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此前,2010年12月29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决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笔者看来,这份白皮书反映了建设廉政长效机制的思路和轨迹,同时对于逐步化解一些人心中的“腐败麻木症”也大有裨益。
“腐败麻木症”主要是指公众自身对腐败及腐败治理问题的认识存在种种偏差或误区,大致可分为10类。
――越反越腐论。一些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公布的反腐数据有一种别样的怀疑态度。若是今年落马贪官的数字比去年高,他就认为腐败越来越严重,若是低了,他就认为是反腐不力。其心底里有一个论调“越反越腐”。1月6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千以胜在通报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后指出,“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不是“腐败越反越多”,而是反腐败越抓越紧。从查办案件的统计数据看,2010年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为1.5‰。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或严重违纪的党员只是极少数。当前腐败方式的变化,即隐蔽性越来越强。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反腐的威慑力。
――运气不好论。有人认为,遭到查处的腐败分子不过是运气不好,腐败分子更是感叹比其更贪的都没事,自己属于“倒霉蛋”。这是因为他们亲眼目睹或亲身遭遇了很多的腐败经历,认为绝大多数都没出事,出事的只是偶然不小心所致。持有这样的认识,自然不会把反腐工作放在眼里,他们有的只是侥幸心理,是进一步谋腐败的“小算盘”。《廉政嘹望》专门做过“贪官潜伏期”的专题策划,其实质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只有让贪官潜伏期越来越短,偶然成为必然,才会让这种谬论不攻自破。
――抓大放小论。有人认为,腐败根基太牢,牢不可破,反腐败只是权宜之计,把过分的、过头的反下去。“大贪轻判了,小贪没事了,不贪活该了。”群众的认识确有偏颇之处,但我们的执纪执法部门也要注意两点,一是抓腐败不能只抓重点,基础工作也要抓,小贪小腐更不能放松;二是要宣传好反腐成果,消除公众的误解和偏见。
――“羡”腐论。时下存在羡腐心态的人不在少数。看到有些官员“出有车,食有鱼,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时,不少人感慨万千――“还是当官好!”思腐者思想上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腐,行动上是采取种种手段非法敛财;恨腐者是一提起腐败无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可很多时候又羡慕人家有办法、有门路,能办成事。针对这种论调,就必须要好好算下落马贪宫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自由账。民间还流传着“贪官短命”的说法呢!
――家丑不扬论。在反腐败宣传中,一些地方往往只顾处理一个个已经“露头”的腐败分子,但并不想公之于众,或是怕地方形象受损,殃及经济发展,明里暗里禁止舆论报道。本地媒体不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就是轻描淡写,只报最终结果,隐蔽案件详情。所以我们正常见到的贪腐案例报道,多是被动式的异地互报。结果,没使更多的干部引以为戒,却使更多的群众丧失了对腐败真相的知情权、对反腐败斗争的参与权,进而消减了对“反腐败能否取得根本性胜利”的信心。其实,对腐败分子的查处正是最显性的“反腐败实际成果”,其警示意义和宣传效果不言而喻。当然,个别媒体反腐报道中的低俗庸俗化倾向也是必须反对的。
――小贪不腐论。很多人对腐败问题的估量有一个可以容忍的度,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可以违规”的度是低于党纪、法律限定的底线的。但也有一些“度”不仅高于党纪、法律的规定,而且有大幅度突破的趋势,这缘于许多人心中既定的小贪不腐论调。殊不知,贪腐并没有明确的量的界线,贪一分也是贪,腐一次就是腐,人们常见的只是还没有酿成严重的后果而已,但后果是一步步发展来的,积小贪必成大贪,“小贪不腐论”正是“温水煮青蛙”的危险信号。
――反腐润滑论。这个论调主要存在于部分政府办事人员和官员之中,拿回扣、提成,办事要礼,审批要请,在他们看来是正常的工作程序和办事准则。他们认为,官场的“潜规则”远大于党纪国法,如不“入乡随俗”,事情就难办,领导就不满意。不是自己内心要搞腐败,是工作需要,形势使然。渐渐地,他们对腐败产生了认同感。学者孙立平说过,无论是腐败还是由腐败催生的潜规则,都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久而久之,腐败开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人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成为一种广为公众接受或默认的价值观。
――能人多疵论。“能人多问题”,有人认为,现在是精英治国,精英们处理政务多,自然问题也会多一些,可以理解也应当允许。只要在位时能为百姓办事造福,贪点吃点可以原谅。以此为借口,为某些出现问题的官员遮掩。而且近年来出现一种不良的倾向,真正廉洁的千部在许多地方不受重用,而热衷于跑、送的人却受到重用,还美其名曰“有能力,会办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干部用人的导向发生偏移,苦干宴千的人少了,花里胡哨的人多了,追求表面政绩的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少了。
――禁令如纸论。每到元旦、春节,各地各种禁令频频传出,这也导致了一些公众的麻木症。他们认为,禁令年年喊,天天叫,未见到有多大作用。不仅被禁令约束的人麻木,就连看台上的观众也会热情逐渐减退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禁令在一些人心目中,已成纸老虎,甚至看起来都不可怕。这样的禁令,不仅不能给人信心,反而让人信心消磨。令行禁止、加强制度执行力在反腐败斗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腐败无治论。这是一种极其悲观失望的情绪。有人认为,历朝历代都反不了腐败,当代腐败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能适度控制,根本反不彻底。更有某些专家学者就反腐败问题所做的分析或过于尖锐,或被断章取义,引起公众的消极误解,从而丧失对反腐问题的信心。当然,对此,我们只能用“反腐败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其实,有腐败存在并不可怕,党和国家的肌体从来都是在与腐败势力的斗争中逐步成长、健壮起来的;少数干部群众患上“腐败麻木症”也不可怕,怕就怕我们忽视其症状,任其变相传染和蔓延。
笔者以为,对腐败麻木症必须积极应对。对这种态势要有充分估量,要将反腐败的难度和决心告知公众,吁请理解,并寻求各方反腐力量的策应和支持。要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量,提高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动员一切力量,与腐败分子作斗争,要有信心能够战胜腐败。
相信白皮书在回应公众关切的同时,也能逐步获得公众的认可、支持和理解。希望今后的白皮书能够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地回应民众和国际社会的种种关切和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