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模式视角下的“MOOC”解读


  【摘要】从课程模式的视角解读“MOOC”,cMOOC与xMOOC因有鲜明的模式主题、特定的课程结构与功能目标、相关的支持系统与适用环境等要素,具备了构成典型课程模式的特征;从具体课程模式的视角解读“MOOC”,cMOOC模式与过程模式有互通互融之处, xMOOC模式则与目标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对于课程模式视角下的“MOOC”优化,需从“cMOOC是巨量个体在自由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超级智慧”出发去评价与优化cMOOC、从“xMOOC实现的是团队对团体即多人对多人的传播”出发去评价与优化xMOOC。
  【关键词】课程模式;cMOOC;xMOOC;过程模式;目标模式;群体智慧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8005404
  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从2008年诞生时起已为全球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影响。目前从实践性质层面看,MOOC是互联网技术与课程建设和管理、教学实践和改革高度融合的产物;从语义和语用的层面看,MOOC是具有一定课程结构和育人功能并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组织形式。因此,无论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理解,还是从课程实践上审视,都可把MOOC归结为“课程模式”,即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育人功能,并与某种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的课程范式。[1]从课程模式的角度解读“MOOC”,可对多样的MOOC实践从理论上进行特征分析,合理归类,概括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课程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优化适合此类特定教育环境的MOOC。
  构成特定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有:模式主题、功能与结构设定、支持系统与适用环境。课程模式的主题是那些鲜明的、对课程结构与课程环境起支配作用的课程理论、思想和主张;功能与结构设定是指课程模式必须根据这一主题,设定课程的功能目标和课程结构;支持系统与适用环境是指每种课程模式都应有独特的支持系统、适用某种特定的教育环境。[2]因此,从课程模式的视角解读“MOOC”,就要看其主题来自于何种观念与认识,是否独特鲜明;整个课程由哪些因素构成、这些因素采用何种关系构造,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何种功能假设为指向的;支持与运行课程的物质条件有哪些,在管理组织方面有何特殊要求等。而在MOOC实践方面,存在着两种类型: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对“MOOC”的解读也据此展开。
  一、课程模式视角下的“cMOOC”解读
  cMOOC实践是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开始的,2008年9月,针对西蒙斯提出的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两人以开设在线课程(CCK08)的方式,不断对其进行着宣讲、注解与更新,正如西蒙斯指出的: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开设一门课程是教授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好方式。[3]
  1cMOOC课程模式的主题:关联主义
  cMOOC模式的鲜明特征,可体现在“关联主义”上。首先,关联主义理论是cMOOC内容的起点;乔治·西蒙斯认为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开设课程以教授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方式;即课程发起者(西蒙斯)在社会化网络上(自己的博客站点)分享关联主义的初版,参与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交媒体(网页分享工具、博客、论坛等)发起交流、分享、建构、生成等活动,从而实现关联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其次,关联主义理论的思想贯穿和主导整个cMOOC体系,包括非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自组自发的学习活动、高度自主的学习调控;在关联主义看来,“信息”是节点,“知识”是连接,“理解”是网络的突现特性,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对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和协商;[4]同样在cMOOC体系中,图书馆、网站、书籍和数据库等构成信息源节点分散在网络上,构成非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它们被背景各异的学习者、分享的教师与辅导的专家等通过社交网媒在不断连通和建立理解的过程中,即通过自组织、自发性的学习活动内化为存在于心智之中的知识网络;而且学习者没有明确的学习预期,可以自设学习目标与预期、自定学习速度与步调、自定学习时间与地点、自我课程考核与评判等,实现高度自主的学习调控。
  2cMOOC课程模式的功能与结构:“参与者产生内容,内容形成社区”的网络组织
  cMOOC的课程内容(包括知识与经验)是由课程参与者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先由课程主持者给出知识框架或主题要义,后在与课程成员的浏览交流、协作分享、链接重组等活动过程中存在与生成的;因此所有课程参与者面对的课程内容不是最标准化、最完善、最正确的,而是非结构化的,处于演变中的,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的知识与经验;[5]包括课程发起者、课程成员、课程外请专家等在内的课程参与者是cMOOC知识的贡献者、建设者、生产者、消费者。他们所基于的网络环境,通常为依托社会性软件创设的平台,以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及媒体形式运行的网络虚拟组织(社区);在这里课程主持者先是给出课程内容的初级版本,往往是知识的大致框架或主题要义,然后以一种开源的方式允许课程成员浏览、探讨、注释、添加、修改、分享、重建等,其他课程成员相当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升级者,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志趣相投者,通过社交网媒进行分享资源、协作交流、共同就课程内容的完善付出心智。此种意义上的cMOOC更像是由贡献自身智慧与热情进行知识汇集与扩散的志愿者所构成的网络组织,cMOOC能否成功,取决于能聚拢多少数量及高素质的课程参与者。
  3cMOOC课程模式的支持系统与运行环境
  cMOOC的运行有其独特的支持系统。第一是课程内容与资源系统,包括:①课程网站,用于发布课程的基本信息、内容介绍、注册方式、帮助说明等;②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站、书籍和数据库等源信息,为课程参与者提供协作分享、交流建构的材料;③学习生成内容,包括参与者自己撰写的博客、引用的文章、创建的概念图、摘抄和笔记、制作的视频片等。第二是课程学习支持系统,包括:①社交网媒,用于参与者之间分享资源、协作交流,支持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②辅导人员,包括辅导专家与课程协调员,前者进行与学习者的实时交流和辅导答疑;后者负责创建维护课程网站、组织安排课程活动、设计制定课程大纲、发送课程邮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