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贝多芬的感悟

对贝多芬的感悟篇一:读《贝多芬传》的心得体会

读《贝多芬传》的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我看了罗曼罗兰编写的《名人传》。其中,我最佩服的是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从小就显现出来,但他并没有像莫扎特那么幸运。他有一个凶残的酒鬼父亲,每日逼他弹钢琴,值得庆幸的是他并没有失去对音乐的喜爱。他在遭受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精力全部放在创作乐曲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正是体现了贝多芬的自强不息以及对音乐的无限追求。

作为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事例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童年的悲剧,加上双耳的失聪,都可以看作是对他的磨练。其实祸与福是相对的,看起来不好的事在某种程度上会转变为好事,而好事也可能转变为坏事。正是这些不幸,使贝多芬能抛开所有俗事,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音乐。他在西方音乐的形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贝多芬不但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还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他们遇到困难只会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却会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去扼住命运的咽喉,那成功往往会降临于后者。有时候逆境往往会使人坚强起来,让人有惊人的承受力,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能高昂自己的头,不会屈服于困难之下。

刚学作文那会儿,真的很怕写。400字的作文,经常写到200多就写不下去了。如果那天有写作文的功课,肯定会弄到很晚。一天,写上去的作文发了下来,果然不够字数,内容也是凑字数那样,没什么条理。放学时,语文老师留了我下来,分析了我作文不好的原因,并鼓励我写日记,看书积累素材。老师曾戏说:“你们就像蜜蜂采蜜,不多采点花粉,又怎能酿出好的蜂蜜呢?”

于是,每天开始实施,虽然刚开始觉得很烦,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期末,发现自己以前害怕的作文居然变得有点得心应手了。

写日记的习惯到现在还坚持下来,如果当年就这样轻言放弃,随便让它过了就算了的话,那么我对作文的兴趣肯定没有现在高。我想说的是: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轻易言弃,坚持,用痛苦换取快乐。

对贝多芬的感悟篇二:《贝多芬》读后感

《贝多芬传》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贝多芬传》,它讲述了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传奇而又悲惨的一生。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他一直不停地与命运进行抗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的一所破旧小屋的阁楼上。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显示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4岁的时候,父亲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就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12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当上了大风琴手。贝多芬17岁时,他来到维也纳求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世界。这一年贝多芬的母亲因为肺病而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命运的魔掌也悄悄的伸向了他。26岁那年,他的耳朵日夜鸣响,听觉渐渐衰退,但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更加努力的创作。他创作了大量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不朽作品。1826年11月末,死神已经走近了伟大的的艺术家,贝多芬病倒了。1827年3月26日,在一场大风雪中,贝多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一个陌生人为他合上了眼。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有着超越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他敢于同命运抗争,面对困难,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名学习钢琴的学生,我听过贝多芬的很多作品,他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妙的享受和感觉,有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还有优美的《月光曲》、《致爱丽丝》等等。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易于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我学过6首贝多芬的曲子,每一个曲子带给我的感受都不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C大调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对贝多芬的感悟)表达了他知道自己耳聋后的悲痛心情和不甘心向命运屈服的精神,这首曲子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读完这本书让我体会到:贝多芬的一生证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这让我想到自己在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面向困难,我要学习贝多芬的勇敢和乐观主义精神,自信地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对贝多芬的感悟篇三:我听贝多芬有感

我听贝多芬有感

唐鑫磊

2011301540062

转眼,这学期的《贝多芬经典音乐与赏析》就要结课了,在本学期的选修课中,除了这门,其他的都被我撤掉了。不是不喜欢,只是想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认认真真地去收获一些东西。而且,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很想感谢老师把这么好的音乐带给我们,用您的感悟和表达带领我们领略了国际一流的视听盛宴。正如老师说的,也许我们今天坐在课堂里听到的这些曲子要比这辈子听的都多,所以更应该珍惜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分、每一秒。上学期选课的时候仅仅怀着能选上的心情,选上了也是坐在诺大的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躲在下面玩手机、看小说,甚至也并未觉得在这个过程里,我错失了什么。但是第一次走进贝多芬的课堂,我发现我竟不能分心,也许是因为心底对西方音乐的深深喜爱,也许是因为胡老师对音乐的执着与激情,也许是因为暮色四合,微风正好。

之前就对钢琴曲很感兴趣,却因为网络上各种冗杂的信息,加之自己也缺乏对音乐的辨识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很好的途径去了解这些伟大的音乐,为此,遗憾了很久。还好,有这样一片小小的天地,让我们能在每个星期四的晚上,在浮躁的社团活动和繁重的课业学习后有一个宁静的心态去沉醉在这动人的旋律和音符间。

犹记得,胡老师第一节课给我们介绍了乐队的组成还有各种乐器。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试听,根据音色的不同,我们这些门外汉基本上可以识别各种常用乐器了。老师说,要想听懂贝多芬的音乐,必须先懂音乐,能够理解其他人,才能最后理解贝多芬。所以帕格尼尼成为了我们课堂上的第一个名人。之前听过一些节奏很快、跳跃性很强的曲子,却是第一次知道了这种技法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做悬技。围绕悬技,老师展开了很多,给我们听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名曲《钟》,并通过不同名家的作品对比让我们知道悬技是大师们争相学习并运用到自己行业中的一门艺术。

“音乐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技术。”我想应该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对老师的这句话,印像深刻。诚然,正如老师所说,当今中国的教育一直在走把艺术技术化的道路。自上小学起,身边但凡是家庭稍微宽裕的同学都报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学习班,而且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在履行父母的意愿,自己根本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当孩子有反抗情绪的时候,父母也会时常斥责道:“你懂什么,以后这些都是资本。“来到大学后,看到出没在各种舞台灯光下的乐器高手,心底偶尔会泛起一点点的遗憾,为什么自己没有学上几门乐器,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在人前表演。但更多的时候,是庆幸,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天赋,倒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来欣赏,至少,不会拿自己拙劣

的演技来赢得一个虚名,去亵渎大师之作。至少,我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细品一部伟大音乐作品的灵魂。

再给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乐感训练之后,老师才正式转到贝多芬的几部最著名的交响曲里。我想不论是《科利奥兰》还是《爱格蒙特》,贝多芬总是以一种很高昂的英雄主义来谱写他心中的英雄,并把这种气势传染给我们。让我们也在音乐的高低起伏中体验着故事情节的跌宕,在凭空的想象中幻化着血肉丰满的人物。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命运》前那几个震颤人心的音符,而这首曲子也大概是同学们最先接触到的。因为是与命运抗争的主题,所以影响力也相当广泛。多种乐器的穿插,甚至用上了圆号来表现战场上鼓舞战士们的场景。贝多芬因为自身的残疾而对命运的安排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以交响乐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对于悲惨命运的顽强抵抗。正因为是对苦难人生的不屈服,才能引得人们如此多的共鸣。 《田园交响曲》是我们接触的最后一个贝多芬作品。这是唯一一个较为轻松的、描写田园生活场景的交响乐。尽管老师对这部曲的分析没有之前那么详尽,但是因为主要是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所以体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想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平时的作业我都是自己听过后认真做的,而且老师也分析的相当详尽了,所有没有什么必要再在这里赘述了。所以更多的是自己对这十四周课程的一个简短的总结、一个简单的心情随笔,是在课上课下的所有收获以及在音乐里触到的点点滴滴。不过还是并不全面。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会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尽管离伟大的泰斗级的贝多芬、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大师越来越远,却还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听一次本世纪最好的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