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十年:浓缩中国富强之路_中国的富强之路800字

  博鳌,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镇,通过十年时间,蜕变成一个名扬天下的地方,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来宾。这一切,缘于这里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4月16日下午,经过3天的高层对话与讨论之后,第十届博鳌亚洲论坛在博鳌落下帷幕。2000余名各国政要、工商界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出席今年年会,创历年之最。
  
  一个决定,影响整个亚洲
  一个时代的故事反映一个时期的脉搏。早在1998年,根据当时的亚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提出建立“亚洲论坛”的构想。该构想得到了多数亚洲国家的支持和赞同。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6个发起国(包括25个亚洲国家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的代表于2001年2月27日聚会海南美丽的小镇博鳌,宣告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了《博鳌亚洲论坛宣言》。就在那一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出席了成立大会,向世界庄严承诺:作为东道国,中国政府将继续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生活中人们常说,人生重要的不是机遇,而是决定。在特定状态下,机遇到处都是,唯独缺乏做出果断抉择的勇气和决心。从这个角度来说,博鳌亚洲论坛并非是这些发起者意识到了必须“抓住机遇促成飞跃”,而是做出了一个勇敢而坚决的决定。毫不夸张地讲,十年前“促膝而谈”的一个决定,正在改变亚洲和世界。
  
  博鳌,带给我们什么?
  博鳌亚洲论坛用十年时间,给中国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中国人有了世界性的眼光。十年前,我们要出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我们是邀请朋友一起表达观点,能把人请进门,是一种亲和力,也是一种凝聚力,更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没有说教,没有口号,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理念,让国人在现实里感受到实惠并顿悟到什么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的中国模式才最有生命力。
  十年来,博鳌亚洲论坛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让亚洲区域合作更紧密,并就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等重要议题深入商讨,为亚洲经济发展探索有效途径,也为亚洲经济适时转型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导,受到了亚洲众多经济体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博鳌亚洲论坛虽立足亚洲,以亚洲国家为主体,同时却是开放和面向世界的。论坛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参会代表的广泛代表性上。过去十年,大量欧洲、美洲的国家领导人、知名学者、商业巨子参加论坛年会, 与亚洲国家的代表一起就共同发展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二是体现在论坛理事会成员的全球代表性上,尤其是论坛理事会换届后,新的理事会成员涵盖了俄罗斯、法国、 美国等亚洲之外国家的前领导人,这部分前政要在国际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论坛的国际化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此外,由于其非官方性质,博鳌亚洲论坛已逐渐发展成为参会各有关国家商议合作的重要平台,对我国国际交流、经济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领导人每年都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向外界阐述中国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争取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的政府官员利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契机,增进与外界的交流。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积极参与年会的各项活动,与世界前沿智慧深度交流、碰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博鳌主题演变的背后
  笔者特别注意到,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 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强调,这届年会最主要的收获为形成了包容性发展的共识。记得2001年首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这两个主题很值得玩味,首届论坛的主题像一条滚滚向东的河流,很迫切地想得到大海的拥抱,而今年的主题则更像是一片汪洋大海,显露出一种自信和通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包容应该有三种含义,一是让世界包容中国,二是让中国包容世界,三是中国能包容自己。
  世界包容中国,正像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一次访美时讲到的,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的发展也应该多姿多彩。中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种道路的形成是历史的,世界不能把其意志强加给中国,应该允许中国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进。
  中国包容世界,就是中国的崛起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只会促进世界更好地发展。自从冷战后世界步入单级,所以国际形势极不稳定,只有平衡点增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为世界贡献一个平衡点。
  中国包容自己,这是自我救赎的良药。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包容是一个优秀的执政者必备的品质,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
  博鳌亚洲论坛主题的演变,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最好注脚。现在已经有人不断在强调中国模式,但是中国模式现在貌似还没有一个世人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一种模式要想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必须具备让本国国民富裕、幸福、自由生活的条件,只有你做到了,你的模式才会得到广泛认同,并得以推广。
  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胡锦涛主政后,又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战略,保证了中国巨龙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遵循科学规律的发展道路会让人民更幸福,也会让国家更自信。我们把不同体制发展模式的国家领袖与各行巨子请到家里做客,畅所欲言,交锋思想,这种自信应该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
  
  超越“达沃斯”
  “未来十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将会随着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与日俱增,我想博鳌亚洲论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达到和超过达沃斯经济论坛。”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吴士存说。
  从长远的眼光讲,博鳌亚洲论坛有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做后盾,肯定会越办越好,但是希望它会处理好自己从有名到无名的裂变。因为博鳌亚洲论坛是中国主办的为数不多的享有国际声誉的会议,随着它的稳步发展,其名气必将越来越大,这是喜事。但博鳌亚洲论坛对于中国来讲,只是中国经济腾飞所展现出来的一个小舞台,我们肯定会有更多的舞台来展示给世界。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而应该是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全面辉煌时代的国度里,博鳌亚洲论坛自然就会从有名变得“平庸”,这应该是博鳌亚洲论坛之于中国的终极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的十周年,折射出的是中国的自信历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脚印,会被大地永远铭记,这种真实的历史足迹谁也篡改不了。博鳌亚洲论坛就如猎豹身上的一枚花斑,我们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博鳌亚洲论坛的十年,体现出我们执政者“以行示人”的行事品格,在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相信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富裕、幸福、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