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摘 要:高等院校地方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以及特征、功能,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期望高等教育地方化为我国建立新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化 大众化 地方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13-011 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一直采取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制,在1985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中央部委管理。1985年后,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高等院校地方化的发展条件逐渐成熟,到了1993年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给出了明确的地方办学政策,各地开始举办一些水平较高的新院校,而不是像过去举办的那些普通本专院校。这种高校一般都建在各省的中心城市,省会居多。
  随着地方高校的快速兴建,地方高校在整个国家高校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归中央部委管理的学校数量越来越少。以地方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格局,教育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归属中央部委管辖的高校比例很小。1995年后,国家除了积极鼓励地方举办高校外,对于原属于中央部委管辖的学校,采取了兼并重组、或者划归地方等多种形式进行削减,到了2000年,中央部委所辖高校较1995年下降了22.82个百分点,只有11.14%,到了2006年更低,较2000年有下降了将近一半,只有5.94%。彻底实现了高校教育以地方为主体的改革。这是高校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改革的深入,高校与中央部委单一的隶属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地方高等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随着高等院校本地化的发展,各省的地方高校快速增长,中央部委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时代基本结束,原来只建在中心城市,以满足基本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工农医师综的五类建学法已经打破,现在的各个省市区所建学校都在朝复杂化、多样化、广泛化发展,新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3)地方高等教育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从1998年到2006年八年间,我国高等院校的总数从1022所增加到1867所,高等院校之所以会增速如此之快,高等教育本地化功不可没。高等院校的大量增加增大了招生量,实现了高校教育大众化。虽然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是从我国的国情看来,离饱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高等教育地方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是“一地市州一所本科院校”的目标远未达到;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强烈,成为地方教育发展的动力。
  2 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特征
  (1)地方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步发展。高等教育地方化融合了中央、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的教育资金,在三者的联合推动下,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教育办学的经济基础,加大了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活跃了当地经济;再者就是满足了大众接受教育的需求,提高了人口素质。
  (2)地市州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且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地方化化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省会等中心城市逐步向地市州区发展,改变了我国教育中心偏高的问题,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各地社会经济。
  (3)一批新的地方高等教育亚中心成长起来了。各地通过政府、民营、合营等多种方式举办高校,很多亚中心城市成为高校集中地,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4)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显著。高等教育地方化未推行以前,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不论是在经济、地位、以及教学质量等各方面都处于优势,地方院校是根本不能与之匹敌的。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这一传统的教育体制被打破,很多地方院校开始增加办学投入,在提高教育水平上下功夫。同时,中央部委下放院校与省级院校兼并重组也加强了教育实力,大大提升地方院校的教学水平。现在,像武汉科技大学以及宜昌和荆州等很多地方院校都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地方院校实力的增强可见一斑。
  在高校地方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比如,由于地方高校缺乏国家的财政支持,贷款成为融资的主要手段,有些地方院校办学实力不强,不具有竞争力,尤其是比较偏僻地区的地方院校,办学资金是一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不高也成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都是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3 地方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格局的改变,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虽然中央部委院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发挥着主要功能,但是地方高校由补充功能转向社会教育主体地位这一事实不可否认,各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来确定发展战略,在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发挥者自己的作用。
  (2)各地市州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地方高等教育的重心进一步下移,服务于所在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地方高等院校的基本办学宗旨。
  (3)随着地方综合性和多科性院校的建立,高等院校不再是传统狭窄的单一科类服务功能,而是象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变。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全方位、多层次、多时空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随着新的教育服务理念的建立,地方高等院校在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要保证地方高等院校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中央、地方、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良好的政策支持下,使地方高等教育稳步、和谐、科学的发展。在中央层面上,要为高等教育地方化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要予以扶持。在地方高校层面,要制定科学的布局规划,对于地市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对于各级各类地方院校来说,要有明确的本体发展意识,围绕办学宗旨,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走特色发展之路。只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全方位、多层次、多时空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我国建设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应生,钟秉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
  [2] 叶芃.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 王秉琦,贾鹏.地方大学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