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讨型课程建设及课程论文管理规范
摘 要:研讨性课程在高校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研究生课程《环境分析技术》为例,探讨该课程的研讨性建设以及后期的论文管理。
关键词:研讨性 课程建设 环境分析技术 论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a)-0000-00
研讨型课程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性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者。2007年开始,复旦大学对研讨型课程进行立项建设,首批共有75门课程申请立项,先后共开设140门次左右的研讨型课程。两年来的实践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研讨型课程教学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复旦大学教务处拟在今后每学期设置申报时间点,接受研讨型课程建设立项申报。
本文以研究生课程《环境分析技术》为例,从课程申报、建设、论文管理等层面深入剖析研讨性课程。
1 《环境分析技术》课程简介
环境分析技术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提高监测质量和效能的根本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日益提高,灵敏、准确、精密、快速、简便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本课程以分析方法为系统,涉及现代仪器分析中可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分析仪器,介绍了这些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成、分析方法、操作程序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分析技术》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选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已学过化学分析、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现代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各类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对无机、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具有仪器分析的基础理论,并且具有操作仪器和进行环境监测分析基本能力。
3 传统的《环境分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内容重复
传统的环境分析技术授课中,环境样品的分析技术部分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而随着课程的发展,技术应用部分的知识,基本上都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讲授,这就导致两门课程在体系和内容上的重复。而定性定量分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在理论、仪器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的把这些成果反映到课堂上来。
3.2 方法陈旧
基本上是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习惯“填鸭式”的满堂灌,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环境环境分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只靠教师口头讲述和简单示范,无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熟悉各种分析仪器的构造和原理,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去解决。
3.3 手段落后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学手段基本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冗长的课堂板书占用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大量讲授时间,教学强度大,教学效率低。因此,在教学时数被压缩的情况下,许多优化的内容将难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为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制约“瓶颈”。
4 理论联系实际,建设《环境分析技术》研讨型授课方式,体现教学优势
4.1 教学内容上创新
对传统的环境分析技术体系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去陈旧的内容,增加先进、有用的内容。同时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采用研讨型课程方式,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编写有特色,能真正体现改革目标的新教材,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 环境分析技术概论(2学时);第二章 痕量分析基础(4学时);第三章 痕量物质的分离与富集(4学时);第四章 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4学时);第五章 环境样品有机污染物分析的预处理技术(4学时);第六章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色谱法分析(4学时);第七章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分析(4学时);第八章 环境中痕量重金属及其他元素分析(4学时);第九章 环境中微量离子浓度分析(4学时);第十章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2学时)。
4.2 教学方法多样
针对当前的《环境分析技术》教学不足,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事先设计好课堂讨论提纲,指定参考资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读书、查资料、写发言提纲等进行准备。再组织课堂讨论,ppt论述,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例如,结合酸碱缓冲溶液及其缓冲容量的知识点,分析血液缓冲介质的构成,比较人体的酸中毒和碱中毒等。课堂讨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环境分析技术的魅力。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对分析方法或技术中目前还不够完善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以便将来能找到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
4.3 渗透学术前沿
经典的《环境分析技术》基础理论是教学的重点,必须让学生把各知识点系统的掌握起来,重点、难点要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并及时归纳总结;对最具有迁移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进行阐述,讲授内容少而精,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及时将国际上该学科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融入课堂,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联用技术是目前分析化学中的热点。在环境分析中,由于样品的复杂性,测量难度大,对信息的要求又高,用一种仪器的单项技术很难解决。气相色谱/质谱(GC/MS)在环境有机分析中的应用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可以结合当前环境的热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让学生们研讨如何利用GC/MS研究POPs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并拓展至液相色谱、红外等其它联用技术。
4.4 加强实践教学
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让知识“活”起来。如讲授《环境分析技术》绪论时,顺便向学生介绍上海市质检所、理化检验所、化肥厂、水泥厂、食品厂、纸板厂、医院、环境监测站等都开展哪些分析工作;讲授仪器分析时,顺便向学生介绍上海市及自己所了解的各单位目前的仪器情况和科研情况等,使学生立即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多么实用,学习上有了使命感和紧迫感。
5 具体研讨内容安排、研讨主题设计、研讨形式
5.1 具体研讨内容安排
设置如下章节部分内容为课堂研讨内容。第三章 痕量物质的分离与富集;第四章 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第五章 环境样品有机污染物分析的预处理技术;第六章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色谱法分析;第七章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分析;第八章 环境中痕量重金属及其他元素分析;第九章 环境中微量离子浓度分析
5.2 研讨主题设计、研讨形式
研讨课前,让学生事先体验《环境分析技术》仪器、设备、场所,初步学会几种简单仪器的使用、试样的准确称量、溶液的配制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对未来环境分析技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研讨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5.2.1 采用形式主张多样化,可以采用多媒体研讨
组织学生观看学校购置的有关实验录像及观看教师自制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清晰的音像资料,将环境分析仪器的原理、构造、操作十分生动、逼真的呈现给学生,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自己的实验课题,交给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课题。例如对学校饮用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大气环境样品的采集、土壤pH值的测定等等。通过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际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