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如此让人难以琢磨。经历了三十年的黯淡之后,小清河以难以预料的绚烂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古城济南有2600年的建城史是齐鲁文化的重镇。以“山、泉、湖、河城”闻名于天下。其中 小清河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济南的“母亲河”,在济南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小清河是济南市最重要的河流,发源于济南西郊,东西向流至济南北园。又汇市内诸泉,流经历城,章丘,邹平等地由羊角沟入海。历史上,小清河一直承载着济南的排洪、防涝、灌溉、航运等多种功能。曾经,小清河是一条繁忙的河,金元之后多以其运盐,故又称“小盐河”。
但是,上世纪八十年时代,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小清河两岸建起了千余家工业企业,而近一半企业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城市化发展加速,使沿河两岸人口大量增加,生活污水成倍增长。小清河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遭到毁灭性打击,水生物也基本灭绝,成为一条脏河,臭河,害河。
于是,济南开始了治理小清河的工程。但因其复杂程度而一直未见显著成效,反而进入了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怪圈,这导致小清河一带经济贫困,居民稀少,环境恶劣,严重阻碍了济南城市发展的“北跨”战略。
然而随着济南的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空间不断拓展,而东西不可能无限拉长,距离市区较近的北部必须担当重任。济南“北跨”势在必行,小清河彻底性的综合治理箭在弦上。
终于,济南市于2006年、2007年先后成立了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总体领导和组织协调。2007年6月25日,工程责任主体――市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正式组建。2007年9月29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为“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指明了方向”。
2007年11月6日上午,随着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大明一声令下,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时至今日,总投资约35亿元的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12月竣工,51个污水直排口全部截污,清流注入小清河。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争取在明年年底前完工。
届时,一条河水清冽风景如画设施完备的全新小清河将呈现在公众面前。与此同时,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全新滨河新区将横空出世。这个新区将改变济南人的生活方式和济南的城市格局使济南“北跨”战略向前推进坚实一步,“大济南”梦想实现指日可待。
昔日济南的“母亲河”
曾经的小清河似一条玉带,蜿蜒穿过齐鲁大地,滋润了这片土地,也繁荣了济南经济。
“家家泉水入清河,千里长流到海波。历下堪称天下最,河源出在市心窝。”这是已故济南著名学者徐北文《济南竹枝词》中的一首。寥寥数语,一条恰似玉带绕城的小清河就展现在人们面前。
老济南的记忆:小时候曾有过一首民歌唱道:“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旧目的小清河,河水清澈鱼虾跃,蜿蜒往来帆樯接,是百姓船工辛苦谋生的饭碗,新中国成立后,小清河被定为“全国五大战备水道之一”的战备运河,堪称济南在全国的一张靓丽“地理名片”。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区四大泉群,现已上延至玉符河右岸的睦里庄闸。自西向东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5市的10个县:市、区,于寿光的羊角沟入渤海,全长237公里。“小河萦九曲,茂木郁干章”。小清河济南段全长70.5公里,北依黄河,南邻大明湖,饱览鹊华烟雨,蜿蜒秀山丽水之间。
小清河的前身是济水故道。“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的太乙池,称允水,东流称济水。济南即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随着历史推进和地貌演变,济水逐渐失去昔日辉煌。东汉以后,黄河改道,济水上游逐渐淤塞湮灭,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桔,因河水清澈,称为清河。
历史上,小清河以其清澈的河水丰富的物产畅通的航运,使两岸人民广得湖田之惠,舟楫之便、鱼盐之利,曾是济南市重要的生态走廊经济走廊和文化走廊,为济南商埠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说到小清河,不能不提到刘豫。刘豫(1073~1146),南宋建炎二年(1128)任济南知府,金兵南下时降金,建炎四年九月,被金立为“大齐”皇帝,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被金人废黜迁居临潢(今辽宁巴林左旗附近)至死。刘豫在历城华山之阴筑堰(名“下泺堰”) 由此向东北方向打通一条与当时“清河”平行的河道。将源于济南泉群的泺水,引入新渠。因傍依清河,为加以区别,堰北称大清河,堰南遂名小清河。从此,大、小清河平行东流。
因此,小清河开凿于公元1130-1137年间。至今已有870多年历史。元于钦《齐乘》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
明永乐年间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为防水患、除淤塞、明朝共有6次大型的疏浚、建闸 筑堤和开河行动,规模最大的次是明成化九年至十一年从历城到乐安(广饶)疏浚502里,建阐38座,明刘敕《历乘》载:“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环城而东、合黑虎泉诸泉之水,东北绕华不注山,经章丘邹平新城诸县八海。此刘豫之运河,今迷其故道。“嘉靖十二年、獭、孝妇诸河入小清河。小清河在明朝虽时有淤塞,而尚属畅通。”
清光绪十七、十八年、小清河上游疏浚历城、章丘、齐东三县河道,下游开浚正河,改由羊角沟八海,加宽马道等,共长207里。自此小清河恢复了全线通航并奠定了小清河今日之规模。加之军用之需建睦里闸 引王符河水东流八小清河。自此,小清河向西上延,增加了玉符河为源。
历代对小清河有“洁清秉德”、“安澜千里”、“通河润物”等赞誉之词、“柳杏行间门径幽、短桥浅水小清流。没鸭麦野青无际,十里春山见卧牛。”清代诗人朱照对小清河生动地描绘,让人依稀看到小清河美好的当年。
小清河上有多处水闸,如睦里庄闸五柳闸等,灌溉菜圃。后来,济南东郊黄台板桥小清河码头为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本世纪50年代,仍可行舟至济南城区,西门桥、成丰桥设有客货码头。
曾经的污染之河、伤痛之河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上世纪80年代时,小清河却变成了一条污染伤痛之河,阻碍了济南前进的脚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小清河两岸建起了干余家工业企业而近半企业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城市化发展加速使沿河两岸人口大量增加,生活污水成倍增长。
济南城区污水日最大排放量85万立方米,年均排放污水2 21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污水为1 46亿立方米。这些污水大部分排入小清河。小清河实际上成了济南市的排污河。上世纪70年代还水清见底的小清河,一度水质达到劣五类。
被严重污染的小清河,又污染了地下水源,危害了流域居民的健康。污水破 坏了土壤,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遭到毁灭性打击,小清河中的水生物也基本灭绝。
由于小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投资商来小清河流域考察时,看到污浊的河水大都望而却步。
在承担着排污重任的同时,小清河还是济南市唯一的排洪河道。
济南市南高北低,南部环山。有28条自然河道汇入小清河,多呈单侧梳子状分布,大部分是山洪河道,每逢大雨,山洪直排小清河。由于小清河河道狭窄,泄洪不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殃及城市和市民。1987年,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水,使房屋倒塌2万余间,伤亡642人,厂矿受淹805家,企业被迫停产618家,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因此,济南曾经有过一句老话“宁要历下一张床,不要天桥一间房。”冷静看待济南各区域发展,就会发现这架天平已经发生倾斜――南部高楼林立,经济繁荣。北部河水污染,平房成片,经济相对滞后,南北部市民收入增加与生活质量提高不同步,城市防洪安全与城市发展不适应……
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海内外投资商来小清河流域考察,一看到污浊的小清河,大都望而却步。能待下去的大多是服装、建材,加工、化工等小企业。
当以“泉水甲天下”而闻名于世的泉城济南,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取得骄人业绩时,彼时小清河的落后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济南的整体进步。
早在21世纪初,济南就按照建设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并着重实施了济南市“北跨”黄河及北跨新城区的发展战略。
但是,“北跨”首先要跨过小清河。
对小清河的污染和防洪问题,历届省市政府和主要领导都十分重视。1996年投入19亿元,对小清河进行拓宽改造,河底宽度达到了20-30米,河口宽度达到50米。小清河干流河道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同时,还建设了2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0万立方米。到2006年底,新建了75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8.5万立方米。
然而,小清河治理是一项浩大的综合工程,如果局部改造和治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和防洪问题。
今日的清澈之河、五彩之河
当一系列的矛盾焦点都指向小清河时,小清河终于迎来了彻底治理的时候。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和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心彻底根治小清河,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带和生态景观带,让两岸群众受益。
济南市于2006年、2007年先后成立了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总体领导和组织协调。2007年6月25日,工程责任主体――济南市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正式组建。
根据2007年9月29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被确定为省市重点建设工程和迎全运配套工程。中共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治理小清河,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工程,而且是济南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收益最长远的公益民生项目。
历经五次会战和无数场“五加二,白加黑”的战斗,2009年9月底,小清河综合治理期工程顺利完工。工程对小清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淤和拓宽,济南市区干流的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还设计了河道调蓄设施,水多排掉,有用的留下,从防御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这些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热岛效应大有裨益。
另外,清河北路北幅快车道和滨河南路道路通车,包括洪园节制闸在内的14座跨河桥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市民出行比原来更加方便。整个工程治理完成后小清河90米宽的水面两侧,将还有80米的植物带,水陆相接形成170米宽,30多公里长的生态恢复区域。河道按照亲水模式设计,堤岸降低,水位抬高,建设亲水驳岸、亲水平台等,使其和滨河景观带自然相融,达到“水清,路畅,景美”的目标。
治污截污是让小清河重新变清的主要措施,清澈见底的小清河也是市民们最想看到的。建设方在小清河两岸各建设一根污水干管将两岸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干管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此外,通过改建新建污水处理厂等措施,小清河水质将逐渐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除了治理河道,园林景观规划也是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重要一环。景观设计突出“文化清河、运动清河,绿色清河”的理念,凸显景观的生态性自然性、休闲性、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休闲活动空间。
板桥广场是济南市北部城区第一个综合性开放式园林景观广场,也是目前市区北部建设面积最大园林要素最齐全景观效果最佳的综合性城市广场。漫步其中,眼见的是乔木、灌木、花卉、草地协调搭配,雕塑跌水景观及花架等园林小品错落有致、建筑、绿化、铺装纵横串联,广场与道路河道及周边景观自然融合。
徜徉在五柳岛上,小清河将闹市的喧嚣与五柳岛的静寂隔离开来。岛上的假山石岸线营造出优美的岸墙轮廓及线条古色古香的汇锦阁掩映在竹林、松柏中,散发出园林建筑的魅力。
“这次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对整个济南北部场颠覆性的改造,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小清河投融资管理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这样评价。
相关专家纷纷表示,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为北部城区乃至整个济南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条河,一个新区,一座新城
曾经沉睡的小清河,现在重新焕发了活力。
小清河不仅为济南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打造着良好生态环境,而且将为环渤海湾地区环境、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作为泉城济南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小清河“滨河新区”的改造升级不仅仅局限于区内环境的改善,而是担负着济南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建设的历史使命。千年人文底蕴的小清河流域将会在市政府及各方相关企业的推动下焕发出崭新的都市面貌。
曾深受小清河污染之害的天桥区,已经感受到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带来的实惠。在天桥区,小清河河道有大约10.3公里长。由于受到污染影响,过去大企业不愿来这里投资,住宅也不愿在河边建。招商引资只能找钢材建材,家具、果品销售的商家。如今,区内污染企业腾笼换业进行搬迁,良好的环境生态正在恢复。天桥区很快受到了国内外投资商的青睐。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将目光放到了这个区域。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了梁府,北闸子张庄等七个地块的“招、拍、挂”规划条件,3月8日上午,在济南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总面积为37.35亩的山师北院两地块被北大资源以2.25亿元高价收入囊中,每亩约合603万元。北部新地王就此诞生,引起媒体时喧哗。
济南市确定,以打造北部滨河新区为目标,将小清河两岸规划建设为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产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区。同时,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信息 泉城传统艺术生态环保,房地产等新兴产业,规划建设高档次的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
从有关部门获悉,小清河两岸综合改造建设将着力推进北湖、泺口、华山新济南东站四大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力争尽快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优势产业突出城市特色鲜明的城市新空间。
泺口片区项目总用地4000多亩,总投资额达到300多亿,片区将建成为济南北部新城,并将拥有济南北部城区首家五星级酒店,并建成集商贸金融,五星级酒店办公,娱乐、休闲居住为体的城市综合体。
北湖片区位于小清河走廊和泉城特色风貌带交汇点上。北湖片区的中心将以五柳岛为中心形成水文化公园。同时在片区内部还将分别建设商业体育运动等功能的商务居住区,以及商务办公,居住为主的商业文化休憩区和商贸区,综合居住区等。
华山片区位于小清河济青高速和将军路三条通道之间,为狭长三角形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华山历史文化公园用地和片区开发建设用地。今后,在这个片区内将通过扩挖华山湖,将水面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恢复历史上华山湖碧波万顷涛声远至大明湖的壮观水景。依托华山周边人文景观,华山城市综合体结合旅游度假需要,建设水上以及人文历史休闲旅游设施,在省城北部形成一处综合性的融山水历史人文景观于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预计将和石济客运专线同步开工建设的济南新客运东站,将成为小清河东部的一处以交通枢纽为主的城市综合体。借助国家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石济客运专线计划年底动工,该铁路客运专线的济南方向终点站就是即将开建的新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