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的感悟篇一:《曾国藩家训》有感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
感悟曾国藩的工作学习之道
最近单位人员一直在传看《曾国藩家训》一书,读到深处我不禁被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所打动,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为官,他清正廉明,兴洋务,重机械,创建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厂——江南制造局;为帅,他招团练,组湘军,东征西讨,平复内乱,使病入膏肓的清王朝又得以延命数十年。我们不仅要问,成就了这样丰功伟业的曾国藩,平时是怎样工作学习的,而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会对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就是我的一点收获。
一、要“恒”,就是要有一颗恒心
年轻时期的曾国藩也曾有过很多麻烦,也曾令其特别苦恼,比如其中特别困扰他的一件事——戒烟。“还在书院读书的曾国藩,由于周围朋友的影响,养成了抽烟叶的习惯,一时间烟瘾大的惊人,他也知道这不是好事,但经过几次的努力,还是无法摆脱烟瘾的折磨最后功亏一篑,曾国藩也十分懊恼,在一次因为吸烟被疼爱他的书院校长痛骂之后,曾国藩终于下定决心,痛定思痛,一定要摆脱烟瘾,他每天将自己的学习生活搞得很充实,不与其他烟友来往太密,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终于战胜了烟瘾。”曾国藩在家训
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但有恒,无事不成。”这句话也是对上面故事的有力诠释。作为基层工作者,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困难,比如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清理居民门前菜地,拆除小区内的乱搭乱建等等,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一些居民的阻力,如果我们知难而退,不敢向前,那么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将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不能退缩,不能遇到阻力就退缩不前,要想创造一个文明的和谐社区,就必须要像曾国藩“戒烟”一样,保持一颗恒心,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那么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难住我们。
二、要“学”,就是要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
曾国藩不但养成了三十多年坚持记日记习惯,而且无一日不读书。曾国藩之所以被誉为继宋代朱熹之后第一个儒家大师,晚清文坛的文学领袖,都与他爱读书,爱学习有关。其实小时候的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他是个“笨小孩”。“公元1826年隆冬的一个深夜,十五岁的曾国藩在认真的背诵着一篇不太难的文章,然而就是这篇不难的文章,让年少的他一直背诵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但还是磕磕巴巴。不过让人更可笑的是,在他家的房梁上,一直趴着一个贼,本以为这个孩子背的课文并不难,等他背熟之后好行偷盗之事,但就是这个大智如愚的曾国藩,让这个贼在房梁上睡了一觉又一觉,眼看就要天亮了,这个贼一拍大腿,不偷了!但还是气不过啊,毕竟没有得手嘛,于是便从房梁上跳下来,对着
还在磕磕巴巴背课文的曾国藩一顿大骂:“就你这样的笨蛋还读什么书啊?这么简单的课文一宿都背不下来,还活着个什么劲儿啊你。”说完,在曾国藩面前流利的将那篇课文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这个小故事虽然有点好笑,但说明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日后的成就,并不是他聪明,而正是他的努力和不断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单位是不是也要像曾国藩一样,经常组织学习,不断为员工充电呢?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到了群众来找你办事之后,才知道这个不懂那个不明白的,不但自己很尴尬,而且百姓也不满意。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才能准确的为居民答疑解惑,服务居民。
三、要“勤“,就是要雷厉风行,不懒不惰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五勤“,分别是手勤、脚勤、口勤、脑勤、事勤。”曾国藩在家训中也一再要求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要做到“不懒不惰”,虽然他已经位极人臣,家族势力在湖南当地也十分显赫,家里佣人丫鬟一大堆,但他还是要求曾家所有的男女老幼每天必须清扫自己房间,然后为所有人都划分了自己的清扫区,必须按时清扫,自己也以身作则,虽然公务繁忙,但每天早起还是坚持清扫自己的卧室,扫扫地,叠叠被等等,曾家人也都按照他的办法去实施,不但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习惯,而且还保持了身心的健康。作为基层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居民多办事,办实事。特别作为居民管理者,小区的环境好坏,居民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居
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好的环境要靠平时的营造,小区的和谐稳定,文明氛围,要靠日常的宣传教育引导,还要未雨绸缪,及时发现不文明行为,比如乱扔垃圾和私搭乱建等。必须及时找到住户,将问题解决,以免问题矛盾扩大化。曾国藩在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断无易处之境地,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既然没有空闲的光阴,那我们更要“戒懒戒惰”,以更加充沛的热情履行好为居民服务的职责。
四、要“柔”,就是处理事情要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精神
这是一种经验,也是内心是否强大的一种体现。我们工作中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事是我们乐意处理的,也有些事是我们不愿去处理的,比如说民事纠纷中有的人胡搅蛮缠等等,但无论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曾国藩告诉我们都要“多化解,少拒绝。”就是要用智慧去化解,而不是直接回绝他人。直接回绝不但会激化矛盾,而且也不利于辖区的稳定团结。有一个例子,虽然不是发生在曾国藩的身上,但却是这个观点的一个有力佐证。“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名字天下皆知,而其中的嵇康更是世间少有,不但才华出众,而且相貌非凡,身为司马氏集团得力干将的钟会,特别欣赏嵇康的文采,钟会自己完成了一部作品,想请嵇康给写个“序”,但几次登门都是“尽兴而来,败兴而归。”有一天,钟会带领他手下的很多文人一起来到嵇康的住所,直到钟会一帮人走到跟前,正在打铁的嵇康仍然视而不见,钟会感到非常羞愧,正要转身离开,
此时的嵇康突然说了一声:“你何必自讨苦吃呢,我是不会帮你的。”这一下让钟会在众人面前一点面子也没有,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人虽然走了,但是仇恨还在,终于钟会抓到一次机会,将嵇康斩首示众,虽然当时三千太学生跪地请愿,但钟会仍然没有手下留情,杀死了大学士嵇康。”可以想象这件事对钟会的内心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啊,让钟会不顾太学生的请愿,毅然杀之而后快呢?就是因为嵇康在处理这件事上执拗的态度,如果他能用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去处理,那么,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了。这个例子虽然严重一些,但也很说明问题,碰到事情不能硬碰硬,要用四两拨千斤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将外力化解为最小,然后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才是我们这个工作责任的核心所在。
通过对《曾国藩家训》这本书的阅读,使员工学会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用他教给我们的智慧去工作学习,为辖区的居民牟取更高的福利,是我们每个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特别是今年,社区提出了“建成美丽的家园”的工作目标,将民生工程列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单位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环境,一步步的将民生工程改善为民心工程。只有这样,社区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居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家训的感悟篇二:读章氏家训心得体会
学习《章氏家训》 走好人生之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来自机运科。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章氏家训》,走好人生之路。近期,公司要求我们每天朗诵《章氏家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被它那教育子孙后代以知书达礼修身立命,遵守规矩为家族争光的教育思想所打动,尤其是齐家篇中,为我们明确的指出了耕读、俭勤四字的重要性,非常值得我学习。
耕泛指从事农业劳动,人要想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要善于劳作。联系到自己身上,便是告诫自己要努力工作。当今的社会竞争异常的激烈,工作岗位来之不易,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来到屯城煤业,但也清醒的认识到不努力工作的后果。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科员,必须要协助科长迅速提升机电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抓好机电管理基础工作、做好设备维护、检修等工作,才能适应现代化矿山的要求。工作中,我要有主人翁的意识,要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刻苦钻研业务,然后将自己所学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引领大家共同提高。面对领导安排的工作,我要不折不扣、积极主动的完成,面对困难要提前汇报、提前沟通,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要将自己的心思真正用到工作中,力求做到最好。我深信,只有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才能获
得企业的回报,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幸福。
读意指学习做人的道理。章氏家训中将做人作为传家之宝,非常值得我学习。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修身养性是我们一生都应追求的目标,只有多读圣贤书,才能明白礼义廉耻、做一名知书达理的人。作为一名科员,接听电话、接待客人、联系业务等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在工作中,自己切实感受到了个人品德的好坏对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礼仪,做一名知书达理、举止规范的文明人是我当下乃至长久都必须要坚持做的一件事情。今年以来,李董事长要求我们学习的《现代礼仪》、《
职场工作礼仪》等讲座便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知识素材,我要对照专家所讲的内容,一一进行学习,并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要将他发扬光大,做一名受别人尊敬、受社会认可的文明人。勤是兴家之本,俭是兴家美德,中国自古就有勤俭持家的说法,章氏一族更是将它列为最重要的家训教后人遵从,让我受益匪浅。在日常的生活中,只有节俭开支、量力支出,才能确保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生活奢侈,就会造成入不敷出、经济拮据,甚至被各种利益引诱,生活糜烂、利欲熏心,走上犯罪道路,导致家破人亡。企业如家庭一般,作为企业中的一员,我要处处为企业考虑,要明白“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道理。当前的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依然严峻,煤炭市场并未好转,我们企业的压力依然很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与企业共度难关。机运科作为公司材料消耗的大科室,
我要在材料领取、使用、回收方面下功夫、找突破,为公司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工作中,我要时时提醒员工节省材料;遇到工作面搬迁时,我要紧盯现场,及时要求员工将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并要及时关注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情况,及时向科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新型材料代替旧材料,节省开支。除此之外,在个人方面,我要认真遵守公司制度,用个人规范的行为为公司的“降耗节支”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章氏家训中体现出来的内涵远不止此,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为此,我不仅要将章氏家训熟记于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重要的是将它里面的精神应用于自身的家庭教育、个人工作、生活中,要让自己的父母、家属、孩子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尤其是让自己以章氏家族为表率,做一名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有用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家训的感悟篇三:王尔德家训读后感
【观看王尔烈家训观后感1】
修清廉之魂,尽廉政之责,是领导干部官德的重要体现。贪婪是伴随人生的魔鬼,也是官德败坏的根源,贪腐之害“猛如虎”。为官不廉,何以厚德?因此,讲官德必然要求讲廉洁,不廉洁就不可能有官德。清正廉洁成为官德的底线。清廉,意为清白不污,纯正不苟,是一个伦理学概念。清廉,是做人之纲,为官之要,从政之基,是官德最为直观的伦理要求。永葆清廉,就要遏制贪欲。贪欲不除,犹如“水之滔天”。清廉折射贪腐的可耻,贪腐衬托清廉的高尚。清廉与贪腐,既关乎民心向背,也关乎民族安危,更关乎政党存亡。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襟怀坦白、公而忘私、清廉正直,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人民的意愿为依归。子罕以不贪为“宝”,精神上的“宝贝”比物质上的“美玉”更为珍贵。屈原“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清廉如水,养一生正气。周敦颐酷爱莲花,以莲寓廉,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不朽名句。王尔烈两袖清风,“双肩明月”,品格如玉声天下。吕祖谦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一曰清廉,二曰谨慎,三曰勤勉,把清廉列为官德之首。白居易杭州刺史三年,离任返乡只取“两片石头”……这都说明,清廉从政,秉公用权,严于律已,知止不殆,一生清白,比什么都重要。领导干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和清醒、政治上纯洁和坚定,必须坚守官德的清廉底线。首先,要崇尚节俭,拒绝奢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廉之根在俭,生活俭朴,甘于清苦,就不会以权谋私,就能取信于民,就敢较真碰硬,增加威信,增强感染力号召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坚守清贫,不慕奢华,就懂得“奢靡之始,危亡不远”的道理,不会蝇营狗苟、得陇望蜀,就能远离灾祸。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领导干部要守洁如玉、以身作则、一身正气,自觉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把崇尚节俭作为一种美德追求,让拒绝奢侈一种生活时尚,以清廉、清正、清心之风引领党风政风,凝聚军心士气。
第二,要淡泊于名,不屑于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金钱美色,权力地位,名缰利锁,与其铤而走险,战战兢兢,不如堂堂正正,闲庭信步,走好人生路。从经济学原理解析,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限性是一个永恒的矛盾命题,但人生短暂,不要把名利看得过重。身外之物,谁能带进坟墓呢?贪欲,是一种“病态魅力”。贪念起,则祸害生。面对不可能,不是自己的名不要,不是自己的利不得,该放弃时不犹豫。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名利观,在自己的理想王国,修筑一个无形的“桃花源”,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负党的信赖和人民的期盼。
第三,要亲近贤人,远离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人生一大课题。追寻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足迹,发现与其交往的“圈子”有直接关系。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不择手段地与领导干部套近乎,视领导的“权力资源”为“财富资本”,拉其下水。一些领导干部交“哥们”不慎、识“朋友”不准,面对五花八门的诱惑,守不住底线,成为欲望的俘虏,受其控制,最终走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之路。殊不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法网恢恢,自甘沉沦的结果是高墙铁窗,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之相识,贵在知心。交友不是交易,交友必须选择。领导干部要净化自己的交往圈,多交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益友,多交真诚宽厚、善良感恩的挚友,多交同心同德、志趣相投的诤友。
【观看王尔烈家训观后感2】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辽阳县贾家堡子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他
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的美誉,嘉庆帝称他为“老实王”。
少时聪颖才志过人。王尔烈父亲王缙学识渊博,王尔烈幼年在其父熏陶下开始了启蒙教育。王家家风朴厚,家教严正,王缙虽常年不在家,但为其子积存下两室图书。所以王尔烈精深于文字,更酷好诗词。据史料记载,王缙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历代典籍甚丰,也为王尔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之源。王尔烈幼年塾师崔璨,拔贡出身,学富五车,为王尔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传崔璨在授课中曾出过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朗朗乾坤谁个敢下?”联出后众学子无人敢对。唯幼小的王尔烈站起朗声应答:“地为琵琶路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弹!”老师随口又出一联:“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王尔烈沉思片刻,忽然看见窗外辽阳城里的白塔,顿时文思泉涌,答道:“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大家听了,都为王尔烈的过人才华而折服。由此,王尔烈被誉为“辽阳神童”。
为民育君用心良苦。乾隆有17个儿子,最看重的是15子颙琰。颙琰14岁被秘定为太子,王尔烈被钦点为老师。
他不是“拴住”皇子耳提面命,生吞活剥那些经、史、子、集,而是给予皇子极大的自由。有一日,王尔烈给颙琰布置一道作业,文题是《敲木鱼石》。颙琰一看,马上反问道,“老师,木鱼怎能和石头混为一谈呢?”王尔烈说:“我不是让你纸上谈兵,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为了交上满意的答卷,颙琰便带着仆人出宫寻找。但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这个“木鱼石”。整整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颙琰回到宫中很是烦恼。于是,他便到乾隆面前说王尔烈有意刁难他。乾隆想了想说,你的老师既然出了此题,必然有他的道理。你应该尽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后来,颙琰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山上找到了这块木鱼石,并在寺庙住持的指点之下终于敲响了木鱼石。王尔烈启发颙琰说:“这块山石,其实一文不值,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不于民间苦行,怎能分辨忠奸善恶。”有了寻找木鱼石这样千辛万苦的经历,颙琰成为皇帝之后,对治理江山社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铸钱三年两袖清风。有一年,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老爱卿家境如何?”他答道:“臣家有茅屋三间,里面半藏农器半藏书;还有薄田数亩,那是一望春风一望雨啊!”嘉庆欢喜地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这样吧,你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在那里任职三年,也许你就富有了。”历朝历代,掌管铸钱最是肥缺。王尔烈上任一晃三年,任满回京。嘉庆问:“老爱卿,这回可度余年了吧?”王尔烈笑笑说:“臣依旧一无所有。”嘉庆说:“此言未必是真吧?”王尔烈也不争辩,当即从袖筒里甩出三枚铜大钱,个个磨得锃亮。原来这是铸钱的样钱,他每天拿着它们去检查铸钱质量,时间久了,都磨得溜光。嘉庆见状,称赞说:“老爱卿清廉如此,真可谓老实王啊!”王尔烈告老还乡后,嘉庆下令在辽阳为他建了一座翰林府,但他把正厅作了义学,自己只住偏房。数年后,他的一位学生从京城来看望他,见他的夫人尤氏正在织布,又见室内空无长物,便问:“我老师家境为何如此寒酸呢?”尤氏答道:“你老师一生非法不为,非义不取。他那点俸禄不够用,所以我就得织布,自食其力。”嘉庆得知后,降旨拨钱让他赡养晚年,但他用这些钱办了义学,直到去世。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炎,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并恩赐他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清颙炎嘉庆四年王尔烈72岁时,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74岁(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病逝,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
村的南山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