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粉丝文化]

  【摘要】近年来,“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在众多娱乐事件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粉丝”群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粉丝文化进行分析,以求梳理粉丝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并对粉丝文化的走向提出见解。
  【关键词】社会变迁 粉丝文化 互联网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以来,中国社会产生了激烈的变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作为个体的人的状态也有了显著的改变。
  “粉丝”是英语“fans”的音译。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大众文化接受者,他们专注且深度投入与他们所钦慕或所崇拜的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等,对于这些钦慕对象他们了如指掌,即使是细枝末节的信息,他们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喜欢的对白、歌词、片段,可以随口就来、引用无误①。文化学者费斯克认为,粉丝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过度”,即他们常常对某些特定的媒介内容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喜爱和强调。
  一、“前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
  尽管“粉丝”一词在最近几年才被发扬光大,但事实上其在历史上早有雏形。宋人对苏轼的诗画才情崇拜有加,朱弁的《风月堂诗话》云:“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亦记载:“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
  中国戏曲从汉代起已有两千余年历史,随之产生的“戏迷”也存在了两千余年。戏迷听戏时,双目微闭,摇头晃脑,随着音乐的变化轻打节拍,低声吟唱。尽管戏迷们对那些曲目早已烂熟于心,却仍时时回味,乐此不疲。长久以来,戏曲以其声色结合的表演方式、充满冲突的故事情节及简单通俗的对白示人,并同戏曲本体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迎合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激起了他们的共鸣;戏曲演员鲜艳华丽的装束妆容和花哨潇洒的动作也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同时,戏曲以其朴素市井的姿态,也欢迎戏迷的捧场和参与。正因为此,中国戏曲长盛不衰,其中,昆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戏更是被誉为“国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常常追看露天电影,八九十年代的《射雕英雄传》、《渴望》等电视剧的播放也都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情景。在那个社会还未完全开放、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样匮乏的年代,为数不多的文艺作品成为了大家的精神食粮。
  在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相对固定和单一的长久的历史环境下,观众们之所以成为“粉丝”大多是出于自己单纯的审美需求,他们仅仅因为“偶像”自身形象和表演风格的“美”而被吸引。同时,因为传播方式的局限,“粉丝”缺乏交流与聚合的平台,只能在小范围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偶像”作为被仰视的对象,作为普通民众的“粉丝”也没有渠道与偶像直接交流。此外,囿于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粉丝”对“偶像”的支持也相对理智和克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粉丝”更大程度上只是个人的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未形成“文化”。
  二、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
  随着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大众社会逐渐形成。上世纪末,互联网开始普及,数字化技术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隔阂,改变了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更大大加快了社会变迁的深度和速度。在此背景下,大众传播中的一部分特殊的受众――“粉丝”群体浮出了水面。
  1、技术变迁使粉丝文化成形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大众媒介和受众长久以来单一的传受模式,这使得“粉丝”与“偶像”和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网络为“粉丝”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媒介形象将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集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颇具时代特征的“阐释性社区”。网络上,各大明星论坛贴吧集体火爆,在这些虚拟社区中,“粉丝”们团结在以“偶像”为精神中心的周围。他们自由地交流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话题,充分地展示着话语权。这样的公共空间的开辟直接导致了“粉丝”群体的形成。
  如搜狐网CEO张朝阳指出的,互联网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所体现的大趋势就是信息民主化,它把传统的社会权威给降低了,使个人权利得到极大的提升②。网络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粉丝”和“粉丝”之间也没有了现实生活中财富、学历、社会地位的阶层差异。而通过博客和微博等渠道,“粉丝”和偶像有机会直接交流,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再是远不可及。
  在权力关系方面,传媒主导权通过诸多社群网站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在了“粉丝”手中,网络连接了传者和受者。传者会因听到受者的意见而调整媒介产品,“粉丝”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文本的运作。互联网将信息的使用和生产结合在了一起,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扮演的角色关系逐渐模糊和融合。这样的转换使“粉丝”们乐在其中,难以自拔。
  2、社会文化结构变迁是粉丝文化变化的诱因
  近三十年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这个时代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转型,一部分人迅速崛起,成为“社会新权贵”,掌握着社会的权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社会中多处于弱势地位,却在耳濡目染中对权贵们充满羡慕。他们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拥有声望和地位。这样的声望和地位在包容性极强的“粉丝”社群中很容易得到。谁在网络上灌水灌得疯狂,谁能搜集到最新鲜热辣的偶像资讯,谁支持偶像的时间更长,谁就能成为“粉丝”社群的意见领袖。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希望凭借在“粉丝”社群中的狂热表现来获取权力。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流行文化迅速同世界接轨,这便导致了大量国外流行文化产品涌入,国内的流行文化产品数量也以几何级数高速增长。大量不同风格的各种流行偶像及其产品层出不穷,这样的纷乱繁杂满足了“粉丝”们审美多元化的要求,也造成了“粉丝”们精神生活的浮躁。他们有机会轻易地欣赏偶像的作品,领略偶像的风采,关注一切与偶像有关的新闻甚至隐私,获得符号狂欢的快感。“粉丝”们这样的行为往往带有明显而强烈的个人感官欲望和世俗欲望,当这种欲望膨胀到足够大的程度,“粉丝”们的癫狂便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了。
  3、经济变迁是粉丝文化变化的基础
  经济力量塑造和引导了我们的生活。马克思指出,每个社会,不论其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③。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中可支配收入增加,人民物质生活开始迅速繁荣,其思维方式和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早已解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娱乐休闲上。他们已慢慢不满足于单纯地欣赏大众媒介为他们播放的节目,而有了亲身参与的欲望,也更有能力接受追赶大众流行文化掀起的浪潮。然而,这样的追赶很容易变得盲目,以至于“粉丝”们不自觉地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而使“粉丝”文化走向“异化”。
  三、走向异化的后粉丝文化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丧失了主体能动性,遭到异己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片面甚至畸形地发展。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在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摩登时代,“消费”已成为生活的主流,消费主义盛行,大众文化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具备了“商品拜物教”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粉丝文化中的“偶像”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商品化了。《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作者格雷姆?伯顿认为,通过制造明星或利用歌迷的追星效应来推销产品一直是媒介娱乐工业中的一个基本营销策略④。“粉丝”在文化产品中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和忠诚的情感,这样的造星满足了商家和媒体的消费欲望。明星的装扮和代言产品被“粉丝”们作为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方式积极消费,他们积极而疯狂地收藏偶像的作品、购买有关于偶像内容的报纸杂志、浏览有偶像新闻的网站、下载偶像的电影、音乐、彩铃等等,在“粉丝”的世界里,物质的消费成为符号的满足。
  “粉丝”大都是青年人,他们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青年人冲动、感性和叛逆的心理特点又使他们容易全身心无条件地支持他们的偶像,在他们眼中,偶像的一举一动都如此迷人。大众媒介正是以此利用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制造各种新闻和事件对偶像进行炒作,这使得偶像在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被他们无限放大,粉丝之间八卦话语泛滥。而“粉丝”们往往忽视了或根本不去考虑这些炒作行为的意义何在,他们只是盲目地接受这些信息,并心甘情愿地追随媒介的引导。同时,年轻的“粉丝”们往往过度地沉溺于个人的感官世界中,一切对其偶像的批评或者建议他们都会用语言暴力甚至身体暴力进行维护,甚至因为对偶像偏执的“爱”而不计后果地作出非常举动,前几年轰动一时的“杨丽娟案”便是例证。这样的狂欢已近癫狂,粉丝们在狂欢大潮中迷失了自我。
  如何让粉丝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作为公众人物的偶像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在粉丝面前起到良好的表率;大众媒体也应宣扬健康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进行积极的导向。而事实上,更重要的是“粉丝”自身应提高媒介素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向上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①马特?希尔斯 著,朱华? 译:《迷文化?序言》[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公司.2005年,第v页
  ②《张朝阳:互联网深刻影响社会变革》,《中国企业家》,2005(24):98
  ③史蒂夫?瓦戈 著、王晓黎 等译:《社会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
  ④格雷姆?伯顿 著,史安斌 主译:《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2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