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非诚勿扰最新一期 [《非诚勿扰》的媒介帮闲学解读]

  【摘要】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之所以能持续热播,如果从媒介帮闲学的视角来解读,可能缘于其吸引人的核心要素――娱乐。节目看似在帮忙,其实是在帮闲,在帮助大家寻找快乐。
  【关键词】《非诚勿扰》 媒介帮闲 娱乐 体验
  
  “媒介帮闲”是相对“媒介帮忙”而言的,“帮忙”强调的是媒介的信息传递功能,它能帮助受众解决问题。“帮闲”则关注的是媒介的娱乐消遣功能,它能帮助受众增加快乐。①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之所以能持续热播,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如果用媒介帮闲学的视角来解读《非诚勿扰》,可能更贴合电视台创办节目的初衷,对别的电视台也更具借鉴意义。
  以帮忙的名义帮闲
  众所周知,《非诚勿扰》设置这个节目的目的是帮助大家寻找幸福,为适婚男女提供相亲服务。因此,片面地说《非诚勿扰》是一档娱乐节目有失公允,因为抱着真诚相亲的目的来参加这个节目的男女嘉宾大有人在,说它纯粹是一档娱乐节目是对这类人情感的一种伤害,也违背了节目设计的初衷。但是,仅凭此就认为《非诚勿扰》是一档帮忙节目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它只是以帮忙的名义行了帮闲之实而已。
  《非诚勿扰》虽然是一档立足相亲的节目,但其吸引人的核心要素却是娱乐。节目看似在帮忙,其实是在帮闲,在帮助大家寻找快乐。快乐从何而来?来自于体验!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是体验经济的提出者,他们认为,经济价值走向体验的升级换代,仅仅意味着在现有的商品和服务中增加一些娱乐成分而已。舞台体验不仅仅是要娱乐消费者,还要使他们参与其中。用这个理论考察《非诚勿扰》发现它们惊人地吻合。电视相亲节目早已有之,但大多数电视台把这类节目都做成了纯粹帮忙的节目,即帮助未婚青年男女找到另一半。这种导向导致节目太循规蹈矩,没有热点也没有亮点。而《非诚勿扰》却在已有的相亲节目中增加了一些娱乐元素,改帮忙内容为帮闲节目,经济价值马上走向了体验的升级换代。为了让节目的舞台体验更彻底,《非诚勿扰》不仅仅让观众收到娱乐的效果,还让男女嘉宾及亲友团直接参与其中,体验效果立竿见影!
  快乐来自体验
  说到体验就让人想到娱乐,然而娱乐与体验并不是一码事。娱乐是体验,但体验不等于娱乐。让我们来看一看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提出的“体验王国”,如图1所示。②横轴表示人的参与程度,从消极到积极;纵轴表示人与事件的相关性,从吸取到浸入。横纵轴交叉将体验王国分成了四个部分:娱乐、教育、审美和逃避现实。电视观众是被动参与的典型,大多数电视节目带给观众的都是被动地通过感觉吸收的体验,即娱乐的体验。但《非诚勿扰》中男女嘉宾的出现,对其他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经历产生了影响。节目中男女嘉宾积极地参与节目并进行以相亲为主题的活动,使自己完全浸入节目中,获得的体验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体验。与观众消极的纯娱乐体验截然相反,逃离者(嘉宾们)是参与其中的演员,这种参与让他们暂时忘掉了眼前的烦恼,找到一种全新的感觉,比如男女嘉宾获得的明星感觉、浪漫爱情。这种“逃避现实的”终极体验的获得正是《非诚勿扰》吸引人的关键所在。
  享受节目新鲜刺激体验的同时,《非诚勿扰》嘉宾感受到的是舞台体验→明星体验→逃离现实→产生不现实和非理性的判断。同时,节目提供了系列剧式的源源不绝的男嘉宾,让每一位女嘉宾都相信会有更大的稻穗等在前方,更增加了节目的深层次逃避现实的体验。有网友在网上总结说: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有很多失之交臂的瞬间让人叹惜不已。早在第一期节目,潘奕对张咏翔一见倾心,从开场到进入权利反转一直保持着那份支持和真情。然而张咏翔却偏执的相信所谓的感觉,痴情于自己的心动女生马伊咪,最终以失败退场告终。在第九期,翻版“Rain”陆肖也是不顾夏燕对他自始至终的支持和爱慕,偏执的选择对他毫不来电的潘奕,最终也是被拒离场。第十期狂妄自大、无比固执的贾真也是不顾乐嘉老师的劝阻,弃相当般配的王梦洁而去选择“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薛璐,当然是被拒。这就提醒我们,不要被女嘉宾的美貌冲昏了头脑,也不要一意孤行的把自己的偏执当做是痴情。理智一点,现实一点,也就不难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抱得美人归了。③
  体验在电视帮闲中传播
  仅仅让嘉宾享受到体验快感还不至于让节目持续火爆达一年之久,观众与嘉宾、嘉宾与嘉宾、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体验传播才是《非诚勿扰》持续高收视率的不竭动力。
  婚恋题材是电视节目中一个恒久的主题,但近来年社会对婚恋的关注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出现了电视婚恋题材热潮。先有电影《非诚勿扰》,接着是电视综艺节目对“剩男剩女”的关注,之后是《大女当嫁》、《一一往前冲》等电视剧的热播。同时,网络中“剩男剩女”成为大家共同探讨或自嘲的口头禅。
  在这样的收视背景下,我们再来看《非诚勿扰》是怎样在媒介互动中将相亲体验传播到全国受众中,并成为收视率奇高的节目的。
  首先来看嘉宾征集。与很多节目只是通过打电话进行热线参与或现场报名不同,早在2009年12月15日节目开播前,《非诚勿扰》就已经在包括西祠胡同在内的网站发布征集“参与选手”的帖子。同时,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珍爱网也帮《非诚勿扰》全天候征集男女嘉宾。网络媒介的这种帮闲行为不仅仅帮助了《非诚勿扰》在更广大的受众间传播体验邀约;它还直接让自己获利: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珍爱网的点击率频繁冲高,目前,世纪佳缘网的报名人数已达到127859人。
  其次看话题互动。《非诚勿扰》一开播就引起强烈争议,因为其嘉宾的出位言论常常超越相亲界限,探讨“当代年轻人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观众在看别人的价值观时,也在思考、验证自己及亲朋好友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最大特征就是个性化,个性化的价值观在一个公共媒体上播出,后果会怎样?我们知道,电视媒介不容易进行观众反馈和互动,幸亏有了网络!面对如此具有争议的个人价值取向节目,观众需要一个表达观后感的平台。于是网上关于《非诚勿扰》的讨论贴铺天盖地而来。目前,在百度贴吧的《非诚勿扰》吧里贴子数有5229364篇。各种观点通过互联网的放大,放大以后的言论再反馈至电视观众和非观众面前,刺激更多观众对《非诚勿扰》更大的收视热情。媒介互动在这里达到了一种极致,一些平时不关注网络言论的电视观众也会好奇地去网上搜一搜相关言论。
  第三看手机短信。体验分为三层: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在《非诚勿扰》的节目模式中,观众体验最多的是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嘉宾则包含情感和行动体验,但手机短信让观众也可以有行动体验。“编辑短信你就可以了解24位女嘉宾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节目里,孟非这句话是一个多么有诱惑力的邀请!我们知道百合网、世纪佳缘网都要求只有会员才可以看别人的详细资料。而手机短信则让你把行动体验变得更简单:只需发短信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对某位女嘉宾感兴趣的男性,他们在进行短信阅读时,体验到的是否也是一种暗自的相亲行动。此外手机短信还可以进行入场券索取,那是更直接的行动体验。
  除此之外,微博、《非诚勿扰》的官方网站等也都在观众与嘉宾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嘉宾与嘉宾之间起到了体验传播的推波助澜作用。正是庞大的媒介互动力量为《非诚勿扰》提供了关注、讨论的强大气场。
  当所有的媒介都对《非诚勿扰》进行集体关注的时候,传统的报纸是反应最慢的一类媒介。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关注方式,《广州日报》、《南都周刊》、《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三秦都市报》……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非诚勿扰》的好奇或支持。最近关注《非诚勿扰》的是《三秦都市报》,它通过与之一起搞活动的方式参与其中,在自己的读者中发展《非诚勿扰》的观众或嘉宾。其标题是这样的:江苏卫视征婚栏目西安选秀 本报邀您登上《非诚勿扰》大舞台。
  正是在这种集体轰炸式传播语境下,《非诚勿扰》走到了今天这种高收视率的颠峰。“如果我们不直接从电视得到某种信息,我们也会通过其他人得到它。”④媒介集体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帮闲服务。
  把握年轻人的时间和节奏
  在“消费社会”现实或幻想的大量财富中,时间占据着一种优先地位。⑤周末时间,是上班的年轻一族最好的休闲时光,节目放在这个时候播出才会有足够多的可能观众。当然周末的黄金时段,那是兼顾了一切观众后作出的大胆选择,也可以说是自信的选择。
  玩时尚、玩体验、玩娱乐,年轻人肯定是最好的对象,相亲更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专利,因此,制片人给节目设计一个适合年轻人的播出时间和节奏至关重要。
  说到节奏自然少不了节目的游戏规则制定。“为了让观众可以随时开始或结束观看,电视上的节目几乎每八分钟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元。”⑥这是电视娱乐的一条特律。《非诚勿扰》为此构筑了“8分钟相亲”的交友模式:每晚播出5个男嘉宾,每人8分钟。广告放在每位男嘉宾的最后选择之前,强大悬恋留住了想结束观看的观众。而在新一位男嘉宾上台与前一位男嘉宾的最终选择之间则完全无缝联结,导致观众一个也不流失。
  相亲是一对一的个体体验,不断出现的男嘉宾和风格各异的24位女嘉宾一次次邂逅使节目过程中充满很多戏剧性的变数,提升了整个节目的情节剧味道,每三五分钟都会掀起的一个小高潮,节奏完全把控住了观众,让观众“连广告时段都舍不得离开”,年轻观众更不例外。
  《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再次表明年轻一代并不是不爱看电视,关键是电视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年轻人有可能没有坐在电视机前,但他们可以坐在电脑前在网上观看节目。
  参考文献
  ①罗鸣:《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2
  ②[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4
  ③百度娱乐,《非诚勿扰》获全国收视第一 “相亲全攻略”曝光,http://yu-
  le.省略/news/tv/2010-03-16/105
  806256813.html
  ④[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0
  ⑤[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6
  ⑥[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