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良臣之路_强者之路最强0元二人流

  官员历来只分忠奸,而魏征独创了良臣概念,并把良臣和忠臣作了严格界定。各自确立了标准。很长时间里。他执着于良臣理念,用心走良臣之路,为政坛留下了一个神话。   
  魏征家族平庸,没多大背景,其父做过县令,死得很早。他从小潜心读书,读得有些过头,以至于不想种地,不愿经商,只好去当道士。隋大业末,他脱下道袍,参加了反隋武装,先后服务于李密、窦建德和李建成。玄武门事件后,他被李世民收归帐下,从七品官开始,一步步做到丞相,643年辞世,终年65岁。
  战争年代,书生不能冲锋陷阵,不便当英雄好汉,时常不受待见。幸运的是,李世民给他提供了机会,成就了他的良臣梦想。从古至今,尽管官员多如牛毛,史上留名者也不计其数,但称得上良臣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魏征能负此盛名,他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建设性思想家,政治理念与统治者不谋而合,良臣良在思想,功在建设。早年苦读,让魏征找到了攀登的梯子,获得了思考的高度;社会动乱,为他揭开了现实之幕,提供了深度思考的客观条件。他的很多结论,至今人们仍然耳熟能详,仍具有建设性力量。
  从隋大业末至唐武德末,十余年间,他表现平平,功绩不多,在若干重大事件中,说不上话,插不上手。但是,玄武门事变后,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魏征终于有了锋芒,开始政坛走红,几乎所有的朝政问题,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拙于破坏,精于建设,其思想深刻而质朴,是巩固统治、建设政权的绝佳构想。
  他的思想,就内容而言,原创并不多。但是,他紧盯隋朝亡国教训,对前人思想予以重新概括和有效整合,系统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思路和办法,完全具有创新性意义。他认为统治者要牢记前车之鉴,“居安思危、戒贪以俭”;要正确认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慎用民力,减少徭役,要懂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广开言路,闻过则喜;要贯彻劝善罚恶的理念,“明德慎罚”,防止“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等等。这些思想,暗合了李世民的政治追求,被全盘笑纳,并广泛用于政治实践,终于打造了贞观盛世,也让魏征成就一代良臣。
  走良臣之路,不用方法也许就是最好的方法。魏征始终裸露着直白着,行走于庙堂之上,说话不讲场合,批评不顾及领导面子,甚至得理不让人,直到对方退让为止。这就是魏征:一个没有顾忌的人,不讲方法的人,被称作诤臣的人。
  魏征把握了三个要点:一是他把李世民推上圣君之路,从而为自己做良臣打开了空间。李世民追求贤圣,意欲建千年伟业,这一点,魏征看得最清楚。他屡屡利用机会,鼓动皇帝效法尧舜,走圣君之路。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只要魏征一提尧舜如何如何,皇帝立马服气。就这样,魏征成功地帮助皇帝走上圣德之路,使之不敢回头,他则紧随其后,推销他的理念,实践他的梦想。
  二是他善于借题发挥,以事喻理。魏征没有著书立说,不作宏大论述,只是通过劝谏,针对问题阐述政治得失。比如,李世民曾下令征兵,包括年龄虽不够但躯干长大者。魏征反对,指出不能无视年龄,否则就是失信,并借机大讲无信不立的道理。皇帝心悦诚服,竟自责说:“朕过大矣!”
  三是从自己做起,营造知无不言的清正之风。在他看来,做良臣就要敢说真话,知无不言,宁肯把话说过头,惹上面不高兴,也不能藏着掖着。千里之外的高昌王想赴京朝贡,皇帝很兴奋,他却认为这是劳民伤财,没有实际意义;大臣们建议太宗封禅,他却以为此举是图虚名,必招实祸。
  他不选择领导,唯凭忠直打造良臣之业。选择领导,事关个人前途,历来备受重视。魏征有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在追求良臣的过程中,他没有择人的举动,也不刻意取悦他人。
  从属李世民之前,他一直是文吏,级别不高,难有上乘表现,但不管在哪里,都有忠诚之举。他曾积极为李密建言献策,替窦建德加班工作,也曾屡次建议李建成干掉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认为魏征蓄意挑拨自己兄弟关系,责令他说清楚。他却说:“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李世民没有为难魏征,让他当了詹事主簿,魏征的良臣之路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若干年间,他竭诚尽忠,犯颜直谏200余事,对权力多有匡正。李世民对魏征评价极高,称之为镜,以为可以明得失。当然,魏征并非完人,有两件事让李世民心情不爽,其一是魏征推荐了两个人,称其有丞相之才,后来两人都犯了事,一死一贬;其二是魏征曾把自己的谏言诤词装订成册,私下送给起居郎传看,似乎想让人家写进史书,传之于后。
  
  编辑:孟 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