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维稳 党报 群众工作 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服务需求,与这个需求一时之间的不能得到满足,是当前新闻宣传方面的一个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在党报报道中存在以下问题:上情下达较多,下情上达较少;硬性灌输较多,互动对话较少;反映领导较多,反映群众较少。这种情况,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形势,很不适应。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的一年,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繁重的一年。进一步做好党报群众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格外重要,而且更为迫切。
重视读者来信盘活信息线索
做好党报群众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需要将党报的传统推陈出新。
卡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的媒介接触行为,是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连锁反应过程。人的动机,是为着寻求满足个人的需要的;人与媒介的初次接触,要具备可能性,要看媒介给予受众的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其需求;之后选择媒介开始使用;结果要么满足了,要么未能满足;于是修正印象,决定是否继续……由此可见,不能满足需求的传播,将前功尽弃。
应该重新认识“读者来信”价值,让读者在新闻创造中享受新闻。历史上,邹韬奋办《生活》周刊,专门登载来信,坚持撰写“简复”。范长江在人民日报社设立读者来信组,要求大家既要做中央的喉舌,也要做中央的耳目;不能把来信都装进麻袋当废纸处理,要分门别类,或全文或摘要,定期编印小册子,供有关部门参考。《人民日报》(北平版)一版报眼,专门用来刊登读者来信。如今,对于读者来信,党报不能说不重视,但不少党报重视度越来越低,刊发量越来越少。实际上,读者来信真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能够把新闻使用者与参与者结合起来。读者来信如同电视节目的“现场互动”,比其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应该深刻反思片面强调“自采新闻”误区,使通讯员用稿量保持足够的份额。《新莱茵报》作为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曾广泛建立通讯员网。党报重视通讯员由此而来,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手段。由组织传播走向大众传播,需要一级级“二传手”,少不了通讯员这一“神经末梢”。依照“使用与满足理论”,挑出一批特殊受众,既能享受阅读乐趣,又能享受写作乐趣,在党报与受众之间培养一个过渡梯队,做党报耳目,为党报喉舌,领党报的情,夸党报的好,比之于现代营销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应该尽快端正认识,确保通讯员用稿,建议使其用稿量占到版面用稿的1/3以上。
应该努力扩大“线索新闻”种类,让信息的泉水在版面上自由奔流。当前,读者来信式微,通讯员用稿剧减,有其复杂的客观原因。这两类稿件局促于基层,出手于业余,欠缺于可读性,比起编辑部大策划,比起名记者大手笔,确实缺乏竞争力。一方面应提倡“深度加工”,使之成为记者报道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出“线索新闻”,以综述、简讯等形式,不必刊登来信来稿全文,甚至不必刊登摘要,只要刊登线索就行。依靠主题提炼与角度精选,以及标题、导语、串连词的功效,把大量“线索新闻”,组合成“新闻拼盘”,这种方法,有利于推出信息密集型版面,而且可以规避读者来信、通讯员稿的缺陷。
创设慰藉体裁提供舆论服务
当前我国所处方位,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碰撞期”。联合国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过渡到1000美元,产业大变,利益重组,人员失业,贫富拉大,文化冲突显著,社会震荡加剧。特别是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下,有的新闻媒体唯恐吸引不了群众,喜欢提供震荡性信息,对群众心理承受能力估计不足,往往给人们留下心理阴影,容易造成“后危机综合症”。
党报应注重研究当前的读者来信,有力地疏导好公众情绪,应该探索以下课题:
重视“沉默螺旋”,公布“幸福指数”。诺利?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大众传媒有极大作用;个人在表明观点之前,一般要观察“意见环境”,当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则倾向于积极大胆表明观点;当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则屈从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更多的人或继续沉默,或追随支配意见。为此,党报应该有所预警,了解公众态度,找出不稳定因素,反复证明“幸福指数”。党报应该有所建议,为公共政策提供对策建议与信息支持。党报应该有所疏导,化解不满情绪。发布信息与民意调查,本身就是关注与倾听,只有保有其存在,不满才会缓和。
发掘“潜在焦灼”,定制“个性服务”。一个不要“牧师”的国度,往往需要更多的“心理医生”。当新媒体成为情绪泛滥的平台,手机、QQ、博客花样百出时,党报要研究“亚传播”。所谓“亚传播”,是指不确定人群在希望共同体验的心态之下,借助某种传播而成为体验共同体的传播现象。它没有特定机构控制,却有一种自组织能力,没有单向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并不屑于进行劝服型传播,虽然希望影响他人,却不谋求实际效果,传播的内容也不很明确,甚至可以虚构一个内容。电台晚间情感热线类节目,各种网络游戏、聊天等活动,都是典型的“亚传播”现象。党报一方面要与之划清界限,严守舆论导向的阵地,成为“亚传播”浪潮中巍然屹立的岩石;另一方面要批判地吸收“亚传播”的技巧,包括学习“VIP”机制,向受众提供特色服务,包括在新闻报道中做到既“见人”又“见情”。
应对“普遍呼叫”,推出“新闻救助”。党报面对群众求助,不做“化缘”工具,不为“乞讨”张目,这在宣传上不无道理,却难以适应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开展“新闻救助”,至少进行“舆论救助”,包括实施“心理援助”。很多时候,面对求助,并不一定非要解决不可。只要“心到”“情到”,譬如开设“咨询热线”,进行释疑解惑,就可以赢得群众,而使其获得慰藉。
控制负面报道变化监督范式
加强舆论监督,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更需要讲究策略,更需要注意效果。
要积极进行“不点名批评”。说到舆论监督,便要求调查清楚,要等部门审批,要与被批评者见面。这种严格要求,基于新闻本质的“绝对真实”,也不能说错。但是,为了防止诬陷或失实,便将宣传混同于办案,不顾新闻现象的“相对真实”,忘记新闻还需要“新、短、快、活、抢”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诉诸言论。党报言论,不应该有那么多套话,在正面阐述观点的同时,应针对突出问题,适当列举反面事例,开展不点名的批评,扶正祛邪,惩恶扬善,满足群众对舆论监督的期待。
要稳妥控制批评报道的数量。批评报道,这是舆论监督主要形式,需要严格调查与严格审查,不可不用,也不可轻用。一搞舆论监督,就来批判社会,批评党和政府机关,这是违背时代真实的。应该稳妥控制批评报道的数量。不妨将批评报道分成两类,予以分类指导。一类是现在流行的“焦点式”批评报道,即直斥有关责任部门责任人的报道,这个要慎重;一类是现在欠缺的“亚批评”报道,即展示可悲可泣的个人命运,而把全社会的热心帮助,与个别人的从中作梗,作为对比表现出来,把后者作为批评重点。
要营造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格伯纳等人“教养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主宰与包容的信息、观念、意识,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角色观、价值观;它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它长期形成的“教养”过程,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制约着人们……在一些地方,有群众抱怨:“党报哪有什么舆论监督?”怎么会使人形成这种印象呢?这种“象征性现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应该还原生活的辩证真实,凸显信息监督的新闻价值。要提倡把“负面报道”改造为“正面报道”,多报道一些查处,少报道一些案情。海南省委书记汪加风认为,正面报道要弘扬主旋律,批评报道也要弘扬主旋律。记者写稿不是办案,不能要求写的东西都是百分之百正确,只要主要事实存在,也就没什么话好说。如果党报侧重公开的是如何反腐倡廉的事实,那就更没什么可指责的了,也完全不需要有什么顾忌。■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