的性格给自己的艺术世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巴金的情感拥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当感情还是占统治地位的心理功能的时候,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感的倾向”③。这种性格

往往是理智服从情感;情感热烈而强烈,甚至极端,这是形成巴金创作情感特别强烈的个性原因。

巴金的热情、敏感、爱憎强烈的性格,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情感特征,源于他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感受。当巴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诅咒”④。家庭的郁闷,使巴金与人民的疾苦发生共鸣;时代的启迪,使巴金对家庭的郁闷、社会的黑暗感受更深;外在强力的撞击。激起作家强烈的感情。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体验某种情感时,会在大脑内激起特定的张力作用。作家创作,无意识中便按某种情感特有的力的结构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构建,形成特定的形象。巴金笔下的觉慧、觉新等形象就忠实地表现了他的上述感情。

巴金特定的丰富的感情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他笔下最为出色的是被损害与被侮辱的悲剧女性形象,她们心地善良、聪明美丽,富有同情心,通过她们的生活命运和心灵历程,使作家由于爱怜而痛苦,又充满了诅咒的强烈感情得以宣泄。巴金从小接受了母亲教会他的“爱”,轿夫老周教他“要忠实”,外语老师教他要“自我牺牲”,作家的这些性格特点,在瑞珏、鸣凤这些艺术形象身上皆有投影。鸣风更是被作家诗化了,鸣凤投湖前的独自表露对觉慧的真诚的爱,使我们更感到了海涅所说的: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好的事物了。她们是由作家心中真善美的情感溶铸而成的。

综观巴金一生的创作,呈波浪型发展。这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学现象值得探讨,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巴金创作的峰起与低落及其创作个性的鲜明与缺失呢?

实际上,作家心灵的最细微处、最微妙处,即心灵的最敏感处,乃是心态的变迁史。如果说,思想性格、人格气质等等在成熟后,肯定有一定的恒定性,而心态则是一种精神流动性,它更受时代思潮、社会精神、个人遭遇乃至政局的影响。我们认真观照作家心态,发现它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它和人的思想、性格一样,总是在“制作”和“创造”的变化中。 从主观原因看:缺乏丰厚的生活积累是作品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也许作家的创作心境有时处于自我设制的“理想”幻景中。然而“在艺术和诗里,从?理想?开始总是靠不住的,因为艺术家创作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不像在哲学里,创造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

但是,缺乏对生活真切的自我感悟却是导致艺术感染力减弱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则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走进新生活,他两次入朝,“在志愿军部队中生活了一年多,对战士们有感情,而且交了好些朋友,和他们的谈话记录,还有先后采访的英雄故事,我也积累了十几册”巴金热情地追随时代步伐,真诚地写作,力图让作品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五十年代中期的中苏关系,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以及六十年代的中越关系,在巴金的创作中几乎都得到了及时的反映。然而,这些作品与《激流三部曲》、《寒夜》相比,有丰富与贫乏、繁复与单一、瑰丽与苍白、蕴藉与浅露的强烈对比。应该说,巴金在《激流三部曲》、《寒夜》、《憩园》时,更多地是从自我表现出发进行创作,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小说、散文创作时期,则更多地是从再现客观世界出发进行创作,创作前者时,他把自己的影子投入其中,与时代的情绪同步,使作品在抒写自我时,获得了巨大的时代、社会意义。但创作后者,由于作者所处位置与所写对象的差异,作者不再可能把自己的影子投入其中,而只能用再现的方法,将作者所热爱的人、事叙述出来,依靠作品中所叙写的人、事的价值使作品获得特定的社会、时代的意义。前者因自己生命的典型性而构成作品的典型价值,后者则是因为捕捉对象的典型性而构成作品的典型价值;前者的关键在于自身,力求使自身具有更大的社会代表? 28 ?性,后者的关键在于捕捉对象是否符合主观规定的准确;前者更多地从一种自身的生命力冲动出发的,后者更多地从一种理想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从一种伦理感情冲动出发进行的。生活在志愿军身边,巴金感到欢欣鼓舞、兴奋激动:

“不管我遇到什么人,我都在他脸上看到祖国的爱,而且每个人都准备为这种爱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巴金为年轻的英雄所鼓舞,也强化了作家的神圣责任:“只有在我写出了新中国的新人——保卫和平的志愿军战士的伟大面貌之后,我的心才能够得到安宁。⑥”“我绝非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我有满腹的感情要倾吐,我有不少的见闻要告诉人,我有说不尽的对新社会的热爱要分给别人,我才拿起这枝写秃了的笔。⑦”激情澎湃的巴金满腔热情地投入创作中,他注重了客观的生活真理的揭示,却忽略了作家心灵深处的主观感受。然而,艺术创作不等于道德评判,文学作品固然要揭示生活真理,否则,就无所谓真。文学作品中的真理必须是作家亲身感悟到的生活底蕴。巴金有志愿军部队中一段的生活,有十几册采访素材,巴金同样对志愿军战士有无限的爱,然而,“对他们光有感情,却不能理解,仍然不能把他们写活。”⑧这里因为作家所写的对象,决定了作者不能成为所写对象的一部分,所写对象对世界的感受、体会,作家只能靠观察来完成。这观察,由于受作家观察视角的限制,使创作难以进入最佳状态,缺乏属于“这一个”作家的独特体验和认识,就很难找到“我的贝多芬了。”

从外部原因看,“左”的创作思潮对作家的审美力有巨大的影响。巴金曾把创作主体舍小我而求大我,抑个人而张群体的审美意识的变化看作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这在政治上自有道理,用于文学则未必尽然。固然,文学作品从来就离不开作家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个人命运的心灵感受,时代精神只有通过个人命运来反映。作家在体验和把握对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性,艺术地表现自己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创造出富有个体意味的境界和气氛。然而“十七年文艺”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强大的文化压力下的个性压抑,逃避个性,认可神话。从社会心理看,传统皈依心理悄然回潮,皈依权威、皈依群体成了别无选择的群体文化心理。从文化背景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从“克己复礼”到“存天理、灭人欲”都是极大限度地抑制个性,服从某种固定的群体人际关系。在这样的传统文化背景中,既便是在近现代救亡与启蒙的反传统声浪中,许多先进的中国人都倡导过为了群体牺牲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作家们所表达的不是一个一时一地的个别理念,而是一种时代群体的或者理想的“美”的幻想,作家的个人性、随机性、内在性消逝或遮蔽在流行的政治话语之中。片面地放弃个体而皈依群体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的幻想、狂想,甚至妄想,而这些却假作家之手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达。这种表面统一的文学价值观,有狭义性、单一性、片面性的缺陷,却整齐划一地表达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特有的片面、单一、夸张与豪放。面对这一切,巴金曾有过真诚与兴奋,更有过长期的迷惘,还有过抗争,但是他没有也不可能真正突围。

从创作自身规律看,精品的产生要求作家要有精品意识,其中包括了虚静意识,即作家要进入一种创作心境和精神状态,一种专心致志、排除干扰的创作状态。要进入此境,作家必须有沉潜之功,乐于孤独,甘心寂寞,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真正进入审美创造的境界。作家也要有忧患意识,以严格写实的凛冽直面现实的精神品格所展示的当代人无奈的生命状态和困顿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人窘困而又无力自拔的文化心理、隐藏着一种沉重、忧虑和悲哀,在他们身上既载荷着历史的重负和传统的阴影、也带着时代的现代枷锁和现实羁绊。但现实生活似乎却没有为作家提供这样的外在条件。巴金为此感到遗憾:原想在他所要反映的生活中多沉一些日子,多收集材料,“但是运动和任务接连不断,上面还有?长官?们发号施令,哪能容你专心写作?”⑨多少构想,多少希冀,多少激情皆化作一声叹息。

巴金毕竟是严肃的、有责任感的作家,有强烈的自省意识,在经历漫长而艰辛曲折的迷惘之后,他逐渐又找回了原本对生活的自我感悟,恢复了属于自己的

对巴金的感悟

艺术个性。他的《随想录》复归卢梭、伏尔泰、左拉的人道主义思想感情和以个人自由价值取向为内核的文学理念,他的创作的自我感悟从强烈地表达趋附群体意志,把国家意识形态置入自我情感判断的图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分解出黑暗与光明、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谎言等彼此依存又对立的两元,进

而表达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段荒诞的历史,表现出一种对社会与自我新的个人潜在的心灵感悟与独立的价值判断。

将自我感悟作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它需要作家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独立人格的信念和勇气,对艺术个性的热烈向往和坚忍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巴金曾真诚参与的文坛上的歌功颂德,文革时期却达到极致,十年浩劫结束后,其余毒仍在蔓延,巴金却以他的《随想录》打破了文坛的沉闷,再现了一个文化巨人对历史、时代、民族和国家的沉重历史回顾与对自我的批判与反思、真实地记录了整整一个时代。作家从自我感悟出发,总结十年浩劫的历史教训,揭露批判“四人帮”的罪行,评击丑恶的社会现象。特别是以高度的责任感独自自省,“挖自己的疮”,严肃地自我解剖,把控诉“四人帮”与剖析个人、民族的弱点结合起来,探讨历史悲剧的复杂原因,把自己的痛苦、负疚和偿还历史欠债的心境公之于众:“回头一看,那么多的冤魂在后面?徘徊?。我怎么向自己交待呢?”⑩这种严于责己的自省,正是《随想录》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作家忠于自我感悟的心灵再现。《随想录》不是遵循着“我们”的意志和原则而是遵循“我”的思想感情的价值取向展开的。这些讲述中固然有控诉、有批判、有忏悔、有揭露,但这些控诉和批判并不指向“时代”、“历史”、“群众”等无主的假名、也不沾滞于“林彪”、“四人帮”这些公用的骂名,而是直接指向真实的自我,并且首先指向作家自我的内心世界,是作家的“心灵史”,讲述时所取的态度却逸出了“我们”的生存经验,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痛苦的心路历程,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弱点,显现出无与伦比的。思想光辉、批判力和理论色彩。

可以说,《随想录》是继鲁迅《野草》之后,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成为巴金创作生涯中一个完美的句号。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家》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它描写了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

家庭的悲欢离合,取材于巴金的老家。《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

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

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

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

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

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

建家庭的决裂。巴金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他从小就爱和下

人在一起,这让他有可能从受欺压者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家。一旦接受了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便可能比较坚决地背叛家庭,开始追求新的光

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