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军演瞄准跨国恐怖分子 恐怖分子

     这次参演部队不是距离巴基斯坦较近的兰州军区部队,而是成都军区某部,近200名官兵和武器装备均采取空中运送      《茉莉花》、《迎宾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当这样的乐曲在中巴联合军演间隙的宴会上响起时,在场的中国军人感动但并不惊讶。
  这是在2006年12月16日中国军方观摩团抵达巴基斯坦的欢迎宴会上,其时,“友谊-2006”中巴联合反恐军演已经开始。中巴两国两军的传统友谊让气氛融洽热烈。
  巴基斯坦军方给予了观摩团几乎是竭尽所能的高规格接待。宴会上虽然大多是当地菜肴,但菜谱都是中英文对照,饭后还准备了中国人爱喝的绿茶。
  12月18日,这次中巴联合反恐军演在巴基斯坦东北部山区阿伯塔巴德圆满结束。历时8天的演习,创下了中国军队与外军举行非传统安全领域军事演习的新纪录。
  规模不大的军演却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舆论说,两国的密切军事合作对于打击这一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将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
  
  中巴两军关系“非比寻常”
  
  这次演习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巴基斯坦之后两周举行。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媒体在报道中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这种时间上的“敏感性”,认为这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一次行动。
  美联社、路透社等在报道中还强调,中巴两国在军事上有着非常深广的合作。中国不仅是巴基斯坦传统武器装备的主要提供者,而且正在帮助巴方建造一座大型核电站,两国也在共同研制空中预警系统(AWACS),还共同设立了用于制造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大型电子工厂。此外,中巴联合生产新型战斗机F-17“雷霆”的项目也已取得重要进展。
  事实上,这次演习是早在2006年年初就计划好的庆祝中巴建交55周年重要活动之一,而且,这已经是双方举行的第四次联合军演了。巴基斯坦是中国到目前为止举行双边联合军演次数最多的国家,不只如此,中国与外国举行的许多种类的演习都是首先与巴基斯坦进行。
  2003年10月,中国海军军舰与到访的巴方海军军舰在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举行了代号为“海豚0310”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翌年8月,双方边防部队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中巴边境地区举行代号为“友谊-2004”的联合反恐军演,被评价为向国际社会彰显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联合已从“悄然”转为“大张旗鼓”;2005年11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与巴基斯坦海军首次在阿拉伯海举行了以联合搜救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领域演习。
  在这次的演习现场,“我们为巴中亲密友谊深感自豪”、“巴中友谊谱写新篇章”等标语随处可见,许多标语和宣传画上还印着万里长城的图案。在两军官兵的日常交流中,“好兄弟”、“好伙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短短几天内,甚至有不少巴方的官兵学会了“你好”、“谢谢”和“再见”。
  
  贴近实战的演习
  
  
  在中巴边境地区,两国正在联合进行一个大型勘探项目,跨国恐怖分子趁机向边境方向渗透,企图利用当地紧张局势,对勘探项目及工程人员实施恐怖活动,制造社会灾难和恐慌,迫使两国政府改变反恐立场和政策。两国决定建立联合控制司令部,抽组联合任务部队,在边境地区进行联合反恐作战行动。
  这是此次演习的“故事梗概”。中方观摩团的军事专家告诉记者,课题为“山地条件下联合反恐怖作战”的这次演习,不仅展示了两国反恐作战的实际能力,而且显示两国的反恐合作已经进入“机制化”轨道。
  演习的精彩部分,即实兵综合演习集中在2006年12月17日、18日两天进行。在一处四面环山的谷地,两军混编部队受领任务后,迅速组织设卡布防、检查实施等行动,封控、排查恐怖分子,利用战场电视、数字侦察仪等多种设备实施区域监视,检查队、堵截队、巡逻队等依次展开行动。18日上午,中巴参演部队实施联合围歼作战行动演练,两军官兵密切协同,迅速对盘踞在一处高地上的“恐怖分子”形成合围之势。在武装直升机的强大火力攻击下,负隅顽抗的“恐怖分子”落荒而逃,被预先埋伏的两军官兵一一击毙和俘获。
  军演选址阿伯塔巴德,此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拟议中的中巴铁路巴境内起点赫韦利扬就在这个地区。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里就是英军一个山地战斗旅的驻地。巴基斯坦独立后,巴方在这里驻有重兵,开设了多所军校。巴军对西北边境地区打击“基地”和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指挥中枢也设在这里。
  演习的实战意味引人注目。中方观摩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参谋长吕登明中将告诉记者,两军根据中巴边境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行动,以实战技术、过硬本领阻击恐怖主义势力。
  事实上,此前解放军进入中亚国家参加军事演习多采取陆地运送兵力和装备,空中直升机机动,而这次参演部队不是距离巴基斯坦较近的兰州军区部队,而是路程相对较远的成都军区某部。参演部队搭乘固定翼飞机从驻地直飞巴基斯坦的拉瓦尔品第,而且近200名官兵和武器装备均采取空中运送。
  
  “军队走出国门”基础是共同利益
  
  
  就在“友谊-2006”军演举行期间,2006年12月1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萨尔曼?巴希尔在北京互换了两国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的批准书。
  这份有18条内容的合作协定,规定了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定义,建立了专家定期会晤和磋商机制,双方将根据协定相互提供协助,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作为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两个地区大国,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反恐领域有许多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近年来,以“东突”为代表的恐怖势力日益成为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最为严重的威胁,而巴基斯坦的北部山区则成为世界上受恐怖袭击之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巴基斯坦最大的英文报纸《每日新闻》认为,对于消灭恐怖分子,巴基斯坦还存在一些战术上欠缺。中国的军事力量是西亚最强的,巴基斯坦此次与中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应该仅仅是一个开始,这对于维护西亚安全、对抗巴基斯坦潜在的敌人是最好的帮助,也是快速提高巴军队作战能力的最好机遇。
  国防部官员告诉记者,中国已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印度等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反恐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国军队不断加大参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力度,此前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行了联合反恐演习。
  对于中国军队日益频繁的跨境演习,中国军方观摩团成员、国防大学战略专家欧阳维认为,这些演习是中国军队进一步实践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的新举措,展现出更加巩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格局。他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和军队不仅关注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对本国安全的威胁,还希望与外国政府和军队一道,通过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这些威胁,以获得共同安全。
  对于有些舆论关于“中国军队走出国门”的疑虑,国防部有关官员表示,这实质上是中国倡导的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的“新安全观”的体现,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将忠实履行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的义务。
  (《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52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