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被岛城众多热心市民“接力爱”一路搀扶着的白血病患儿小杨帆,永远地停止了呼吸……噩耗传来,数百名市民自发赶到医院为小杨帆送别。围绕这个4岁小女孩的故事,2006年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曾在名牌栏目“焦点访谈”做过专题报道,在青岛乃至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爱心、理解和宽容”的真情大讨论。那么,在这个小女孩的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呢?
雪上加霜
2005年5月6日,连续多日发烧的两岁半女孩小杨帆全身忽然出现多个出血斑点,经医院检查,孩子竟患了可怕的白血病!
面对无情的诊断书,小杨帆的爸爸妈妈痛不欲生。孩子刚上幼儿园,在父母的呵护下刚开始迈出人生的步履,一场致命的威胁竟悄然而至,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啊!
接下来就是维持孩子生命的化疗。杨帆的父母竭尽全力向亲友借钱,艰难地维持着治疗。
杨帆的爸爸杨晓辉是青岛市开发区圣戈班韩洛玻玻璃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妈妈陈美英一年前就在同一家公司下岗。杨晓辉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三口最基本的生活,治疗的所有费用都是七拼八凑借来的钱。到2006年年初,他们为给孩子治疗已经负债7万多元。女儿病情引致的焦虑和如此多的债务压得年轻的夫妻俩整日愁眉苦脸!
不久,小杨帆病情再次恶化,转院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医生说:“小杨帆的白血病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类型,我们现在的化疗和放疗综合方案完全有能力治愈她的病,基本费用要六七万,而整个治疗大约需要10万元。”
至此,几乎被累倒的父母终于看到了孩子生命的希望,可是10万元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太难筹措了!
借债的路早已被堵死,眼下只能自己想办法挣钱。杨晓辉远在洛阳的妹妹说:“现在洛阳生产一种供小孩玩耍的气蹦床,只要7000多元的投入。如果放在儿童游乐场所,肯定能赚点钱。”于是,一家人你一点我一点凑份子凑足了7000多元。2006年4月末,杨晓辉终于从洛阳购来了面积为15平方米的红色气蹦床,并放在开发区岛边思美儿童世界的门口。
从这天起,小小的气蹦床上,孩子们的欢乐给小杨帆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每天七八十元的收入为小杨帆的父母减轻了些许压力。可好景昙花一现,仅仅十几天,一场灾祸从天而降!
2006年5月13日中午11点40分,三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在充足气的气蹦床上蹦跳欢呼。可海岛的天变幻莫测,几乎一瞬之间,一场风暴骤然降临!
此时此刻,伴随着一阵气流的怪叫,气蹦床的一角被掀起一米多高,然后又被重重地摔回地面。三个孩子在万分恐惧中被高高弹起,然后又摔落在床面上……
站在一边的杨晓辉的父亲杨丛现和三个孩子的家长惊恐万状。几乎在同一时刻,四个大人都向气蹦床上三个哭喊的孩子伸出救援之手……
正当几个人要走上气蹦床救出三个孩子的时候,又一阵更大的气流卷起尘土扑面而来,强有力的气流带动气蹦床向上翻腾……四个人陡然被这股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刮了起来。气蹦床带着四个大人卷起对折,将三个孩子夹在了当中,而四个大人被掀起后又摔落在地面上!就在这时,路边58岁的行人李萍被他们砸在了下面!
暴风骤停,万籁俱寂。三个孩子由于裹在了气蹦床当中,没有受伤,三个大人却重伤在身:李萍右臂骨折;41岁的朱文玉头部被严重摔伤,当场昏迷不醒;另一位家长、63岁的范庆芳左腿骨折!
舍女救人
当这场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杨晓辉刚刚将好不容易凑来的5700元风风火火地交到在医院护理女儿的妻子手中。
就在夫妻俩刚刚松一口气的时候,杨晓辉的爸爸打来电话:“儿子,不得了了,出大事了!”
杨晓辉忐忑不安地来到思美儿童世界门口时,现场早已一片狼藉。警察把杨晓辉叫到派出所做了有关经营气蹦床情况的笔录后说:“那两位女伤者已经被各自的家人接到医院去了,具体哪家医院还不知道……姓朱的这个孩子家长正在现场抢救。”
当杨晓辉再次回到现场时,抢救朱文玉的救护车已经离开了,但他记住了车上“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的字样,便径直来到这家医院的急救室。
见到杨晓辉,朱文玉的亲友义愤填膺:“你的气蹦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得你负全责。医生诊断是脑震荡,想法张罗钱吧!”
一提到“钱”字,杨晓辉的心立即像被尖刀剜了一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为了借到一点点拯救女儿的钱,他只差给人家跪下了。而此刻受害伤员的亲属们逼他付钱,他简直连跳楼的心都有啊!
几乎是忙了大半夜的时间,杨晓辉夫妻俩只借到了不足两千元――一年多借债救女儿,早就让好多人见到他们就赶紧躲避起来。第二天上午,尽管他们跑了好多地方,可根本就没有人肯再借钱给他们。而几位伤员的家属几次打来电话催钱……为了便于找他,李萍和范庆芳已经先后转到了朱文玉入住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
“美英,我早就想过了,先让孩子出院,把做化疗的押金取出来先给他们!”万般无奈之下,杨晓辉这样向妻子建议。妻子一下子就急了:“你疯了,下午孩子马上就做化疗了,你怎么能做这种傻事啊!”
但杨晓辉已经下定了决心:“只好这么办了,不然三个受害者怎么办?我想好了,我们这5700元肯定不够,我问了医生,他们至少要花三四万元,我们先让孩子出院,在家里用简单的药物维持,然后再卖掉房子,总能卖出八九万元,治好他们后,剩下的我们再救女儿……”
第二天,杨晓辉开始与房产中介联系卖房的事情……
真情互救
医院血液科孙主任知道杨家的遭遇后,很为小杨帆的命运担忧,他想:杨晓辉为了救治别人而舍弃救治女儿,如果事情是真的,那他的这种大义、善良真是世间少有。为了查清事情的真伪,他中午特意抽空找到了正在住院的朱文玉……果然一切都是真的。
一时间,孙主任心中涌起了一种感动,他忍不住对朱文玉说:“杨晓辉3岁的小女儿没钱治病,昨天出院了……他现在正在联系卖房给你们付医药费呢。”
就在几分钟之前,朱文玉的亲属还给杨晓辉打电话询问筹钱的事情。杨晓辉说:“我正在筹呢!请你们相信我,我绝不食言。”听罢孙主任的话,一种难言的情绪让朱文玉心中百感交集。
这天晚上,杨晓辉带着一些水果来看朱文玉,将2000元钱交到朱文玉的手中。“大哥,对不起了,我又筹来6000元钱,你们三个人先各拿2000元。大哥放心,我争取在一两周内把所有的医疗费用凑齐。”
让杨晓辉感到意外的是,病床上的朱文玉表情很难堪。“兄弟,你女儿治病的事,你卖房的事,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朱文玉的表情由难堪转为生气,“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的孩子也跟你的孩子一般大,你摊上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们讲个明白!”
杨晓辉不好意思地说:“天大的困难,我都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朱文玉说:“这一点我很敬佩你。但不论发生什么事,孩子是最重要的!这2000元我不要,你留下给你的孩子治病!”
这天晚上,朱文玉与家里人商量后,决定自己承担所有住院费用。第二天一早,他叫来杨晓辉:“兄弟,把这2700元也拿回去吧,另外家里人给拿了500元给孩子治疗,算是一点心意。快把孩子接回医院来,救孩子要紧!”
一时间,杨晓辉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朱文玉的几位亲属说:“以前我们态度不好,是不了解你。这些钱你收下,救孩子要紧啊!”
一瞬间,杨晓辉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两行热泪流了下来。“这不行!朱大哥也需要治病啊,不让我拿钱我难安心啊!”朱文玉说:“当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就别客气了……”
三天后,朱文玉见小杨帆还没有回医院,他知道杨晓辉还是不敢花那些钱,为了减轻杨晓辉的心理负担,朱文玉毅然决定出院,回家慢慢疗养。医生说:“你至少要观察10天后再出院,不然有什么后果我们医生要担责任。”朱文玉说:“一定出院。万一有事,不找医生的麻烦!”说完,当即写下了一份保证书。医生终于同意朱文玉出院。
两天后,李萍和范庆芳相继知道了这些事情的前前后后。这天下午,李萍和家人一起将4000元硬是还给杨晓辉:“你是个好心人,我们很感动,我们不忍心花掉你一分钱。这些钱拿回去,给孩子治病吧!”杨晓辉坚决不收,李萍说:“你先给孩子治病,将来孩子长大了,你们有了钱,再还我的医疗费――就算这笔账先记下来了。”同时他们也坚决为小杨帆捐款500元。三天后,李萍也提前出院回家养伤去了。而此时,60多岁的范庆芳也退回了几千元钱,并为小女孩捐款500元,也提前出院。她对杨晓辉说:“傻孩子,别卖房了,卖了房,孩子连个家都没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吧!”
三位本来身为受害者的伤员开始为救治小杨帆做努力。几天后,他们又筹来2000多元。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小杨帆终于回到医院做化疗了。见小女孩的病情渐渐好转,他们心里格外高兴,几家人的家属常来医院看望孩子,并给她带来水果和玩具。
肇事者与受害者爱心的互馈感动了周围的人们,一个月前因勇斗歹徒光荣负伤而被政府奖励5000元的青年张涛听说这件事后,来到医院看望小女孩,他将奖励他的5000元现金全部捐给了小杨帆。他说:“这件事让我再次认识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每一个人只有为别人着想,别人才能为你着想啊。”
爱心“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了,从开发区到整个青岛市区,更多的市民纷纷加入到了拯救小女孩的行列,给小杨帆送来了救命钱。到2006年8月中旬,全市好心人的捐款已达到救命所需的10万多元!
2006年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围绕在小杨帆身边的这一真情互救的故事进行了报道,在全国都引起重大反响,如潮的爱心更向小杨帆涌来。
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和医护人员虽然经过竭尽全力的努力和救治,2007年1月14日上午9时许,小杨帆还是因病情突然加重而离开了人世。杨晓辉和妻子在悲痛之余,决定捐献小杨帆的眼角膜,并将剩余的8万多元社会捐款全部转捐给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