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时。 2008年,中国又有559万大学毕业生走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用工要求越来越高的企业不断把他们推向边缘,一边是广大基层求贤若渴地向他们招手。毕业生们在焦虑中迷茫,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却不知何去何从。
2008年,新一届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悄悄出现了一些变化。
1月16日,教育部公布,2008年全国共有120万人报考研究生,比2007年减少8.2万人,考研人数首次出现全国范围较大下滑。
与之相对应的是,3月2日,四川省2008年度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在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四地同时举行笔试,来自全国153所高校的6900名考生围绕849个职位展开竞争,其激烈程度较往年更甚。
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559万。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这一届毕业生的选择显得更加理性和现实。本科生不好找工作已是“老大难”问题,研究生也早已不复往日风光,“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成了毕业期间招聘会现场的现实写照。
既然深造之路看不到光明前途,转而向“下”、“曲线救国”自然成了部分大学生的选择之一。他们谨慎地研究那些选调到基层工作的“前辈”的经历,试探着迈出通往基层道路的步子,希望在拐角后面,是一片碧蓝的天空。
由基层而“上”?
唐骏(化名),川北某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刚考完重庆市的选调生笔试,又赶来成都参加四川省2008年选调生考试。
与大多数考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不同,“从政是我的兴趣所在。”唐骏告诉记者。
唐骏在大学里表现很优秀,入校起就当上了学生干部,一直做到校学生会主席。多年的学生干部经验不仅使唐骏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让他渐渐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的信念一直很坚定,就是当公务员,走从政这条路。”唐骏说。
唐骏本想报考国家及省市公招的公务员,可由于他的专业是历史,很多他中意的职位都规定明确要求其他的专业,这让他在报考时受到了很大限制。唐骏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职位在后面标明:需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这让我萌发了考选调生先下基层的念头。”唐骏告诉记者。
选调生,即“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5年6月14日,中共中央转发了高教部党委《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1965年、1966年两年共安排了1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工作。至此,第一批选调生从大学校园中走出,充实到了基层干部队伍中。文革期间这一政策被中断,到20世纪80年代,选调生制度重新恢复。
根据2008年四川选调生考试的规定,被录用的选调生将主要安置到有编制空缺的乡镇(街道)工作,“2年内无特殊情况不得调动或借调到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工作”。因此,下基层工作是每个选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必经之路。
和唐骏不同,已在基层工作了快2年的邱天(化名)其实一开始本没打算走进选调生的行列。
“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多低啊,工作多单调啊,为什么要考选调生?”邱天坦承这是她当年看到选调生通知时的想法。
邱天的大学专业是经济学,毕业那年,身边的同学纷纷投身到各大企业公司的招聘大潮中。邱天本也打算在成都找个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当白领是我们那时一致的追求”。
可邱天的父母都鼓励她去试试选调生,“当时想反正也是多条路,也没怎么复习就直接上考场了。”邱天告诉记者。
为了留在成都,邱天在填写选调生志愿时只报了成都。可结果一公布,邱天赫然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了某县级市。“真的很失望!当时简直就不想签了。”邱天称自己完全没有下基层的思想准备,选调生的结果跟她最初的设想完全悖离,“主要是不知道下了基层还能不能回来了”。
由基层而“上”,是很多人报考选调生时所规划的“发展路线图”。正如唐骏在采访中所说,“我年轻,又才毕业,去基层锻炼锻炼是好事”。如果真的像“蓝图”所示,选调生在基层锻炼两年后能转而向“上”、被提拔重用,那么相信很多选调生还是会踌躇满志地在基层好好干两年。可问题就在于,一枚硬币永远都有两面:如果“上”不去,怎么办?
迷茫中的调节与定位
经过慎重的考虑,邱天还是决定先去基层看看。她先被分到了办公室,做一些普通的工作,她戏称工作为“三打”:打水、打字、打扫。重复性的单调工作让邱天对未来更加迷茫,“烦透了,身边的同学迈入了大公司,我却在基层打开水”。
转机出现在三个月后。邱天被调到了市信访室,接待上访群众。她渐渐发现,她的力量常常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新的工作让邱天重新燃起了激情。
有一次,一位女教师哭着跑来信访室上访,邱天接待了她。原来,这位女教师想辞职,但学校不愿放人,于是扣住了女教师的6000多元钱不发。邱天在调查清楚了来龙去脉后给教育局打了电话帮助解决此事,结果下午女教师就从学校拿到了钱,对邱天万分感激。“当时我真的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感觉!”邱天觉得做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
对于未来,邱天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辞职是当然不会了。我很乐意做这项工作,先在基层好好干几年吧,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被载入史册!”邱天笑着说,神情坚定,笑容明亮。
与邱天有类似经历的是选调到阿坝州工作的肖文龙。2008年,是他被选调到阿坝州工作的第10个年头。
肖文龙98年从四川农大毕业时,被推荐为选调生。跟选择去大城市的同学不同,他选择了偏远的阿坝州。“人生就是奋斗”,这是肖文龙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在从学校去阿坝州的路上,透过车窗,肖文龙只看到一座座光秃秃的大山无尽地向远方延伸,这让原本雄心壮志的他竟有了点“悲壮”的感觉。
阿坝州的条件比肖文龙想象的还要艰苦。没有电,没通汽车,肖文龙只有靠自己随身带来的一个收音机来保持跟山外世界的联系。
“难道我真的就在这儿扎根了?”肖文龙一遍遍地问自己。肖文龙的偶像是焦裕禄,每当自己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以榜样的力量来鼓励自己,“作为一个男人,这点儿艰苦算什么呢”。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肖文龙身边的选调生来了又走了,而肖文龙从乡长助理到乡党委副书记、乡纪委书记,一直没有离开阿坝州。“当年毕业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对我说,阿坝州是我成长的舞台。”肖文龙告诉记者,“我从没想过干几年就走。”
2000年,肖文龙和一个当地姑娘结了婚,在阿坝州广袤的土地上正式扎根下来,并开花结果,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6岁了。
据记者了解,像邱天和肖文龙这样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后热爱上本职工作的选调生也为数不少,他们大多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和挣扎,但仍旧踏实地坚守岗位,并在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人生价值,最终决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抉择之难
2008年2月,《南风窗》报道了部分西部志愿者中途退出的事件。据本刊记者调查,这几年来每年也有一定数量的选调生选择了辞职。他们离开基层的原因与西部志愿者相仿,一是理想失望,二是现实压力。
采访中,很多选调生都提到了基层条件恶劣和待遇偏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靠年少激情来支撑理想,很难坚持到最后。
邱天谈到,跟她同一年毕业的一名选调生,当年被分到一个省级贫困县工作,从此没有“挪窝”,直到现在,他每月的工资都只有700多块钱,“生活太苦了”。而邱天身边的选调生,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已调走了大约1/2。“他们自称‘飞鸽’,不可能在基层长久待下去。”说到这儿,邱天露出一丝无奈。
肖文龙则承认,州里的条件确实很苦,待遇也比较低,但他不后悔。“选调生既是光环,也是责任,我不能辜负选调生这个名誉。”肖文龙说,“人生的幸福不以官职的高低决定,我觉得现在生活很充实,很快乐。”
现在,肖文龙的身边又来了很多新选调来的大学生,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适应这儿的生活。但他发现,尽管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优秀,但安心工作的却越来越少,“都想往城市跳,不踏实”。
肖文龙对他们感到有些失望。“其实选调生制度是很科学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发展锻炼太有必要了,而他们也能推动基层的发展。”肖文龙说,在现实和功利面前,投降的往往是浪漫的理想。
而另一方面,基层枯燥单调的工作也容易让大学生对工作价值产生质疑,以致理想黯淡,浅尝辄止。
对于在工作中有没有受到着重培养这个问题,大部分选调生回答得比较犹豫。多数的答案是“应该有,但没有特别感觉到”。
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每年都从高校中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一项针对20个省份选调生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4万多名选调生中,已有6800余名选调生进入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有420名进入地厅级以上领导班子,有7名进入省部级领导班子,选调制度也因此被称为国家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然而,更多的选调生仍然是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工作。部分选调生正是由此而觉得自身价值得不到承认,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基层工作中磨光了当初的激情,无奈之下选择了其他出路。
“脚踏实地”与“关注天空”
一边是每年数量越积越多的焦灼的大学毕业生,一边是求贤若渴的广大基层,但他们中间始终缺乏畅通的交流渠道,以致于基层以前是招不到人,现在是留不住人。规模日趋扩大的选调生制度是否能为缓解二者矛盾作出有益尝试?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选调大学生去基层锻炼,不仅需要基层和教育部门双方的努力,更关键的是机制上的完善。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太大,最需要人才的广大基层往往条件艰苦,不容易吸引人才。他认为,只有国家出台鼓励性的政策,才能使双方各取所需,从根本上打破这个不平衡的怪圈。
温家宝总理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若是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激情满怀的选调生需要基层的捶打,也需要适当的利益激励机制。如果选调生只是为了前景诱人的预期价值才奔基层而“下”,那么很可能会为眼前利益患得患失,难以常驻,使这支党政机关的后备队伍陷入窘境。而相应的,我们也应该尊重和重视选调生在做出选择时的利益考量,提高基层的物质待遇,以及优化人才培养和晋升的途径,为选调生们营造一个“关注天空”的良好物质环境和政治环境。
唯此,才可能实现双赢。至少,在基层奋斗的选调生们可以心态平和地追求理想,哪怕是在基层广袤的土地上做个优秀上进的小人物,做一棵坚挺繁茂的树,做一颗平凡闪亮的星。
(感谢实习生赵晋对本文的帮助)
□链接
各地选调生招录政策
四川:今年四川省选调生招录不再实行点名指定学校和给学校限定考试名额的办法,将选调的高校范围扩大为全国部委属普通高校以及各省(区、市)所属“211工程”学校、川渝两地普通本科院校,使报考学校由去年的110所增加到153所。今年选调工作还对三州地区实行了政策倾斜。三州计划招录178名,占整个计划的21%;报考条件也适当放宽;对三州地区生源报考三州的考生,实行笔试成绩加分的优惠政策。
湖北:湖北省规定选调生到乡镇工作所需编制由编制部门在乡镇编制空额内优先调剂解决。选调生到单位报到后,财政部门按财政体制核拨经费,保证工资发放。选调生到基层工作不实行试用期。到农村乡镇工作的,其工资按文件规定执行,即提前定级和提高一至二档职务工资档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或公开选拔县级后备干部干部时,对选调生可适当放宽政策,让更多的选调生参与竞争,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
福建:福建省今年规定选调生实行最低服务期制,选派到基层工作后,应在所在设区市范围内服务至少3年(含试用期)。到“民族乡”工作的,服务期为4年(含试用期)。另外,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生源自愿回本地工作的加10分。博士生不参加资格考试。
江西上饶:江西上饶市规定,在乡镇工作的选调生三年内给予本科生每人每年2400元生活补贴,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3600元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0元生活补贴。另外,三年内给予上饶市外籍选录生每人每年一次探亲假,其父母或配偶来上饶探亲,每年报销其一人一次陆上往返路费。并且对选调生实行重点培养管理。选调生在乡镇工作满一年后,经组织推荐考察,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以提拔担任乡(镇)长助理职务,享受副科级待遇对到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镇以下工作的本科生高定两级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