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在哪里_追溯黄河治理规划源头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两岸文明。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至今4100多年中,我国鼎盛时期的六大古都之三――西安、洛阳、开封,全在黄河流域。      但是,这条“母亲河”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在开发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加剧了水土流失,加上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导致洪灾不断。虽然历经几代执政者治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三年两决口”的现象依然如旧,黄河因此被称为“中华之忧患”。从“大禹治水”一直到今天解决黄河水下游断流的问题,不同时期人们想出了种种治理黄河的办法。
  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开启了人民治黄的新纪元。
  人民治黄以来,国家正式通过的整体治黄规划只有两个,一个是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另一个是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1955年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提出治黄要“兴利除害”,治黄方针不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利用黄河水利资源进行灌溉、发电和通航。
  1955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同年8月号的《新华月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巨幅黄河治理规划的图片。报告指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包括远景规划和第一期计划两部分。远景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所谓‘黄河干流阶梯开发计划’,也就是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从而把黄河改造成为‘梯河’的计划。这一计划拟定由青海贵德上游龙羊峡起,到河南成皋桃花屿止,按照河流的特点,把黄河中游分成四段来分别加以利用。而第一期计划规定,在陕县下游的三门峡和兰州上游的刘家峡修建综合性工程。三门峡工程对于防止黄河下游洪水灾害有决定性作用。为了实施黄河综合规划的第一期工程,初步估算需要投资五十三亿二千四百万元。其中,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十二亿二千万元(包括移民费用)。”在当时的条件下,投入这么大的一笔费用,可见政府整治黄河的决心之大。
  按照这一治黄规划,1955年~1970年,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了三门峡、刘家峡、青铜峡和三盛公四个大型水利枢纽。其中,三门峡水利枢纽于1960年建成并投入蓄水运用。然而,就在翌年的汛期,三门峡以上连降暴雨,黄、渭并涨,水沙俱下,潼关河床严重淤积,威胁到关中平原的工农业生产安全。此后,围绕三门峡的问题,中国水利界展开了多次治黄大争论,并对三门峡工程进行了两次改建。1962年3月,国务院批准三门峡水库由“蓄水拦沙”运用改为“滞洪排沙”,库区淤积翘尾巴现象稍有缓和,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3年,在总结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兴建“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体系,对黄河安澜起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2002年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与1955年的治黄规划相比,治黄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除了洪水威胁之外,黄河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紧张、断流频频发生、水污染加剧等诸多新矛盾,因此新的治黄规划更加注重建立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黄河美好的远景正在慢慢变成现实。历史上被称为“中国之忧患”的害河,一定能够变为造福中华民族的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