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校园文化

感悟校园文化篇一:校园文化感悟

浅谈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调控(转载)

4月2号由联合国规定的“世界孤独症日”,使全世界的人们对孤独症患者都有了广泛的认识和重视。孤独症是世界上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特效药或某种方法能完全治愈它。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缺陷是影响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核心问题。明显地表现在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幅度大。简单动作机械性重复,情感的冷漠和表达方式的怪异,并伴有自伤性行为和消极语言。

那孤独症儿童易处于情绪失控中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社交障碍

当儿童无法用语言或行为去与他人沟通时,他会出现情绪问题。

第二:感觉处理异常

儿童过度敏感或迟钝,即感觉系统失调引发的情绪问题。

第三:社交理解障碍

当儿童来到一个新环境,遇到陌生的人,尝试参加新活动而碰到了困难、变化,同时儿童无法理解这些场景,对下一步的预测能力也较差,从而导致他们在压力状态中有过度的神经唤醒或感觉超载。 第四:有限地或无效的策略

儿童在监控自己的情绪,内心活动状态和情绪反应上有困难。

各种原因引发的情绪问题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会导致失眠,自我刺激,过动现象,严重偏食等。如何调节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我们在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下面列举我康复机构的一个案例分析。

符小明今年初被确诊为孤独症,今年刚满4岁,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但不会主动与他人进行功能性的沟通,不会与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不满意他人时会直接打你一拳或用粗话骂人,不听指令,爱走来走去,情绪波动较大,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会打人或倒地大哭。对环境的改变非常不适应,上个训课不愿去集体课室,去了集体课室不愿去感统课室。同时缺乏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当别人的儿童在哭时,他反而觉得很开心。感觉处理异常,比如每天来机构时,都喜欢整个身体扑去撞墙,撞柜子或者躲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挤压自己的身体,痛觉很迟钝。 为了改善和控制儿童这些情绪问题,我们带教老师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对符小明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同时要求家长配合机构同步实施,针对符小明儿童的行为问题而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为符小明儿童在家里和学校里都制定时间表和环境结构化。

这样做能让儿童有一个预知性。(比如早上7:00钟我要起床在家吃早餐,8点钟爸爸要送我去机构??)通过一个时间环境的结构化安排,让儿童提早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要去哪里?而不会突然为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产生不适,如有任何的变化也可提早几分钟给予提示。

2、对符小明大发脾气和哭闹的行为,一般采取冷处理和转移其注意力的态度,暂时不理他或带他先做他喜欢的事。

为了减少儿童情绪冲动的机会,老师和家长对儿童能够在平静下来的同时,多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建立其信心。帮助他识别情绪失控的信号,教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用社交故事和情境表演来帮助理解)让小明懂得可以通过寻求帮助,自发暂停来缓解情绪。设计多种需要等待轮流进行、要保持持续性注意力的游戏活动,(如滚接球、大富翁、纸牌等)孩子在这些游戏当中学会了等待,轮流,也享受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情绪比以前有较大的改善。

3、扩大儿童的社交圈。

我们与其家长探讨,尽量增加他人际交往关系的支持。引导和培训更多的同学,亲人加入到与他沟通互动的行列,使他不能够独自无目的玩耍,从而减少他碰到困难时而出现的情绪问题。

4、提供他一些成功的经验,使他感受到成就感。

比如符小明刚开始来机构时最喜欢念英文单词,唱英文歌。在给他上课时,我们尽量增加一些英文进去,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如念卡片时,我们除了让他把中文读出来,也让他把英文读出来。日常生活中的用语(谢谢你!你好!再见!)都用英文和他讲,请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唱英文歌,我们鼓励他发展了自己的兴趣,让小明感到很开心,也很有成功感,发牌气的现象慢慢减少。

5、当他出现一些身伤行为和寻求一些感觉刺激时。

一般我们会先带他去感统打沙袋、跳蹦床、滚滚筒等,在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也可请家长带他去跑步、滑梯、爬楼梯、做卷寿司的游戏等,让他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后,儿童的体力消耗下来,慢慢情绪也趋于平静。

符小明是今天3月份进入本机构训练的,我们对他进行了半年的情绪调控和其它项目的结合干预,各方面都进步很大。除了认知理解和认知表达外,情绪方面得到很大改善,现情绪稳定很多,不会动不动就大哭大闹,自伤行为也基本上没有,有什么事情还会主动找老师说,能和同学友好的玩在一起,还会组织同学玩一些老师没有教过的游戏,脸上时常面带着微笑,也不象以前那么小气,拿来的食物都会和小朋友分享。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当孤独症儿童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我们老师和家长应如何面对和应变?

1、老师和家长必须达成方法的一致性,相互间要互相沟通。

2、要分析和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

3、不能以情绪发泄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4、给儿童提供全方位支持,人际间关系支持。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是漫长而困难的,但我们相信,只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断改善,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帮助他们,我们会看到希望会在不远的前方。

自闭症儿童通常在情绪控制和自我调节方面均存在问题。一些因素导致了这种状况:第一,镜像系统及模仿问题导致他们很难感知行为规范和模仿别人的行为。第二,自闭症儿童在监控自己的情绪、内心活动状态和情绪反应上有困难,他们很难认识到饿、渴、痛苦、疲劳,以及这些感觉导致的情绪波动。第三,自闭症儿童通常有特别强烈的情绪和情感。有证据表明,比起非自闭症个体,一些刺激对自闭症儿童的大脑情绪中心有更强的作用。例如,当他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遇到不认识的人、尝试参加一项新的活动、面临面孔加工困难的任务,或者在没有理解为什么必须变化、发生了什么或期待什么的情况下就被迫参加新的活动,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儿童在压力状态中有过度的神经唤醒或感觉超载。

(1)为了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开始时尽可能让时间表及物理环境结构化。对于上学的孩子,则需要老师配合,在变化以前给予提示(还有10分钟、5分钟、1分钟时),保证程序一致的日常活动(如准备吃午餐或回家),圆圈教学中固定座位,等等。

·帮助孩子理解不同的情景或环境怎么会导致情绪失控。理解为什么愤怒或焦虑时会打破这个循环。找到可能导致信息超载的感觉因素(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及运动觉)。

·帮助他们识别情绪失控的信号,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发暂停、生物反馈、寻求帮助等)。·通过观察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身体发展(如快速生长期或荷尔蒙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我们能有所收获。

·当与孩子讨论将来怎样避免情绪失控时,要留意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避免详述过去的失败经历,纠缠过去往往会导致情绪失控。

·严重的情绪及情感问题需要心理健康专家的治疗。自闭症儿童通常会表现出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表现出沮丧。可能需要药物及其他的一些治疗。

(2)减少情绪冲动可能有些困难,但很重要,因为情绪冲动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习和社会关系。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绪冲动行为会得到缓解,但如果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孩子会进步得更快。·规则的不一致和家长对不良行为的情绪反应,都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情绪冲动。固定的、一致的规则和冷静的头脑是最基本的要素,甚至当不良行为是故意发生的时候。自闭症儿童需要更多的结构性行为框架,对明确的要求和可预料的结果有较好的反应。

·当孩子的情绪被唤醒时,他们的冲动行为会加剧。不要关注唤醒的情绪,而要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当孩子能够耐心等待,或在他不耐烦时能够自我平静下来,都要给予鼓励。

·鼓励孩子参加那些需要等待、轮流进行、要保持持续性注意的活动,像钓鱼、滑梯,或糖果乐园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在基础游戏的计算机版(如儿童纸牌游戏)中,孩子可以与计算机进行游戏。这类游戏特

别容易玩,也需要等其他“游戏者”参与后再轮到自己。无人监督时,与其他孩子进行这类计算机游戏前,一般要好好练习。

·当冲动行为发生时,看看孩子是否感觉超载,是否受生理因素(如饥饿、渴、快速生长期)影响,或是受交流缺损影响,将来要想法避免这些因素。

·要记住,那些表面上像不良行为的行为并非都真的是不良行为。自闭症儿童看起来冲动,可能是因为他们错过或错误理解了视觉或听觉的社会性线索。将理解性错误与自我控制和故意的不良行为区分开来是十分重要的。

(3)家庭学校对于一些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自闭症儿童通常更期望取悦父母而不是别人,感觉上的分心物也相对较少。他们的社会性和学业挑战将会逐步增长,比一味强调与随便哪个孩子互动好像更接近成功。

我们的孤独症孩子在情绪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情绪很好,对上课秩序及老师所发出的指令十分配合;有的孩子却存在着易哭闹、不听话、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等情况,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孩子呢?儿童的感觉统和能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依年龄的次序发展,7岁之前是“感觉——动作”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很多的情绪问题,此时的爸爸妈妈和老师,更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

案例:我现在带的孤独症孩子瑞瑞,6岁,情绪特别容易失控,有攻击他人的行为。

其实,孤独症孩子情绪失控,爱攻击他人和自伤,都不是他们的本意,引导他们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父母或者老师,儿童对其进行模仿;

(2)父母对某些危险因素估计过高,经常给予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致使孩子焦虑不安。

(3)父母不适当的对孩子诉说家庭问题等造成的纠纷,致使孩子发生矛盾性心理,从而引起焦虑。

(4)对孩子的过分苛求,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时,孩子对自己不满,从而发生焦虑反应。

(5)对孩子的过度放纵,不(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感悟校园文化)加约束,活动无具体要求时,孩子不明确活动的目标和限度,也可使孩子产生焦虑。

(6)经常的或强烈的惩罚,也会使孩子产生焦虑。

这时,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摸摸、拍拍,多进行一些大龙球滚压、跳跳床等缓解孩子情绪的游戏。

2. 避免对孤独症孩子的惩罚。即使孩子对我们进行一些攻击行为和未达成我们预定的目标,我们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惩罚,不能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很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惩罚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并且在发现孤独症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时,都要给予热烈的鼓掌和奖励。

3. 合理的上课训练目标和制度。在上课和日常训练中,我们尽量不给孩子制定他们难以完成的目标,要让孤独症孩子们在简单的上课环境中,完成每次的目标,在每次完成的目标下,找到自信。只有让孩子们找到自信和兴趣,孩子们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完成每次定下的目标和发出的指令。

4. 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对待孤独症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让孩子从中得到安全感,以及更多的爱,父母的和谐对孤独症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孤独症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通过近阶段的强化训练,瑞瑞的情况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现在他已经可以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脾气的现象明显减少。所以说在我们的训练中,不管孩子的情绪怎么样,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放松情绪,让孩子在快乐愉快的环境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下,更好的进行学习

感悟校园文化篇二:校园文化有感

校园文化有感

墙绘草原水树花, 塑作蘑菇鹿兔马。 走廊一处丹青地,

锋芒初露小画家。

感悟校园文化篇三:校园文化读后感

校园文化读后感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校园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软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校团结民主,稳步发展,而且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学习,还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志和合作精神。

一.谋求团结的学校关系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关系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学校要着力打造教育品牌,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自身的努力妥善处理与社会各界的工作关系,加强对话、沟通、理解和合作,争取对教育的政治投入、经济投入和精神投入;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建设要靠学校领导民主决策,要靠老师的精心安排布置、指导,要靠学生动脑动手,完善内容。只有大家团结协作,谋求发展,才能实现工作目标。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前提。一方面,要求教师培养崇高的师德修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爱生之心,鼓励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充分理解和尊重教师为学生付出的坚辛劳动和辛勤的汗水,认识到教师所独具的“蜡烛”精神和“黄牛”精神,化精神为动力,“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三.营造健康的学生关系。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集体的形成。如何帮助“留守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学校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和活动载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等不良心理,积极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助人为乐、宽以待人,提倡同学之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学校要增开心理课、增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这样,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教师无小节,人人是楷模”。虽然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长远、全面、科学的教育观念,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寓教于乐,寄美于学,一定能创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学校,培养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