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心动的改变]雷克萨斯rx200

  就像一部众人期待已久的影片,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终于推出首款2.0升以下排量的车型。这款外形时尚靓丽、搭载混合动力系统并保持良好操控性的五门掀背车一亮相就获得媒体好评如潮,雷克萨斯希望其年销量能达到2.4万辆,相当于目前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一半,并将目标市场锁定在既彰显个性又关爱环境的“新生代消费者”身上。
  
  10月26日,雷克萨斯旗下完全油电混合动力轿车CT 200h正式上市,这是雷克萨斯引入中国市场的第四款油电混合动力车型。CT 200h时尚并颇具科技感的内外观设计,显示了这一时代特点,多项智能科技配备与卓越的动力及操控感受相结合,在诠释卓越驾驶乐趣的同时,也确保了低能耗、低排放,彰显出雷克萨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强大科技魅力。”
  
  CT200h应用了第二代雷克萨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并首次搭载直列4缸1.8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在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工作时,CT 200h能够实现媲美2.0升发动机的动力表现,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4.6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更达到超低的107克/公里。
  
  在去年日内瓦车展亮相,并已在欧美市场上市的CT 200h以不到28万元的价格起步,使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第一次具有普及意义,此前丰田在中国市场投放的普锐斯及混合动力版凯美瑞,皆因价格高昂没有取得成功。
  
  CT 200h上市之前,雷克萨斯中国就不断对外界表示,该车价格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惊喜。雷克萨斯市场推广部部长翟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雷克萨斯希望CT 200h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达到2.4万辆左右,这一数据相当于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一半左右。去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共售出5.3万辆汽车,今年前三季度为3.5万辆。
  
  作为丰田汽车高档品牌,雷克萨斯此前在中国市场一直保持高高在上的形象,希望能够与奥迪甚至宝马、奔驰在商务车市场进行竞争,但事与愿违。在面向青年消费者的个性化车型方面更是落后于德系三大豪华车品牌。
  
  CT 200h的引进,不仅开始改变这一局面,更有望发扬其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势,和欧洲汽车公司时下流行的燃油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竞争。在节油方面,雷克萨斯的混合动力技术要优于燃油直喷、涡轮增压技术,而且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技术先进性更加突出。
  
  “不断引进混合动力车型将是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一个重要战略举措,这不仅是竞争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国日益提高的环保法规的需要。”翟旺说。
  
  其实,不仅是雷克萨斯,整个丰田汽车公司都已经将混合动力技术视为丰田重新称霸全球的关键环节。受一连串召回风波影响,加之以大众汽车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公司祭出的燃油直喷、涡轮增压技术,使丰田汽车公司受到很大威胁。就连该公司内部人士都承认,仅凭借原有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丰田难以与大众竞争。
  
  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400万辆,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文德恩表示,到今年年底,该集团销量可能达到800万辆。这意味着,大众汽车今年很有可能击败丰田,成为全球汽车业新霸主。
  
  去年,丰田在全球市场的销量为841.8万辆,不过由于受日本地震影响,业界普遍预期丰田今年全年销量很难达到800万辆。
  
  2008年,大众集团公开表示,凭借先进的动力技术,大众汽车要在2018年取代丰田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第一。
  
  在大众这项名为“2018战略”的计划中,中国市场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大众汽车希望其中国市场年销量达到200万辆。
  
  在向中国市场引入TSI加DSG技术后,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力显著加强,销量大幅提升,多款车型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给竞争对手带来很大压力。
  
  面对这种局面,丰田汽车显然不能接受,而其全球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自然也就成为其还击大众、保持领先竞争力的最佳武器。
  
  在CT 200h上市前几天,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亲自到中国参加位于常熟的丰田研发中心破土动工仪式,并在中国媒体面前破天荒地用汉语喊出“中国最重要”,此前丰田一直将美国当作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
  
  按照丰田的计划,该研发中心将为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大反攻实现有力支撑,预计在2015年左右,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进行生产和销售,到2020年,所有在华车型都将推出混合动力版。
  
  显然,以较低的价格在中国市场推出CT 200h,体现出丰田这一战略意图,在国产混合动力总成不能上市之前,让更多中国消费者通过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了解、体验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可以为其在中国市场扎根发芽打下良好基础。
  
  此举,必然也会令竞争对手分外紧张,迫使更多的汽车公司不得不紧随大众与丰田将更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从而通过技术升级带动中国汽车产业进步,减少燃油消耗带来的污染,这真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改变。
  
  作者为时代周报汽车评论员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