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山东天气【青岛小剧场的明天】

  “就算我们是一只小小的蚂蚁,我们也要一步步地走,一步步地往上爬”   这是最近在青岛上映的《蚁族》的精彩台词,《蚁族》是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继《不作你作谁》、《武林外传》演出热潮后,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推出的又一部原创爆笑时尚喜剧,自上演以来广受好评,第一轮就演出了19场,实现了新突破。
  有话剧版《蜗居》之称的《蚁族》讲述了一群为了梦想远离家乡、同住在一个地下室的都市青年小人物笑中有泪的人生故事。剧中的角色尽管像蚂蚁一样弱小,内心却有着强大的力量。《蚁族》中的人物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真实可爱,他们奋斗,他们穷困潦倒,他们苦中作乐……观众在欢笑中泪奔并收获着感动,走出话剧院时,心中涌出温暖的感觉。
  
  遁逢其时
  
  小剧场实验性和先锋性的戏剧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其独特的戏剧产业化模式也为戏剧艺术市场增添了别样的探索空间。小剧场坚持创立新的戏剧样式、舞台呈现,运用新的表演语汇、传播媒介等,发掘观与演、演与创,以及剧目与环境的新型关系。当那些厌世、荒诞、颓废的杂念被过滤之后,小剧场戏剧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入世心态,一种对人生的沉静思考,一种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小剧场的发展在今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青岛强力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将歌舞剧院、民族艺术剧院、曲艺团3家院团合并,组建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近期,青岛市话剧院、京剧院,也完成转企改制,标志着青岛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是大势所趋,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不断增强院团的发展活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必然选择。院团改革破除了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内部员工不再有“事业企业身份上的不平等”,以岗定酬等现代企业制度让员工焕发出了活力与朝气。
  以前青岛的演出大多是政府行为起主导作用,流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老百姓手里的演出票大多是企事业单位派发的,在2000年后,政府逐渐从演出市场里退了出来,直至今年青岛国有演出院团全部实现转企改制,演出商有了更多的优惠条件做演出,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但习惯赠票成为青岛演出市场的历史顽疾,坚决杜绝赠票,打破靠赠票维持“上座率”的怪圈,让个人自愿购票观看喜欢的话剧,才能真正搅活小剧场演出市场,实现小剧场的优胜劣汰。转企改制为青岛小剧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转变了院团发展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时代特征推出“亲民”话剧,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小剧场,感受小剧场的魅力。
  
  做足内功
  
  新组建的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打破大锅饭,实行制作人制和剧院制两条腿走路,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艺术生产经营,实施演出申报、成本核算、竞争上岗、营销奖励、考勤考核等企业制度,因为有效益,职工有了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演出补贴也大大提高,他们的演出积极性很高。今年上半年演出230余场,已创收350余万元,演出场次和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5%和63%。首次策划的商演《“永远的歌声”邓丽君金曲演唱会》不仅走出了青岛,更走向了全国。
  青岛市话剧院在改制之前就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经过一系列思想、组织架构和市场运作的充分准备顺利实现了转企改制。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注重打造优秀的演出团队,探索新的戏剧样式、舞台呈现、艺术表现等,形成老中青三代的人才梯队格局,年轻人被赋予了更多机会在新创剧目中担纲主演或充分表现,对青年演员的重视,激发了全团的整体创作活力。为继续扩大精品创作的战果,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以培育发掘原创剧目后继人才作为突破口,在全院、全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剧本、剧目,同时邀请国内优秀专家编剧操刀创作反映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剧本,吸收北京、上海等小剧场发展比较成熟地区的精华,优势互补,有利于本土资源的成长壮大。
  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还借鉴了北京、上海等地的营销模式,推出项目制作人制度,通过竞争上岗,大家你追我赶,为出好作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项目制作人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了文化经纪人的一些职责,将好的剧本立项,加强市场化运作。制作人制形式上有点像单个的科研基地,实际上是一种临时的演出实体,由一个中介单位,比如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聘请演职员,选择上演剧目、进行营销宣传等,剧目的演出结束标志着实体的解散,戏剧制作人与企业的介入启动了演出市场,创作出全新的演出生产机制。转企改制后,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在向市场要效益的同时,他们更坚定了“以文化人”的领航角色,进一步严格审查机制,每推出一个剧目,反复进行审查,力保推出精品。最近,他们新组建了宣传推广部,为扩大宣传,培育市场做好内功。
  培育市场
  小剧场的生存空间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些专业文艺人士之内,应该使更多的人知道小剧场是什么,怎么样,并且使这些人也参与到思考小剧场的空间价值和文化价值当中,进而良性地帮助小剧场拓宽生存空问。
  校园戏剧那强大的受众市场和创作土壤是小剧场经营战略的长远性保证,年轻人消费观念及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年轻人热情朝气且勇于开创的优秀品质是小剧场戏剧艺术不断前行的动力引擎。在这个多种艺术形态并存的多元化文化冲击的时代,小剧场作为一个试验场所,一个灵感工厂,应尝试接受不同艺术门类的跨界艺术产品,鼓励更广泛的艺术灵感与艺术试验走进小剧场,提供不同艺术门类交流与合作的创作平台,从而促进新时期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繁荣。
  青岛市话剧院董事长王克介绍,根据特定消费人群,开发新剧目是他们稳固并开拓消费群的重要方式。“儿童剧亲子剧场”是他们针对特定观众群的特殊剧目,现在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已经有26部儿童剧,节目丰富多彩,父母带着孩子周末观看儿童剧在青岛已渐成风尚。针对目前年轻人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现实,他们正下大力气打造都市小剧场,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演出的好剧本引进青岛,让青岛观众有新的文化体验。相继强力推出的《不作你作谁》、《蚁族》、《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等剧目以贴近现实、反映社会热点、爆笑励志等特点,迎合了年轻观众的消费审美需求,引起共鸣,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小剧场话剧从编剧、演员以至舞美设计等各方面,均具有新鲜感和活力感,能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小剧场的魅力在于它的互动性和不可复制性,小剧场凸显的是直接的、参与性的交流,它不仅是动作的艺术,更主要的是感觉的艺术。小剧场里的观众往往在被气氛渲染的情况下开始主动去想象、理解,调动起自身的情感因素参与到演出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剧中人的喜怒哀乐、体验另一种人生。
  当大剧场戏剧仍以追求规模、品牌等外部特征的领先优势占据着市场的同时,小剧场戏剧所崇尚的“个性化、人性化”则满足不同消费口味的无限选择需求。当消费兴趣也开始逐渐由共同转向特殊,由单一转向多样的时候,小剧场戏剧的内在气质必然引爆现实的个性需求,使得贴近现实的先锋戏剧走入人们的消费菜单。正如王克所说,现在电影市场被最大范围地开拓出来了,小剧场也正处于蓬勃向上阶段,瞄准市场,下大工夫做精、做强小剧场,他们有信心将一部分年轻的电影观众吸引到小剧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