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灾区,感悟时代精神:讲述时代楷模事迹,感悟时代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是一次民族的觉醒,国家的进步,执政理念的升华   在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宽5.12米、高14.28米的大爱崛起碑,碑体像一个大写的“人”字,象征着震不垮的青川人、击不倒的四川人,寓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贯穿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程。
  在抢险救灾中,“生命至上”,8万余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在安置群众中,“安民为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在恢复重建中,“民生优先”,千方百计让百姓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体现在汶川地震灾区的全域。
  在都江堰,注重对宜居生活环境的保护。上海援建者说:“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责无旁贷。”为此,上海宁愿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在环境保护上着力。
  在什邡,努力消除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现在,走进什邡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看到塑胶运动场、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教室。
  在安县,处处体现对孤寡老人的关爱。在辽宁援建的社会福利中心,整洁的宿舍、漂亮的餐厅?安静的阅览室和崭新的健身器材,映衬着老人们的笑脸,一派和谐?安宁。采访结束时,福利中心95岁的霍联科大爷坚持带着88岁的老伴送采访团到大门口,他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是:谢谢党?谢谢辽宁?谢谢大家。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多年来一直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地震后,更是次生灾害频发。重建伊始,中央就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老北川,在地震中遭受灭顶之灾。重建中,北川的选址和规划,举世关注。为保证选址、规划、设计的科学,组成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牵头,全国50余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参加的规划设计队伍,包括6位两院院士、6位全国建筑大师在内的数百名专家,本着向人民和历史负责的精神,在实地勘察、走访调研、反复比较、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异地重建、落户安县的崭新方案。从选址方案出炉到审批通过,历时近半年。
  新北川的重建规划注重了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性化要求;坚持小城尺度,节约每一寸土地;在空间布局上,羌寨穿插,建筑轮廓线让位于山体轮廓,每条街都能见山;同步规划羌族特色商业街和工业园,群众可就近就业。
  和北川一样,四川灾后重建,为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子孙后代负责”,从选址到规划,从设计到施工,都贯穿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注重质量、不留隐患,注重长远、不留包袱,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的原则。两年中,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此付出了极大努力,实践着对灾区人民的郑重承诺!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走进刚刚投入使用的都江堰尚慈翠英小学,圆拱形的屋顶,橘黄色的墙壁,食堂、宿舍、教学楼、体育馆、电脑房……每一栋房子都很漂亮。负责学校建筑的丁志斌羡慕地说:“新学校比上海的小学都要考究,设备都要先进。”
  “5?12”以后,这所小学就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上海老人沈翠英。沈奶奶把自己的房子卖掉,筹集了450万元投入了学校的建设,新小学被命名为尚慈翠英小学。
  和这位上海老人一样,全国同胞都想方设法为灾区群众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我来,因为我们是唐山人”,这是灾区最动人的话语。在汶川地震灾区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见到唐山人留下的印记,都会听到有关唐山人的故事。因为,汶川地震触动了唐山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来,因为我们是同胞”,这是灾区最深情的话语。在这里,香港派往灾区的心灵重建义工已经达到几十批数百人;澳门旅游局专门拨付1000万澳门元组织居民到川旅游;台资企业不断在灾后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我来,因为我们是志愿者”,这是灾区最有力的话语。“志愿者”――这个曾经并不多见的群体,自地震那一刻始,从救人到重建,在汶川、北川、青川,无时无刻不闪现着他们青春的身影。
  程莉,一位美丽的上海女孩,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满目疮痍的汶川,参与到水磨镇艰难的灾后重建中。脚穿一双有些破损的雨靴、朴素的外表,对水磨镇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已经扎根基层,成为一名真正的汶川人:名片上,水磨镇镇长助理是她的新身份。
  从这么多人的身上,我们最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万众一心、什么是民族团结。
  汶川本就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的聚居地带,羌族占34%,藏族占18.6%,回族占1.3%,汉族占46%,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在汶川县城,我们见到一座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体育馆矗立于滔滔的岷江河畔。高低起伏的白色屋顶如同洁白的哈达随风舞动,条块相间的红色图案如同美丽的羌红传递着幸福与欢乐。这座既时尚现代又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正是地震灾区民族团结和进步的象征。
  这种爱心独具的建筑,在灾区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在重建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地的援建者们,把保护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了自己的神圣职责。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古老的精神风貌,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有了新的诠释,凝聚起极大的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四川崛起危难,谱写了一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最强音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两年前,面对天灾,青川县枣树村的朴实庄稼汉自创的两条标语,“吼”出了精气神,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赞誉。
  两年过去,“标语人家”李玉明当上了农家乐老板,步入“有车一族”。另一户“标语人家”的户主石光武,除了生意红火的副食店,还在养鸭、修鸡圈……
  李玉明与石光武仅仅是灾区群众中普通的一员。其实,灾区群众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标语,标记着他们度过艰难时刻,迎来红火日子的坚强和奋进。
  在德阳市高速公路旁,一大片长方形、白墙蓝顶的巨大厂房引人注目:厂房外车流滚滚,厂房内机声隆隆,各类机械运转不停。这就是东方汽轮机厂投资50亿元建设的占地2600多亩的新基地。
  汶川地震让距离震中仅30公里的东方汽轮机厂主生产基地损毁殆尽,几代东汽人40多年建设起来的花园式工厂顷刻间被摧毁,308名职工和家属遇难,1400多名职工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亿多元。
  “党旗红,产业兴。”东汽人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最快的速度抢救和修复各类生产设备,克服重重困难在受灾厂区恢复生产。震后一个月,东汽总体生产能力恢复到震前的50%以上。震后半年,产能就恢复到震前的80%。一年零九个月建成一个世界一流的花园厂区,并具有世界一流数控机床。如今的东汽,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震前的水平。东汽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
  行走在灾区,时时处处可以看到张张充满自信的脸庞,可以感受股股坚定坚强的民意。
  走进极重灾区绵竹市棚花村,不少村民正在年画传习所里绣着年画。棚花村有着悠久的绘制年画习俗,是誉满蜀中的“年画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这座小村庄瞬间沦为废墟,年画这一传统文化产业也遭受重创。
  棚花村党委书记朱明俊说:“震后,为了不让文化产业就此消亡,村民们曾三五成群地在帐篷里组织起了年画生产。”现在,绵竹年画已经走进了奥运会和世博会,规模和影响在不断扩大。
  “年画村”的复兴,象征着灾区一座座“精神家园”的恢复与重建。
  
  尾声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
  在采访团走进汶川灾区的前夕,一场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在“5?12”地震重灾区集中爆发。震中映秀告急,都江堰龙池告急,绵竹清平告急……中央关心,国人揪心。人们在问:地震灾区的人民能够挺住吗?灾后重建的成果能够保住吗?
  “誓死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死保卫灾后恢复重建重大成果!”这就是四川人民的回答。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应急预案的迅速启动,消防抢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的高效联动。映秀,8000余群众及时疏散;清平,5400名群众安全转移;龙池,692名群众“孤岛”生还。清除壅塞体、抢通生命线、供电送光明、灾后防大疫……再次面对突袭的灾害,是科学的监测预警使避险有力有效,是科学的应急体系使救灾有条不紊,是科学的恢复重建使伟大的四川人民从容不迫。
  在这里,我们共同感悟:有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有血脉相依的子弟兵,有挺身而出的党员干部,有感恩奋进的灾区人民,有守望相助的同胞兄弟,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灾,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
  映秀挺住了。清平挺住了。龙池挺住了……
  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住了。
  四川灾后重建的伟大成果保住了。
  奇迹再次在这块土地上发生!
  大地震、大救援、大重建、大发展。
  从大禹,到李冰,再到当代四川人,这片土地成就着一代又一代迎难而上的抗灾英雄,也成就和铸造着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筑堰,再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这一个个人间奇迹和历史丰碑。
  奇迹铸丰碑!!!(执笔:《四川党的建设》编辑部何志文薛萍邓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