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大腕”导演,“大”字号的人品|吴天明为什么滞留美国

  简 介   吴天明,著名导演。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百年中国电影”第一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导演。是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田壮壮、何平、周晓文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群的恩师。现为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西安曲江梦圆影视有限公司CEO。其电影作品《人生》《老井》《变脸》《非常爱情》《首席执行官》和电视连续剧《黑脸》《牛虻》等,先后囊括数10项国内外电影大奖。央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面对面”栏目亦对他倾情作了专题访谈。
  
  提起中国电影,导演吴天明,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直以来,众多媒体在评价吴天明时,都说他不但是“大腕”导演,人品也是“大”字号的。
  认识吴天明五六年了,对于他“大”字号的人品,我深有感触。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艺术人生:
  精彩演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盛会在京举行。当中国影协所颁的“终身成就奖”,隆重降临到吴天明身上时,他获得的授奖评语是:
  “为表彰吴天明导演的杰出艺术成就以及他为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的成长所做的贡献,特授予‘终身成就奖’。”
  对此,吴天明的获奖感言更是令众人频频竖起大拇指,他说:
  “表彰我对年青导演成长所做的贡献,我觉得自己是戴上了他们的光环。中国第五代导演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崛起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我的功劳。青年人思想敏锐,有创新精神,是带领一个民族的电影事业向前冲的人。我当时作为西影厂厂长,只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扶了他们一把而已。”
  短短几言,属于吴天明的那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大开大合的睿智跃然而出,这使颁奖现场来自海内外的二百多位影人们更增添了对他的尊重和敬仰,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长达五分钟之久。
  作为吴天明的弟子,从不在人前落泪的倔强汉子张艺谋,在谈及吴天明当年对他肝胆相照的帮助时,眼中涌出一片潮润,他说:“天明为人正直坦荡,天下难得。他是帮了我一生的事业。没有他对我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就没有《红高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愿为天明肝脑涂地!”
  当年,吴天明任西影厂厂长期间,张艺谋一家三口一直没有自己的窝儿,妻子是陕西兴平县的一名工人,为了照料女儿,他们只好寄居在妻子的娘家,因住房拥挤,不时引起翁婿间的不快。为了让张艺谋专心电影艺术,吴天明费尽周折,把张艺谋的妻子从县城调进西影图书馆,又分给他们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为他们解决了生活方面诸多的后顾之忧,而此事却让吴天明承受了人们众多的非议。随后,吴天明在拍电影《老井》时,又凭着一双伯乐识才的慧眼,让本来当摄影师的从未演过戏的张艺谋做男主角,当即招来一片讥讽和反对声,但这并没有改变吴天明的主意。结果,《老井》不仅在国际上获了最佳导演奖,同时也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张艺谋的名字,开始被人注意。
  之后,一心想在导演路上练一把的张艺谋,向吴天明表达了他心中的热望,他拿着一篇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想要拍电影,吴天明即答应支持他。于是,在上级部门没有任何批示、没有获得一分钱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吴天明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私下慷慨解囊和几个同仁凑了4万元,让张艺谋悄悄地揣着4万元赴山东高密种高粱……一切皆源于他对这位弟子的信任、赏识、重视和爱护,结果,张艺谋不负重望,让电影《红高粱》成为了他导演生涯的成名作,且从此一路激情,成为了红到国际上的大导演。
  而对陈凯歌、周晓文、黄建新、田壮壮、顾长卫、何平等众多弟子们,吴天明一样用他那种广纳贤才的伯乐精神,付出了侠肝义胆的关爱与扶持,于是,便有了《黄土地》、《孩子王》、《黑炮事件》、《盗马贼》等一长串落地有声的影片。他和他的弟子们,不仅精彩演绎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动人故事,而且真实、清晰的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完美记忆。
  
  真情关怀,如父如兄
  
  生活中的吴天明,常常在粗中有细间,用他坦然而细腻的真情,表达着他的各种情感,细细碎碎,点点滴滴,让他身边的朋友及合作伙伴们感受着十分温暖的关爱和真情真意。
  在拍摄电影《变脸》时,在四川偏远的乡村,他怕男主角朱旭在潮湿阴霾的气候中被湿气伤着,自己徒步跑了很多地方专门去为朱旭买保暖鞋,但因当时条件制约,最后只能从农民手中买到了一双红色的棉鞋。至今,当朱旭谈起让他在国际上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变脸》和吴天明时,都会谈到那双红棉鞋带给他的感动和温暖。
  在乌克兰拍电视连续剧《牛虻》时,演员们都非常敬重吴天明,并一再用“如父”来称呼他,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能跟演员们处出如此情意温馨的感情,由此可见他的真诚慈爱与可亲可敬。其实,对于“如父”般那种亲切的感情,凡跟吴天明有过接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受,于我,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在冬天,他会很注意朋友们身上穿的衣服是否暖和,一次赴饭局,我正好穿了薄大衣,他一见面便说:“穿这么少,可怜的闺女,冷不冷啊?”饭局之后,恰巧天变了,气温在大风中突降。吴导对我说了一句:“你跟我来。”便大步朝饭馆附近的一个商场走去,我从后面紧追几步问:“吴导您这是去哪里?”他说:“我带你去买一件棉衣,不然你会冻坏的。”虽然,最终因我的执意拒绝,没有跟他去买棉衣,但留在心中的那份如父般的温暖,足以抵挡寒冬的冷酷。
  还比如,我说话有甘肃口音,常常把“人ren”说成“reng”,他多次给我纠正,让我跟他大声读,完了,他语气十分中肯地说:“咱一个外地人在北京闯荡,为了生存环境更宽松,就应该注意把普通话说好。” 再比如,他总是从西安带来家乡的土特产给北京的员工和朋友们分享,如:石子馍馍、豆豉、石榴、大樱桃等等。
  
  回馈乡亲:用奖金挖口“老井”
  
  1987年,吴天明在山西左权县石玉?村拍摄了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的电影《老井》,所获的奖金捐给石玉?村为村民挖了一口井,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村民们,为了表达对吴天明由衷的感谢与爱戴,便从此把“石玉?村”改名为“老井村”。当中国电影界最高殊荣“终身成就奖”落在他身上,获得奖金10万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因为交通不便至今依然贫困的“老井村”,便倾其所有奖金,捐献给了准备修路的“老井村”。
  质朴、善良、真诚的吴天明,骨子里透着浓郁的悲悯情怀,他还资助着几个上高中的贫困学生,而这些学生,都是他去偏远农村采访时,在陌生中建立的一种爱心帮助。
  吴天明有着十分清醒的人生哲学,用他的话说就是“三不政策”,即:不拍马屁,不说假话,不同流合污。
  2008年奥运会期间,作为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名字,可以说是全国人民老幼皆知。当时我正在家乡探望父母,吴天明发来一条问候短信,上小学的女儿西米好奇地问我:“吴天明是谁?”我笑着说:“他是张艺谋的老师啊,你应该叫他吴爷爷!”小小的女儿大睁着双眼吃惊道:“啊,张艺谋的老师?是真的吗?”看到我点头,女儿立即兴奋道:“吴爷爷真牛!那你回北京的时候,把我的本子带上,让吴爷爷给我签个名,一定要,一定啊!”之后,我把女儿的话当做笑话转述给吴天明,说完也就完了。可是,当我回到北京后的一天,再见吴天明时,他突然递给我一个漂亮的本子说:“给,送给你女儿,已经签上名了。”我一愣,心想:小孩子的话他也当真了。接过本子,我又想:他会给一个小学生写什么呢?当我打开本子看到扉页上除了称谓和签名之外的三个大字――“做真人!”时,我不得不心生敬佩。这就是吴天明,在当今人们丧失了太多真实、真诚、真情的时代,他却无处不保持着他的“真”,他用“做真人”三个字要求着自己,同时也不忘去勉励别人,哪怕是对一个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