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重庆市教育行业文献资源共享现状的分析,提出“十一五”期间,在统一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制订标准和规范,搭建“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实现重庆市高等院校和其他学校的文献资源共享,有力支撑重庆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献资源 管理信息系 统教育信息化 资源共享
[分类号]G259.23
1 引 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具有竞争优势。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传统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相结合,成为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开展“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的建设,按照“共享数据交换+数字文献联合采购”的模式,实现重庆市高等院校及其它学校的文献共知、共建和共享,提高文献开发利用能力和保障水平,支撑重庆市教育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2 重庆市教育系统文献共享现状
长期以来,重庆市教育系统的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模式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各图书馆都力求通过扩大自己的馆藏量来实现自我保障。本来各图书馆的图书经费就比较少,和东部地区有很大差距,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随着网上信息资源量的不断增加及用户多元化,经费充足的高校图书馆也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这种保障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在图书采购方面,高校图书馆仍然主要采用“个体经营”、自给自足的文献保障方式,依靠图书公司、新华书店或本校书刊经营实体采购图书与期刊。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协调,造成家家都有、家家都缺的局面。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馆藏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尤其是重庆市的偏远区县。
在图书编目方面,各高校图书馆多采用购置国家图书馆书目中心的书目数据光盘、CALIS联机编目(仅仅重庆大学在使用)、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作为“套录”本馆藏书的“数据源”。结果是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没有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为进一步扩大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和更多的教育系统图书馆的协调配合造成诸多困难。中小学图书馆(室)还基本上没有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
对于及时反映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的外文原版期刊的采购,各图书馆或由于价格昂贵而“望而却步”或“舍书保刊”而影响图书购置。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影印刊”全部停订,使本来已经紧张的购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只有少数高校通过购买数字期刊来进行弥补。这更增加了统筹规划,合理使用有限经费,最大限度地复用既有资源的必要性。
在电子文献资源的购置上,只有各高校图书馆或多或少地纳入馆藏计划,而中学图书馆则几乎没有这笔开支,资源落差明显。
网上资源无法共享,原因是:①没有统一的图书馆集成管理软件,现有各馆使用的图书馆集成系统互不兼容,而且原有的系统均没有地区级的文献资源共享功能,有的图书馆甚至没有自动化管理系统;②各个学校现有的图书馆集成系统编制的数据缺乏统一标准,因而无法实现书(刊)目数据资源共享;③电子资源由于版权保护的原因,数据库商通常都严格限制其在单一高校内部使用,集团出面统一购买的不多,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参与。
馆际互借基本没有,现在也无条件大规模开展。仅有的一点馆际互借也仅限于个别高校之间部分的“馆际互阅”,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互借还相差甚远。
上述种种现状造成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经费紧张,导致很多教学科研急需的文献资源无法购置;另一方面由于“个体户”的文献保障方式,造成大量的文献重复购置,形成资源浪费。
3 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机遇
为解决重庆市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单靠一个图书馆或一个机构都不能得到根本解决,需要建设统一、集中的保障体系。目前在国内一些地区,以骨干高校为核心建立整体保障应用体系的尝试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绩。国内的教育系统文献保障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国家教育部投资组建的全国性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如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内容包括联合书(刊)目数据库,源文献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电子资源网上共享等,对提高各地区进入“211工程”的高校的文献保障水平和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地区性高校文献保障系统,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投资组建,对该省市所辖高校提供文献资源保障。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来看,这种保障系统的保障效果和资源共享效果更好,如天津市投入近亿元,建设天津市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上海市也投入上千万建设上海教育数字图书馆。
作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渝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在中央建设“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形势下,重庆市更需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十五”期间重庆市教育系统已经建设了“西部校园网”工程,各个高等院校、个别中学之间建立了校园网并实现高速联接,基于校园网的建设,一些学校开始开展网络教学、办公、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校与校之间的网络应用,尤其是信息共享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展,不同规模与资源状况的学校也没有开展协同与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助。根据重庆市城域网的网络流量统计,校际之间的网络流量还不足带宽的10%,说明协作应用严重不足。
面对历史机遇,利用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加强现有教育文献资源的整体与应用将成为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开展、“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的建设,依托骨干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为核心,搭建覆盖各高等院校的共享机制,并由此辐射、带动普通中、小学师资的培训、自训,实现重庆市高等院校及其它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和保障水平,强有力地支撑重庆的教育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4 基于数据交换的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策略
4.1 具有重庆特色的共享策略
通过对其他省市共享平台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各个平台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天津市依赖于政府的大投入,实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统一集中建设,并基于此进行文献共享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服务;江苏省由政府投入开发了高水平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内部的数据交换实现文献共享;上海市和广东省则重点建设教育网络图书馆,实现数字文献资源的网络共建和共享。
重庆市由于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如何通过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共享数据交换+数字文献联合采购”模式,发展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文献中心系统, 对外提供各成员馆文献信息的共享服务;二是数字图书馆系统运行各加盟图书馆的数字文献服务系统,并与文献中心系统交互数据业务与共享信息(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4.2 文献中心系统
文献中心系统是整个保障体系的“数据中心”与“应用中心”。数据中心最核心的是读者信息与联合书目信息。通过这些整合的基础数据向读者提供各种文献共享服务。系统的难点是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的数据整合和集成,计划采用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如微软公司的BizTalk Server或者IBM公司的Websphere等,解决不同格式数据的统一和数据兼容性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图书馆数据格式以及数据采集规范,集成各个图书馆的数据,并实现数据的流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完成以下应用的整合和服务:
中外文书刊的馆际互借。在统一规划下实现借书证“一卡通”,实现市内“网上预约、通借通还、送书到馆、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不同地域的用户或在不同图书馆注册的用户,可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图书馆就近借阅。
文献传递服务。通过复印、电传、邮寄等方式实现对纸型文献的介质传递服务,通过E-mail和建立文献传递专用服务器等方式实现数字化资源的网络传递服务。读者通过中心系统的门户网站,查询感兴趣的资源文献,并预订传递服务。
联合参考咨询。由各馆推荐咨询馆员组成区域性联合咨询馆员,通过电话、E-mail、面谈以及在线咨询等形式,重点面向重庆市教育系统内的读者提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逐渐建立起FAQ专家知识库。
联合开展主题活动。开展主题书展、书评、新书通报、阅读辅导等读者阅读主题活动,开展学者讲座、文献利用培训、影视评介、书画展览等文化主题活动。
开展各成员馆间文献资源的调剂工作。各成员馆本着互惠互利、各取所需的原则,建立统一的馆藏文献调剂数字中心,发挥更大的馆藏效用。
4.3 数字图书馆系统
在整个教育文献共享体系的建设中,各加盟图书馆自身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也必不可少,这也是整个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根据重庆市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系统将从三方面进行建设;
4.3.1 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 目前广泛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基本上都只是简单的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管理系统,例如ILAS管理系统、汇文管理系统等,都只是文献书目级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业务管理,读者除了检索书目,阅读数字文献,并不能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因此在共享平台的建设中,计划结合图书馆数字化的应用经验与重庆市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协调各方资源,采用图书馆2.0的理念,开发全新的基于馆员的新的现代管理系统,以“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为核心,实现包括文献管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业务管理)、决策支持、图书馆OA系统、公共检索(OPAC)、“我的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为整个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4.3.2 数字文献资源的联合采购 分利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作用,联合各个图书馆集团采购各种急需、必需的数字文献,并搭建服务平台,统一进行数字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以节约资源购置费用,提高文献利用率。
4.3.3 中小学图书馆远程服务站在实现“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利用现有网络框架实现远程的文献检索和应用服务,逐步建设中小学图书馆远程服务站,为中小学图书馆,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提供多样、便捷的网络文献服务,如书目检索、全文传递、参考咨询等,通过服务站的形式实现与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联结与整合。
5 总结
重庆市教育文献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的建设,立足于重庆市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为重庆市各教育科研单位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必将大大提升重庆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尤其是提高边远区县的教育文献保障能力,将为重庆市实现建设西部教育高地的目标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