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欢迎清官,那皇帝喜欢清官吗? 封建社会中,皇帝最怕的,就是百姓造反,江山不稳。而处在被压迫盘剥境地的民众,则盼望英雄出世,拯救他们于水火。而能担当此任的,一是劫富济贫的侠士,以梁山好汉为代表;另一个就是清正廉洁的清官,以包拯、海瑞为代表,他们都成为平民百姓梦寐以求的执法乌托邦和救命稻草。
不过,体制外的江湖侠士,往往通过非常或非法手段来达到目的,是对现行体制冲击和挑战,因此成为被朝廷打击和“招安”的对象;而清官则是调节阶级矛盾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的武器,历朝历代皇帝用起来最为顺手。
清官能稳定皇帝的江山,维持皇朝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皇帝是喜欢清官的;不过,这种喜欢是有限度的,这同样出于坐稳江山的考虑。
为什么?因为清官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这是令皇帝最害怕的事情,这种威胁比贪官大多了。汉武帝杀窦婴的事就是一个典型。窦婴和田?闹纠纷,御状告到汉武帝那里。窦婴揭发田?贪污腐化,田?就说,太平盛世,我贪污一点、享受一点又怎么着了;你窦婴倒是不贪,但你勾结江湖豪强,天天和他们一起躲在家里密谋什么,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就是这句话打动了汉武帝,把窦婴给杀了。
因此,封建帝王举臣任事的第一标准是忠而不是清,所谓有道之主,不求清洁之吏;甚至不惜以腐治国,重用贪官。为什么?贪官名声不好,成不了大事;有把柄在皇帝手中,便于驾驭。比如嘉靖皇帝用严嵩为相20年。嘉靖知不知道严嵩贪?当然知道,许多告发严嵩劣迹的奏章都被他压了下来,因为严嵩好用啊!会为他办事啊!贪官被天下人唾骂,全靠皇帝罩着,哪天皇帝不想用了,一脚踢开,天下人都还会称颂圣上英明!
真正的聪明人把这一层关系看透了,不惜自污免祸。“王翦乞田”便是最好的注释。王翦带领60万秦兵攻楚,等于全秦国的兵马都在他手里,怎么才能让多疑的秦王嬴政能放心?王翦本身不好财、不好色,但他却不停派使者向嬴政要田地。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能在嬴政心中树一个贪图财富、目光短浅的形象,以消除嬴政对他的猜疑。这个傻装得很成功,可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也是如此。刘邦出去讨伐叛乱,让丞相萧何留守长安,但是又放心不下,不断派人查探询问萧何的行动。为了解除皇上对自己的猜忌,萧何便在京师强迫百姓贱价卖地,使关中百姓都骂他。果然,萧何的骂名很快就传到了刘邦那里,刘邦也就放心了。
这就是清官难当的另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