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软件工程师供需现状,以及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便在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一个人才接口,真正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
  [关键词]软件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 岗前项目培训
  
  一、软件开发工程师供需现状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IT企业急需大量符合本企业要求的软件蓝领,就是既要熟悉本软件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业务,又要熟悉本软件企业所使用的开发技术。但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软件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各院校大批软件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有些即便进入软件企业工作,也不能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与IT行业实际要求大相径庭。毕业生进入IT公司后往往做不了事情,公司必须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其进行专门培训。因此,为了节省成本与精力,IT公司往往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这是高校学生就业的瓶颈所在,也是高校“输出”和企业“输入”连接的“缺口”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和软件企业之间建立一个“接口”,以解决高校的人才“输出”和企业的人才“输入”的对接问题。
  
  二、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社会现状是IT软件人才需求旺盛,但目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却达不到企业要求。主要是因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基本缺乏实际开发经验,知识更新较慢
  高校招聘教师往往只注重其学历、文凭,很少从各大软件公司引进有过专职多年实际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设计经验的资深软件开发专家授课,许多教师都是从院校到院校,缺乏实践经验,甚至不知道培养的学生应该在什么岗位,同时也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当然培养学生质量达不到岗位要求。
  2.课程体系缺乏时效性
  由于与各软件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不能根据软件行业技术的发展做出及时的更新与调整,在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设置、大纲编写、教材选定等多方面还不能符合软件企业的要求,出现严重的滞后性。
  3.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许多院校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差,软件公司不满意。而许多培训机构只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没有使学生知识系统化,这使得学生在工作中没有后劲,难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没有按照“职业化、工程化”规范培养
  国家软件人才是呈现两端缺,高级人才和开发人才紧缺。学校培养软件人才没有按照“职业化、工程化”规范培养,学生也没有通过大中型综合软件项目开发,不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规范化。毕业生甚至良好的编程风格都没有。
  
  三、软件行业相对其他行业的特殊性
  
  1.软件行业:就业前景最好的产业——软件业
  十大高薪职位中,计算机软件开发排行第二。程序员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所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一般来说,刚走出校门并且没有一点开发经验的程序员,一般没有资历的程序员刚进入岗位时有1到3个月的试用期,视企业的不同,刚开始的时候,试用工资在800元~3000元左右,做完一两个好的项目之后,待遇就会自然水涨船高,可达到3000元~10000。
  2.软件行业:含金量最高的专业——软件专业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软件行业不同其他行业,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其他行业,一个好程序员的需要他拼命地工作和不倦地更新知识,还要借助于灵感,而灵感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广阔的视野。所以说,软件行业是含金量最高的行业。
  
  四、高职院校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设计
  
  针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问题,必须对IT类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强化动手能力,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
  1.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技能素养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编程和文档编写风格;不断更新知识和积极进取;熟练掌握一种以上软件开发技术线路技能(J2EE或.net);能迅速学习其他开发工具的自学能力;具有一个以上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经验。
  2.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大纲编制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必须通过市场调查、岗位调查研究,由企业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通过对软件企业的调查研究,然后设置课程体系并编写教学大纲,同时,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上完课程内容,技能课程安排一定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同时,根据市场和软件企业对人才要求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
  3.师资的培养与引进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校师资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1)高校要适当把教师定期送到软件企业参与软件项目开发;(2)同时引进具有项目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而不是刚刚毕业的应届本科或研究生,更应看重实际经验而不是学历;(3)长期聘请企业软件工程师作兼职教师。
  4.学习阶段的划分与师资配备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工资不高,无法吸引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的软件工程师来校任教,同时,高校教师普遍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所以,高校教学可以按如下表划分教学阶段并配置师资,保证企业软件工程师有较高工资:(以三年制大专为例)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5.学生进校就实行导师制
  
  学生选择软件专业后就分配一个教师带数名学生,从一开始就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项目开发,每个老师每个学期必须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以上的项目开发。完成后由教研室教师评定教师的指导等级。
  6.和产业界应有高度互通
  学校应该和产业界有良好的沟通渠道,紧跟软件技术的发展变化,把握软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长期聘请业界一线的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并使在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形成6︰4得比例。
  7.岗前项目培训的必要性与要求
  岗前项目培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与先进的软件开发模式,积累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岗前培训如下图虚线框内所示:
  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应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开发小组,搭建软件企业相同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平台,聘请软件企业在职的软件工程师担任第一指导老师,在校教师担任第二指导老师。学生完成软件项目后,由指导老师答辩,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样,学生在项目开发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
  
  五、结束语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不仅在师资方面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而且通过实际软件项目的学习和企业半年的实习,相信学生也能很快进入软件开发工程师角色,使他们在毕业的时候就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这样一来,我们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才会更好地符合企业的要求,真正解决企业和高校人才接口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