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疏导浅谈
【摘 要】文章从心理疏导的认识、目的和环境入手,阐述了高等教育院校应在心理疏导工作上澄清三种观念、抓好三个环节和打造三类平台,切实提高高校心理疏导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15-02
新时期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素质以及现代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过硬的政治素养。而高校大学生尚未定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不断地受到五花八门的思想、不断进行的社会变革和复杂的信息社会的影响,最终使他们的心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所以,心理疏导问题必将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一、从心理疏导的认识入手,澄清三种模糊观念
心理疏导是针对学生情感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心理学角度对心理疏导进行解析,主要是从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进行积极改变,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管控。那么心理疏导者必须要澄清三种模糊观念。
1.澄清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两回事。
心理状态有正常和异常之分。我们所说的心理问题归类于心理正常,是正常人才有的心理现象。具体是指大学生在心理正常的情况下,其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认识水平会随着社会、学校环境的变化以及交往遇到的问题而发生变化,在这一时期由实际生活的事件激发并引起了内心冲突和不良情绪。对于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会很容易消除;如果干预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学员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偏差,导致思想不正、政治觉悟不高,更有甚者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澄清心理疏导和谈心有所区别。
谈心是开展政治工作的一个主要方法,在谈话技巧、方式等方面与心理疏导有相同之处,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互关系不同。谈心存在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而心理疏导则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之上的。二是时机不同。谈心是经常性的工作,而心理疏导则是在学生遇到某一重大事件时采取的行为。三是方法不同。谈心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去给学生灌注道理和价值观念,而心理疏导则是采取“疏通”“引导”等方式引导学员正确解决问题,是在后面推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
3.澄清心理疏导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客观地说,一个职业的心理咨询师要经过本科、研究生和多年的实习才能开展工作,但这并不能说明未经过专业学习培训,就开展不了心理疏导工作。其实当掌握了一些心理学基本知识后,通过不断实践就可以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关键是在实践中总结方法,提高效率。
二、从心理疏导的目的入手,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心理疏导的目的就是疏导者通过倾听、沟通、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自我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精神压力和思想困惑。因此疏导者必须要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1.认真倾听是重点。
一个优秀的疏导者,首先一定是一位出色的倾听者。这是因为倾听是疏导者获取学生相关信息的最直接方式。同时疏导者耐心的倾听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被支持的,学生有了更强的诉说欲望,再则在诉说中学生会宣泄负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所以倾听不仅仅是沟通的一个技巧,也是宣泄学生情绪的一种心理疏导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成长的积极力量。
2.合理提问是关键。
无论是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还是想控制疏导方向,都离不开提问。问题提得好,可以提高疏导效果,问题提得不好,会使学生觉得自己处在被审问的地位。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的提问如“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学生会根据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封闭式提问如“你觉得这事对不对”,学生只有两种回答。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搭配使用。因此疏导者应合理搭配两种提问方式。
3.利用信息技术是增效剂。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已经在各个领域以及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更加热衷和欢迎。而且,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即熟知又陌生,避免了面对面可能產生的尴尬,学生更能敞开心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疏导以及人文关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以及生活问题,进而在网络平台中开展针对性辅导。
三、从心理疏导的环境入手,打造三类实现平台
1.创建绿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今,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运用网络的方式,搭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交流的网络平台,进行网上的心理疏导。由于网络心理疏导具有隐匿性、便捷性等特点,这样能够缓解受教育者的紧张心理,释放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这样的方式对宣泄受教育者的各种消极情绪有较强的积极作用。高校在开展网络心理疏导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努力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杜绝学生利用这样的网络平台做一些不利于心理疏导的事情,并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加强网络道德自律,自觉地约束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
2.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平台。
高校应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接纳、真诚、友爱的人际关系,自信而充实地面对大学生活,从而创造良好的心理疏导工作环境,提高高校心理疏导的实际效果。
3.建立校园心理危机机制平台心。
心理危机干预要坚持立足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富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的基础,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途径。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活动、进行心理咨询,都是立足教育、预防为主的有效方式。因此,学校必须定期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科学的分析,特别是在考试或发生重大冲突与毕业前夕等特殊时段,学校还需加强对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高度重视校园心理咨询工作。这样能够为需要这方面专业指导的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并在咨询或辅导工作后切实有效、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最终使受教育者全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代冬芳,庞亚新.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改革与开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