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作家玛里琳?约翰逊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一书中概括了讣告好看的原因。“讣告的内容其实并非死亡。不错,它们是由死亡引发的,但内容却是生活,它们充满了生气。好的讣告如雪天冷冽纯净的空气般醉人,像眼科医师放在你眼前的镜片一样,让世间的一切骤然清晰起来。”
她认为讣告中蕴含着新闻行当里最富创造性的文字,“任何优秀的讣告,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去世时,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损失。优秀的讣告,能用文字重现它的主人公。讣告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意,缅怀这个曾在人世闪烁然后逝去的生命。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挑战,是向上帝或群星挥舞的拳头。”但“讣告表现对死者的敬意”这句话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讣告写的也有可能是一位独裁者或者大毒枭。
读讣告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了解到很多知识,这也是讣告作者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每一天都要迅速成为某个人或某一领域的专家,从海底制图、汽车史、集邮,到内分泌学。”外人都对预先准备的讣告比较感兴趣,有些讣告甚至会注明其作者已经去世多年了。《纽约时报》就预先为1200多位大名鼎鼎的男人或是女人准备了讣告,他们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是年龄、疾病或者所从事的高风险职业,如美国总统。但玛里琳说:“我一直不大喜欢那种为大人物提前写就的长篇讣告,其文风显得没有生气,成吨的信息,硬生塞进呆滞死板的套子里。它们跟出自常设讣告作者之手的文章太不一样了。常设作者写的是不那么有名的人,或是突然死掉的名人。这种抢在截稿前几分钟完成的作品如水银泻地,灵活流动,变化多端。常设作者必须紧盯死者,尤其是猝死者,那种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浓缩之感犹如电流一般充斥全篇。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在死者的亡灵飘逝而去时极力抓住一缕幽魂。”
《经济学家》曾经有一篇讣告写一个古巴最长寿的人,《纽约时报》的讣告写作的规矩之一却是,避免在讣告中宣称某人是“全日本年龄最长者”、是“最后的内战遗孀”或“某电视剧诸位演员中最晚辞世的”,只要涉及“最”这个字,统统被认为不吉利,有失实的危险。但是他们也免不了说某人是“在扬基体育馆兜售货物时间最久的小贩”和世界级的跳蚤研究专家。
2006年9月《纽约时报》讣告版编辑的答读者问时提到了英美讣告之间的差别。玛里琳说,英国报纸往往对逝者的死因一笔带过,英国人私下里认为,美国对医学细节的热衷让他们觉得恶心。如果伦敦报纸提到死因,它们喜欢采用的方式是自然流露。该报编辑说,英国报纸不提死因是出于礼貌和尊重当事人的隐私,而美国人已经不太忌讳这个了。“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说某人是老死的,但是一位医生跟我们说,没谁是老死的。我们要么死于癌症,要么死于肾衰竭。人人都是死于某种原因,这没什么好害臊的。”
报纸偶尔会让大活人成为讣告的主角。2003年12月《纽约时报》发了一个更正声明:“本版昨日刊载的一则讣告所报道的舞蹈演员凯瑟琳?塞格瓦之死不确”(她差不多两年后才去世)。1938年,《每日电讯报》就曾错误地刊发了科奇?胡特普太太的讣告,令该报编辑“引以为豪”的是,此后50年,所有寄给她的账单统统都被她寄回发件人,上面写着“此人已死”。
(摘编自《西风不识字》 薛魏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