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布吕德勒部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晚宴,与中德工商界朋友共聚一堂。中德经贸合作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成果、好势头,在座的企业家付出了辛勤努力。双方工商界不仅推动了彼此经贸关系的发展,也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德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多年来,德国一直保持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地位,对全球和地区事务的影响力持续上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去年德国经济增长超过3%,成为欧洲经济复苏的引擎。我们为德国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内重要的合作伙伴,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1400亿美元,占中国和欧盟贸易额的近1/3。这次中国政府代表团来德国访问,带着中国人民对德国人民的友谊而来,带着深化中德经贸合作的愿望而来,也是为全面推进中德战略伙伴关系而来。
女士们、先生们!
很多朋友关心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未来前景,下面我就此作些介绍。
过去两年多,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0%左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内需拉动力进一步增强,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中国消费需求旺盛,财政金融稳固,经济运行正逐步转入稳定增长的轨道。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左右。虽然中国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但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中国要实现基本现代化,使十几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仍然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五年,中国的发展将是创新转型的发展。最近,我们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主要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将坚持扩大内需,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快建设新农村,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促进中低收入居民增收,使中国巨大的内需潜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我们将加快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我们将推动绿色发展,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样的增长是内生的增长,立足于扩大内需,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这样的增长也是包容性增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增长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展望未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温饱有余而又充裕。2020年的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市场规模显著扩大,人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享有各项权利更加充分,社会富有活力而又和谐稳定,对外更具亲和力和包容性。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会过上更加幸福安定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推进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
中德建交以来,两国关系长足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两国密切沟通、协调行动,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目前,中德已互为各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技术来源国,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0年11月底,德方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项目6904个,实际投资171亿美元。德国企业对华开展投资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获得了合理利润回报。
新的形势下,中德面临诸多相同的机遇和挑战。两国虽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但同为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利益交集多,合作基础好。两国工商界应增进共识、携手共进,推动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迈进,更好地实现互利双赢。借此机会,我愿就深化中德务实合作谈三点想法。
第一,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机械、汽车、化工、电子电气、交通运输、通讯等,是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应继续巩固和深化这些传统领域的良好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方面,德国有优势,中国有大市场大需求,双方应拓展这些新领域的合作。两国现有的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经贸合作联委会等机制,为两国务实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双方应根据形势的需要,建立新的合作机制。中德将共同举办中德金融稳定论坛,还将设立中德船舶基金,这些都是重要的尝试。
第二,扩大贸易规模,促进相互投资。中德两国贸易额比较大,但相比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值得深入挖掘。投资合作对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尽管德国对华投资规模较大,但只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2%,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总额也只有10多亿美元,双方相互投资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欢迎更多的德国企业来华投资,包括共同办好“中德生态园”、“中德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示范性项目。同时,希望德国保持市场开放,简化商务人员赴德签证等手续,增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的信心。反对保护主义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双方应首先从自身做起。
在新的时期,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一是中国的市场会更加开放。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层次人才以及必要的资金,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欢迎德国企业更加积极地到中国投资创业,投资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二是中国的市场会更加公平。我们对在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国民待遇。三是中国的市场会更加规范。我们将不断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稳定有序、透明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第三,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合作。德国拥有一流的技术,需要多元化的市场来容纳;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先进技术。把中方的市场和德方的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做大“蛋糕”、分享利益,而且可以在合作中共同提高竞争力。双方应以更加宽广、长远的视野对待中德经贸合作,超越单纯的买卖关系,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推进共同研发并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在外方合作伙伴向中方转让技术的问题上,中国始终遵循市场的规则和自愿的原则,促进企业互利共赢。中国将更加严格地保护知识产权,这不仅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也希望德方推动欧盟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走向成熟的中德关系,不仅仅表现在经贸合作的深化,还体现于人文交流的扩大。我们支持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建立“中德未来之桥”论坛。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夯实中德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中国关注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坚定支持相关国家、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的一系列金融稳定措施。我们坚信,在欧洲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欧洲一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困难,维护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将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发挥积极和稳定的作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欧洲金融市场都是中国主要投资市场之一。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意看到一个团结、繁荣、强大的欧洲,愿同欧方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女士们、先生们!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过:“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我深信,两国工商界人士只要增进互信、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就一定能分享互利共赢的成果,推动中德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各国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摘自1月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