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自律控制模式_网络传播技术控制的分散控制模式研究

  [摘要]结合控制理论集相关信息技术于一体,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分析,并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构建出多种同构模式。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分散控制模式――学科信息门户的原理、意义、控制原则等,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信息门户,从而把它上升为一种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其在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深入探讨。
  [关键词]控制模式 分散控制模式 网络信息传播 学科信息门户 技术控制
  [分类号]G20
  
  网络信息技术是保证网络信息有效传播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渗透了传播的每个层面,正是这种网络技术才有了网络传播的诞生。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控制管理技术虽然较之因特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明显滞后性,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控制而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仍是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笔者集相关信息技术于一体,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作为完整的体系进行分析,避免以技术看技术的片面性,从管理学角度重新审视技术,并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结合控制理论,构建多种同构模式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
  
  1 控制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是控制主体向控制对象施加一种主动影响或作用,使控制对象保持稳定状态或者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过程。它是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没有控制就难以保证一切活动按照计划进行。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活动朝着组织目标的方向进行,而且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组织目标就越易实现。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目标决定控制方式,有什么样的控制目标,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方式。但是,由于系统控制中控制的目的不同、控制的对象不同、系统的状态不同,所选用的控制方式也不同。同一个控制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同一个系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它的控制方式。这种复杂的关系,决定了管理控制方式与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研究和了解控制的形式与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控制方式与模式,对于有效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所探讨的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应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正如文献所述:以书目理论为基础的信息控制,实际上是以文献信息流的书目控制为基础的多层次控制,属于传统的管理控制范畴。
  
  2 控制模式
  
  在全面考察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把网络信息作为一信息集合,并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尝试性地提出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研究的总体框架,首次打破学科界线,把涉及到的相关信息技术按照技术类别以及固有的信息组织方法与模式,归结为“标记语言”、“网络协议”、“分级与过滤”、“计量评价”、“搜索引擎”、“学科信息门户”、“网络安全”、“网络编目”、“数字图书馆”等技术集群,并与控制理论相结合,采取以类比象的方法,构建出“微观控制”、“宏观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前馈控制”、“共扼控制”、“最优控制”等多种同构映射的对应关系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旨在直观地表述各种控制模式的作用特点,更加形象地揭示控制论的内在机能。如“标记语言”的定义为:就数据本身的信息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是一种数据流的文档结构描述语言。相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流或网络信息集合而言,其控制对象和作用原理是微观的,因此,本文作为“微观控制模式”进行研究。而“网络协议”虽然与“标记语言”有相同之处,即两者皆为一种技术规范,而后者的控制与作用的对象是整个网络信息流或网络信息集合,相对“标记语言”作用于文件而言,是宏观的、广泛的。所以,本文以“宏观控制模式”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另外,“直接控制”、“间接控制”、“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前馈控制”、“共扼控制”、“最优控制”均采取以上方法,依据各种网络技术控制对象和特点的不同,与控制理论相结合,采取以类比象的方法构建而成,并归纳总结了各种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绘制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见图1),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这些模式的构建,虽然也有可能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却能更加形象直观地表述出各种控制技术与模式的作用特点,有效地揭示了控制论的内在机能。
  
  
  3 分散控制模式:学科信息门户
  
  3.1 分散控制
  分散控制是一种由若干分散的控制或决策者、操作者共同完成大系统的总控制目标的控制方式。在分散控制中,整个被控制对象或过程的控制任务由几个独立的分散控制器共同完成。各控制器没有上下级关系,每个分散控制器只能获得大系统的部分信息,也只能对大系统进行局部控制,完成它所分担的控制任务。在空间上分散的大系统或在空间上较集中,但各个控制通道的动态响应时间(或时间常数)差别较大的大系统,均可采用分散控制。
  分散控制的问题有:①各分散控制器平行工作,没有隶属关系,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只能实现大系统全局次优化,缺乏有普遍意义的解法;②控制器间通信的滞后和随机干扰等问题给分散控制结构的分析和综合带来困难;③一般难确定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问题。
  
  3.2 分散控制模式
  搜索引擎是以整个web信息资源作为搜集对象,旨在对网络信息集合进行搜索并建立索引数据库,以期达到对全部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与集中控制的目的。而分散控制模式――学科信息门户,是由信息专家和学科专家根据规范手册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和组织,形成某专业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其优势远胜于用户自己定位、评价、过滤和组织信息资源,它致力于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入口。相对于搜索引擎面对全世界服务器上的网络信息进行集中式控制而言,具有分散、灵活、深入的特点,因此,本文以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中的分散控制模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4 分散控制模式的评价指标
  
  由于分散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分散控制器平行工作,没有隶属关系,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对于全局来说又只能实现大系统全局次优化,且缺乏有普遍意义的解法。因此,为了优化现有的学科信息门户,并为新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提供参考,需要对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组织控制提出一套评价指标。
  
  4.1 门户的信息覆盖范围
  理想的学科信息门户应该从仅收录因特网资源发展到囊括馆藏实体资源(包括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等)的集成化系统,两种资源在同一界面实现无缝存取,整合为易检易用的有机整体,即复合图书馆。基于用户利益而管理的复合图书馆――用于管理与组织的人文科学复合图书馆模型(MALIBU)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4.2 门户的资源选择标准   ?内容标准。学科信息门户旨在指向原始的信息,而不仅仅是链接列表。信息应当是有效的、准确的和新颖的,其来源应是有根据的、可靠的。
  ?形式标准。可以从①易于导航;②用户支持的提供;③公开标准的利用;④技术的利用;⑤美观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当然,那些极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也不应仅仅因为形式而被排除。
  ?过程标准。过程标准需要考虑支持信息资源的程序和系统。要注意的是网上资源是易变的,其完整性是依赖于原始信息提供者、网站管理员及其支撑的技术,学科信息门户旨在指向那些实际可获得的、稳定的、维护较好的资源,其信息、界面和系统都应该是可靠的。
  
  4.3 门户对资源的描述
  对资源的描述是否采用国际通用的元数据、标记语言、分类法与词表?如澳大利亚的SBIG全部以DC为基础,Agrigate采用DC和澳大利亚政府查找服务(AGLS)元数据元素以及自己独有的元数据元素,并支持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INFOMINE的记录以HTML语言表示,主题标引使用LCSH,记录还可以转换成MARC格式的记录。
  
  4.4 更新与维护
  更新与维护是学科信息门户评价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为:更新是否及时?是否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不断追加新的网络资源?是否及时剔除错链、死链?整个系统在结构上是否为一个活的系统?是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变化及时对词表和分类体系进行调整?维护是否比较容易?软件是否可靠?
  
  4.5 互操作性
  学科信息门户要成为强大的信息资源发现网络,必须将众多的学科信息门户无缝链接,能够进行透明访问,实现在相似或不同的学科范围、一种或多种语言之间交叉检索和交叉浏览。出于这一要求,互用性成为学科信息门户及其软件包性能的重要指标。互操作要求协议、检索语言、元数据模式、学科分类和目录规则等采用一致性的标准或通用规范。
  
  4.6 分类法与词表
  网络信息检索中使用的关键词并非都是受控词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检索效率不高、检准率低的结果。以受控词汇为标准用语,就可以使标引和检索之间用语一致,达到最佳检索效果。因此,学科信息门户词表的设置与否对于本专业的深入检索影响很大,应建立符合该专业特点的主题词表和分类体系。
  
  4.7 系统性能与安全
  学科信息门户的运作仅靠图书馆的理念是不够的,要涉及到大量的实现技术。采用技术的先进与否也是学科信息门户评价的重要指标。另外,学科信息门户的安全性问题应该受到重视,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对资源进行备份与保存等。
  
  5 分散控制模式的问题
  
  学科信息门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搜索引擎检索结果冗余量过大、检准率不高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对专题网络信息的获取。但是,因为学科信息门户主要甚至全部靠人工,使用受控语言来组织网络资源,不具备搜索引擎索引资源涉及面广、检索覆盖率高的特点,相比之下收集的资源相当有限。
  
  5.1 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要真正建设好一个学科信息门户需要大量的相关技术支持,同时,根据学科信息门户的特点,除了利用已有的网络信息技术外,还需要及时开发新的技术来优化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如著名的SOSIG采用了自动标引、分布式编目等先进技术对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利用“harvester”自动搜集软件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检索。但如何将大量的新技术运用到SBIGs的建设之中,仍是当前学科信息门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5.2 更新与维护
  学科信息门户要真正成为因特网信息的导航工具,必须改变目前因追求高质量的检索效果而过于依靠人工参与的状况,充分利用网上自动漫游、自动跟踪、自动分类、自动标引和自动文摘技术,采用人机结合分类标引、主题标引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也可以鼓励用户推荐资源或参与维护。
  
  5.3 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很容易被下载、复制,如何链接或复制资源而又不侵犯知识产权是建立学科信息门户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学科信息门户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5.4 经费问题
  目前,学科信息门户基本上是由大学或研究机构来建立、维持并直接或间接地由他们资助,其建设任务是其职员工作的一部分,在某些国家是以国家级别的形式来建设的,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尽管如此,多数学科信息门户还是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持久性乃是一个大问题。
  
  6 分散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
  
  6.1 合作化趋势
  当前,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出现合作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某一个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是由多个机构合作完成的,如SOSIC是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协会(ESRC)”与英国电子图书馆计划和欧洲委员会合作的;②相关专业的学科信息门户的合作,如AVEL已和EEVL合作;③跨学科的门户体系,即若干个学科的信息门户合作,并开展集成化的检索,如英国的CrossROADS和美国的Issac Network等。国内的CALIS系统在学科信息门户的合作建设与标准化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各校图书馆分别研制本校重点学科的导航库,利用统一发布的平台,统一界面、统一引擎,采用动态追踪网站技术或者其他新技术等。学科信息门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资源的有机集成,还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合作化将是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6.2 资源集成化趋势
  面对当前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的特点,集成各种资源必将成为学科信息门户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学科信息门户对资源的收录主要还是对网上资源的收录,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信息门户也应该对不同渠道、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知识加以整合,建立基于网络、基于资源、基于学科的集成化系统,实现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和无缝存取。
  
  6.3 服务个性化、人性化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趋于个性化,这就要求学科信息门户必须针对用户的具体需要,在确保所提供信息高质量的同时,利用网络新技术,跟踪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主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随着各种商业化信息服务的出现,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各种信息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更加精细,因此,未来学科信息门户必将更加注重服务的人文关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尊重用户等,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7 结论
  
  分散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分散控制器平行工作,没有隶属关系,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只能实现大系统全局次优化;缺乏有普遍意义的解法。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作为一种质量受控有保障的网络信息服务和工具,学科导航受到了图书馆用户特别是大学校园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欢迎和好评;但是对于主体因特网用户而言,学科导航依然是一种使用率较低、价值被低估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未知的资源。为了使图书情报界能够在网络资源的组织和发现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学科导航建设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