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在百年的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教育经历坎坷,走了很多弯路,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照搬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但没有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导致了教育发展屡屡受挫,审视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世纪问题,更有助于我国吸取过去的教训和经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经验
背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教育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如何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仍然是困扰着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阻力。我国在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要体系出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要能够适应经济转型和发展,最后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次和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各个高校在教育探索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去实践。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走过很多弯路,一方面我国在开展教育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盲目学习别人的经验,导致了我国的教育屡屡受挫。第二方面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在发展经济,从而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缓慢。在过去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教育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包括了三次重大中断以及三次历史转向。本文在此基础上关于这六个阶段做了探索,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六个历史阶段概述
第一个阶段是从1901年到1919年(或者是1915),这个时候我国相关教育工作者把日本的以介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教育学引进中国,同时组织人員编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学教材,这是近代教育学在我国的初级阶段,从这个时候我国逐渐接受近代教育学同时意识到近代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是从1919年到1949年,这时候我国逐渐放弃了日本的教学理念,逐步从西方教育中汲取成功经验,同时国内很多学者逐渐组成团体开始研究西方教育的特点以及成功的经验,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一项学习趋势的转变,把学习对象由日本转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第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7年(或1956年),在这个时候我国出现了批判西方教育的浪潮,打击那种资产主义思潮,逐渐学习以苏联为首的教育理念,这时候我国放弃之前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次重大的中断以及逐渐把研究对象转向了苏联的教育模式。
第四阶段是从1957年到1966年,这个阶段就不是研究国外的教育学了,而是把教育和革命结合起来,缩小了教育的概念,以1958年教育革命事件为代表的,逐渐把教育转化为研究毛泽东主席的经典语录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这时候教育学出现了所谓的教育学中国社会主义化。
第五个阶段是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时候否定了我国传统教育学,这时候教育基本停止,给我国的教学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是我国的教育倒退了好几十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第六个阶段是1977年至2000年,这时候我国的教育迎来了百花齐放的黄金期,各种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国际化视野不断加强,教育发展进入高速列车,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形成了教育学科的当代体系。尽管我国的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过去几十年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
2.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
2.1文化政策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
在民国时期,我国提出了三民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化教育比较民主,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了要区分政治和教育,在一定了程度促进了教育的自由发展,但是受到了教育救国论以及美国杜威教育无目的的使用理论的冲击,我国的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把教育和教育学强烈区分开来。虽然说那个时期比较民主,但是文化政策以及意识形态还是对于教育学有着明显的影响。
2.2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与教育学发展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于教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写的本质做了前所未有的反思,重新确定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以后我国的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各种学术观点层出不重,教育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教育改革也不断推进,力求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
3.关于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3.1明确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要提高我国教育体系的教育质量,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意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实用技能的教育,不是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
在开展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大学要实行通识教育,而不是专业化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3.2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体制改革
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阶段,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桥头堡,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制约因素导致一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跟不上当代教育理念下培养创新人才的步伐。
很多学校在学生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有针对性进行改革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着院校的办学理念。充分考量专业建设是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方案制定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真正的能力。
3.3采取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目前,国家积极开展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和作为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专业调整和建设,指导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整合,探索工程与学习、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培训后等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实习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和学习,在实践工作中获得大量的现场知识和专业技能;整合课程内课程的学习内容,充分考虑课程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学习在内容和时间上的良好衔接。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安排应科学合理。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在近代发展历经坎坷,但是这些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张晓冬.研究范式视角下的中国教育学建构理路与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