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

  这是一句套话。但记忆里没能搜出是套谁的,套的内容是什么。不过,毕竟,经过了生活,实践证明了,已经事实存在。故作题。   事实是,此话不作为学者论。这只是4月重庆之行的一次深感悟。
  重庆的4月,虽春尤寒,雨仍不停地生活在人们的视野里,轻轻的,但绝不扰人,一如邻里捣蛋的孩子,淘气却也那般地可爱。这本就是个淡淡平平的重庆,充满安详、惬意和幸福。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和客人,给重庆带来了寒春里缕缕的激情和兴奋。重庆开始耐不住性情了,好客的歌舞,迎宾的春花,还有冷不丁的惊喜,竞相绽放。一时间,重庆的天空四处弥漫着醉人的两岸少数民族同胞灿烂的笑靥和馨香……
  此刻,我置身重庆,置身两岸少数民族文化织就的氤氲里。
  我知道,这种越来越强盛的氤氲,得益于全国台联近年来的努力一将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介绍给大陆同胞,让更多的中华儿女熟知生活在海峡东岸的那片土地上的骨肉亲情。2009年12月,他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空前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览,其规模之大、实物之多、图片之众、内容之详尽,让观者无不惊叹。于是,就有人云,一场怎够?仅在北京展览怎够?于是,就有了重庆的展览,后面,无疑还会有其他城市。
  我知道,能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活动,还得益于台湾一位曾经的媒体同仁――台湾少数民族赛夏人根志优。这位曾遍访了14个族群800多个部落的同仁,如今已经彻底地将自己交给了自己的民族,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事业,乃至所有的所有,均打上了台湾少数民族深深的烙印,挽救、传承、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他今生永远的矢志和打拼。北京展览那次,我采访了他,但仍觉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展览,仅限于表层的认识,他的深层次的东西却不得而知,我想对他的追踪采访将会伴随我的新闻生涯,我期待着他的时间。
  我知道,在大陆举办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览,对于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而言,他们比我们更积极:更支持、更主动。这次重庆展,40多位头目长老再次不辞辛苦、爬山涉水,赶到重庆助兴,其中有的头目长老己至耄耋之年;而团史悠久、已发展三代团员的非专业性的台北山舞艺术团,这次为赶上参加开幕式,在买不到飞往重庆的机票、只好买到成都的机票后,又连夜乘大巴赶往重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本刊特派记者易靖茗这次全程跟踪了山舞艺术团的一路参访。回来后,她在札记中写道……面对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有逐渐流失或被边缘化的现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就挣扎着努力,就像团长田春枝为民族的艺术传承,放弃了许多;也像团员林宪忠所言,“我盼望着有一天,我们能够自由地走在台北大街上,穿着自己。族群的服饰,哼着自己部落的歌谣,别人投来的不是异样的眼神,而是欣赏的目光,我们就满足了”:更像大多数团员感叹,不时地羡慕大陆的少数民族政策…一尽管札记由于版面原因未能与读者见面,但我从中读出了台湾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那种含辛茹苦、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健康向上的顽强精神。
  世界是多民族的,只有多民族的世界才会五彩纷呈,只有健康强大的民族才会在世界的花坛里开出绚丽夺目的花蕊。
  台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他们身上体现的这种精神,不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