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背景、动向及启示
[摘 要]课程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当前中国许多大学正在进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为此,构建一个优化的课程结构极富现实意义。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具有同发达国家女学相似的改革背景,探讨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举措并追踪其改革动向,将为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课程结构 大学 发达国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5)01—0039—04
[作者简介]罗尧成,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博士生(上海 200062);李利平,中南大学高教所硕士生(湖南长沙 410083)
课程结构是指在一定课程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各个要素及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它作为课程的核心所在,是教育思想和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中介。在我国,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课程改革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但收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课程结构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逃其咎。为此,探讨发达国家大学正在进行的课程结构改革,并借鉴其合理成分,对于我国大学构建一个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背景
发达国家大学正在进行的课程结构改革,既是客观世界变化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反映的结果,又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实践要求。外在动力与主观动因共同构成了其课程结构改革的背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一直是推动大学课程改革最基本的动因,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的进步是大学课程结构变革的原动力。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倍增的时间日趋缩短,在知识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同时,知识的半衰期却愈益加快。如何将科技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已成为大学课程改革之必须。随着知识的剧增同学生有限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如何处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方法获取的矛盾,已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某一专门领域研究的“精深”上,更体现在不同知识领域结合的“宽广”中。当前,各种诺贝尔奖的获得,各项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愈益离不开不同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协作攻关。在“综合”已成为时代科技发展主流的今天,那种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的大学课程体系必然要受到强烈冲击。
二是教育观念的转变。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作为教育领域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大大动摇了传统教育大厦赖以存在的基石,“孕育着真正.的教育复兴”。同时,终身学习也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使得大学的教育目标层次发生了根本改变,即由传统的三级教育目标层次(知识一实用技术一态度和技能)转变为新的三级教育目标层次(态度和技能一实用技术一知识)。与此相对应,课程设置则由原来优先重视获得知识转向突出行为培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旨在使学生既能洞悉科学思想精髓,又不排斥人文主义精华;在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同时又不忽视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藉以希望塑造出科技发达时代的合格公民。终身教育思想和通识教育观已成为了指引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导航灯。
三是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改革总要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进行。自20世纪中叶课程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西方国家颇具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重视系统知识传授和传统学科课程的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主张以学科知识结构作为课程设计基础的结构主义课程论;重视“知识和教育本身内在价值”,认为课程目的旨在满足学生个人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研究应立足于具体课程实践状况,应从课程实践的各种事实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所谓普遍的科学原理出发的实践性课程论等。当代,伴随着对主导工业社会科学理性主义的反思,在课程理论领域又出现了众多流派,诸如概念重构主义课程理论,新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多元文化主义课程理论,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解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及生态政治课程理论等等。这些广义上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感受性、历史背景、情境中的意义以及自由的实现,关注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精神生态平衡、美学、神学、伦理等方面对人类的价值。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要关注和保护个人外在的生态平衡,同时认为其应关注个人内部的生态平衡,即精神的内在和谐;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的探究者,而非传统的施教——受教关系。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当前发达国家大学的课程结构改革。
二、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动向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培养出能适应并引导世界潮流的新型人才,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大学课程结构方面,其改革主要有如下动向:
(一)拓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
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在大学课程结构改革方面,为拓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
美国哈佛大学基于学生“对每一件事物都应当懂得一些,而对有些事物则应当懂得好些”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课型——核心课程(corecourse),其设置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去“趋近于知识”。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包括6个学科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思辨、科学、社会分析,这6个领域又细分为10大类。本科4年中,每一位学生必须在这10大类的8类中,每类选学一门共8门课程,而免修的两类必须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通过核心课程这一形式,学校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通才型的全面发展的人。
英国基尔大学规定其第一年是以一般教育为中心的“基础学年”。在这一学年里,开设全校各系共同必修的综合性课程——“西洋文明的发展”,由79位教授讲授230多个专题。每个专题讲完之后,由学生9人、教师3人(人文、社会、自然3个系各1人)组成讨论组进行讨论。对其考核,则需每个学生在所学过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3个领域中选题,各写出3篇小论文。通过基础学年的学习,学生加强了自身的普通知识,为后来“主修学年”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宽广的基础。
法国综合性大学第一阶段的课程基础化非常明显,以至于有法国人认为他们国家实施的是“衣架式教育”,要求学生首先具有像衣架那样宽厚的知识基础,然后才让他们选修一个专业方向,这一专业方向就可谓之衣架的顶端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主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进,普通教育课程的价值已得到更多人的认识。有专家指出:“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