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取向 当代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两类取向

  摘要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主要有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特质取向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和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社会认知取向以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一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揭示了个体内部动态的心理过程。未来的道德人格研究要强调两类取向的结合,加强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并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 道德人格;特质;社会认知
  分类号 B848
  
  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的一个转向是道德人格(moral personality)研究。它的兴起直接源于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的反思。在过去的近50年中,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直居于道德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并对当代的道德心理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科尔伯格的理论未能解决好知情和知行的关系问题(郭本禹,1999)。针对科尔伯格忽视道德情感的倾向,道德心理研究领域出现了关爱、宽恕、移情和道德情绪等系列研究主题,这是由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的转向。同时,针对科尔伯格未能解决知行关系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必须整合道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将道德人格引入道德心理学领域,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道德行为,这就是由道德认知到道德人格的转向(Lapsley,1996;Blasi,2004;Walker,2004)。
  由于人格理论基础不同,西方的道德人格研究可大体分为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其在道德人格的基本观点和具体研究方面各有特色,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积极推动了处于低谷时期的道德心理学的发展。
  
  1 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特质取向
  
  1.1 基本观点
  道德人格研究的特质取向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Walker等人(Walker,1999;Walker&Herming,2004;Walker&Frimer,2007)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都是以此为立论基础,并且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其观点。例如,有研究(Walker,1999)发现,在大五人格特质上,道德榜样的责任感和宜人性特征最突出。Matsuba等人(Matsuba&Walker,2004)提出应当借鉴McAdams的方法对道德人格进行系统评定,可从三个角度入手:(1)倾向性特质(dispositionaltraits),是跨情境的、概括性的、稳定的特质或倾向,如大五人格特征;(2)特征性适应(characteristicadaption),是在特殊的、短暂的情境性角色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人格的动机性和策略性方面,包括合群性、繁殖感和个人成长等;(3)生活叙事(life narratives),是个体同一性的心理建构,以产生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早期优势和生活经验的变化等。这里的系统评定实质也是以特质论为其主要理论基础。
  
  1.2 具体研究
  特质取向的道德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即人们认为的道德榜样应该具备的人格特质,意在刻画与道德有关的内隐人格理论;二是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研究,即揭示道德榜样的真正心理过程,并且对道德榜样与一般人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
  1.2.1 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
  Walker等人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Walker和Pitts(1998)曾运用自由列举、等级评定和相似性分类等方法,探讨了道德榜样、宗教榜样和精神榜样的自然概念。结果表明,道德榜样最被认可的特征是关心做正确的事、忠于配偶、具有明晰的价值和守法等,并可聚类为六个成分:有原则的一理想主义的、可靠的一忠诚的、正直、关爱-值得信任的、公正的、自信,综合为两个维度:自我(如自信)-他人(如关爱)、内部(如良心)一外部(如守法)。随后,Walker(1999)根据大五人格因素对被试列举的道德榜样的描述词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宗教榜样和精神榜样相比,道德榜样的责任感和宜人性特征最突出。Walker和Henning(2004)还研究了公正、勇敢和关爱三种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维度评定和人格剖面分析均显示,勇敢榜样的外倾性特征最强,关怀榜样的宜人性特征最强,公正榜样的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最突出。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公正榜样的人格特征有五类:诚实的、公正的、有原则的、理智的、有责任心的,勇敢榜样的人格特征有五类:无畏的、自信的、英勇坚强的、献身的、自我牺牲的,关怀榜样的特征有三类:有爱心的-移情的、利他的、诚实可靠的。多维度测量发现,公正榜样的特征维度是品格和特殊性,勇敢榜样的特征维度是无私性和能动性,关怀榜样的特征维度是真诚和情绪。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同类型道德榜样的理解是不同的。
  1.2.2 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研究
  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过度依赖于特定文化群体的语言表述,且仅停留在描述水平,而不能揭示道德榜样的真实道德心理过程。因此,很多研究对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Matsuba和Walker(2004)采用McAdams的人格系统评定方法对40名青少年关爱榜样的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倾向性特质方面,榜样组的宜人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征性适应方面,榜样组的道德发展、信仰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显著优于对照组,自我同一性暂停或混乱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更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认为同伴更加值得信任;在生活叙事方面,榜样组的主体性动机主题得分、儿童期对他人苦难知觉的得分、思想观念深度得分和社会目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atsuba&Walker,2005)。这些研究发现表明,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的确是多层面的,系统的人格评定有助于深入认识道德榜样的人格特点。但是,这两项研究只研究了一类青少年道德榜样,不能反映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类道德榜样的人格特点,也未能从根本上说明道德人格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
  最近,Walker和Filmer(2007)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1)道德人格能够解释道德行为的相当部分的变异,可以弥合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缺口。对勇敢榜样而言,道德人格因素的加入能够把对道德行为的预测由52%提高到86%;对于关爱榜样而言,道德人格因素的加入能够把对道德行为的预测由76%提高到92%。(2)在道德榜样的共有特征方面,榜样组比对照组具有更多的主体性和共享性,生活故事的情调更加积极,其生活经历更有可能进行救赎式的建构,对他人的需要更加敏感,生命中出现了更多的帮助者,依恋更加安全。(3)在不同类型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方面,关爱榜样比勇敢榜样在抚助性(倾 向性特质)上的得分更高,表现出了更多的繁殖感(特征性适应)奋斗(即为下一代提供条件,为他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故事的情调(生活叙事)更为乐观。这一研究既初步论证了道德人格在道德功能中的作用,又发现了不同类型道德榜样共有和特有的人格特征。
  
  2 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
  
  2.1 基本观点
  Lapsley等人对道德人格的特质取向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点。他们指出,人格倾向并没有表现出特质理论所预期的跨情境一致性,也未阐明情境因素对特质倾向的影响,忽视了情境中个体行为一致的复杂性。人格的特质取向只能说明道德人格的“已有”(having)的一面,而不能说明道德人格的“正在发生”(doing)的一面(Lapsley,1999)。Lapsley和Lasky(2001)认为,道德人格研究应当采取另一条道路,即强调人格的个体内部过程的社会认知路线,可以根据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取向具有以下六点优势(Lapsley&Narvaez,2004):(1)保留了认知的重要性,但是认知被看作更为广义上的心理表征、加工和机制。(2)强调自我过程、个人目标和生活任务的重要性,这些赋予个人动机性行为和目的性努力以意义。(3)重视人格的情感。人格被看作是一个有组织的、一致的、稳定的认知一情感系统。(4)强调认知一情感与变化的社会情境双向的相互作用。(5)提供了一种解决人格一致性的途径,即承认适当的情境变化性,可在个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人格的倾向性特征。(6)可以把其他研究成果整合入道德人格的研究。关于认知和情感的研究,如记忆、动机和自我调节的研究都可对道德人格的研究产生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Lapsley和Narvaez(2005)认为,道德人格最好被理解为解释社会事件时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性(chronic accessibility)。具有道德同一性或道德品格的人,其道德图式在社会信息加工中是习惯可及(经常被使用)和容易被激活的。这种道德习惯性是个体差异的一个维度,那些习惯可及的道德知识结构是个人自我同一性的本质、核心和重要部分。正是由于道德图式是习惯可及的,道德榜样不需要科尔伯格所说的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就能进行自发道德推理,进而自动实施行为。此外,Cervone(2006)坚持人格的社会认知观,把人格看作个体内部的一种复杂的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提出了知识一评价人格结构(Knowledge-and-Appraisal Personality Architecture,KAPA)理论,并认为对道德人格的分析可结合此理论来进行。但他只提供了一个框架,并没有展开论述。
  
  2.2 具体研究
  Lapslcy和Lasky(2001)采用标准再认记忆范式考察了道德人格的原型概念及其对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者假设,如果道德人格是围绕原型组织的,那么这些原型的启动应当影响信息加工和记忆。实验中,首先通过典型性评价确定20个核心品格特质和20个边缘品格特质。然后进入记忆阶段,被试要学习20个陈述句,有10个句子包含10个核心品格词汇,10个句子包含10个边缘品格词汇。在再认阶段,被试要识别40个陈述句,有20个是学习过的,20个是之前未见的(10个包含核心品格词汇,10个包含边缘品格词汇)。结果发现,与之前未见的边缘特质品格相比,被试更多地错误再认了之前未见的核心品格特质。这证明了最初的假设。
  Navaez等人(Navaez,Lapsley,Hagele,&Lasky,2006)为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点提供了实证证明。在研究一中,Navaez等人采用了自发特质推理(spontaneous traitinference,即STI)范式,来验证具有习惯可及的道德图式的个体是否更有可能进行自发道德特质推理。所谓自发特质推理,是指在缺少明确目的的情况下,根据行为者的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或形成印象的过程。结果表明,自发加工条件下,提供倾向线索时的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比非习惯可及引发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提供语义线索时的道德图式的非习惯可及性的效果好于倾向线索。研究二则采用词汇决策任务来考察道德图式习惯可及性的差异是否影响对故事主人公的道德评价。研究发现,在主人公未助人故事中,道德图式习惯可及性的主效应显著:在对探测词的反应上,高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在主人公帮助与未帮助条件下一样快,低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在主人公帮助条件下要快于主人公未帮助条件;主人公未帮助条件下,高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的反应更快。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道德知识结构的习惯可及性来理解道德人格是很有价值的,能够揭示个体内部的道德心理过程和整体动态性。
  
  3 总结与展望
  作为人格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的交叉领域,道德人格研究既丰富了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深入揭示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以及内部的道德心理过程,又吸收了人格心理学的新方法,使得道德现象的实证研究可行且日趋科学化。当然,道德人格研究的两类取向也存在诸多问题。特质研究取向为人们展示了各类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但是只关注了高端人群,没有说明普通人的道德人格特点;主要以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成人为被试,而没有探讨儿童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变化;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与真实榜样研究之间存在结论不一致的地方,如自然概念研究发现勇敢榜样的外倾性特征最突出,但是真实榜样研究并没有证明这一点。社会认知取向研究揭示了个体内部的动态心理过程,但是实验研究不多,有待于更多研究的验证;过于强调道德心理加工的自动性,容易把复杂的心理过程尤其是道德心理过程简单化;对于认知.情感的相互作用还停留在理论描述水平,未加实验证明。
  未来的道德人格研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强调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的结合。这两种取向各有优缺,可以相互弥补:特质研究说明个体当前具有的道德人格特征,社会认知取向说明具体的内部加工过程,二者一起勾画道德人格的全貌。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先采用特质方法确定基本的道德人格结构,再用社会认知方法揭示具体的道德心理过程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2)加强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要解决以下问题:个体的道德人格特征是如何形成的?是否遵循一般人格特征的发展规律?各个人生阶段的道德人格特征有哪些不同?哪些因素影响了个体道德人格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要进行更多的纵向研究和比较研究。(3)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道德人格涉及内部心理加工、外显行为、具体情境、社会文化以及生理基础等多个分析水平,因此,道德人格研究需要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例如,有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道德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分别考察了安全(指向自我保存)、情绪卷入(指向关爱和社会关系)和想象(指向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性交往)三类道德人格特征的神经生理机制(Navae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