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威胁全球经济_通货紧缩

  如果美欧都染上“通缩病”,加上已深陷通缩的日本,那么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就会带领全球经济走向衰退。      目前,亚洲的通货紧缩问题较为严重,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都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通缩;在欧洲,德国面临的通缩压力越来越大;有关美国亦将陷入通缩的言论更是一波高过一波。有经济学家断言,如果美国也发生通缩,那么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通货紧缩时代。
  
  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
  经济学中对通货紧缩最为普遍的定义是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理解它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必须是整体物价水平的下跌,某一行业或某种产品的价格下跌并不能称之为通货紧缩;第二,必须是价格的持续下跌,偶然因素造成的物价临时下跌也不能称之为通货紧缩,如季节性降价等。从务实的角度看,一般认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连续下降意味着通缩出现。
  经济学界对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由于价格最终是由供求力量的对比决定的,因此这些原因实际可以归结为两类:
  第一,总需求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造成总需求下降的原因很多,例如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分别推迟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政府为降低财政赤字而削减政府支出,也会造成总需求的下降。总需求下降会使得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物价持续下跌,从而产生通货紧缩;而通缩又会使企业和消费者进一步推迟投资和消费,从而加重物价下跌即通缩的程度,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衰退也在这个循环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第二,总供给增加造成的通货紧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造成产品的供过于求,从而造成物价下跌和通缩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供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货紧缩一般不会伴随经济衰退,而是出现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同时存在的局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目前经历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通缩。
  
  通货紧缩:“现实的敌人”
  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有关全球经济是否会再次经历通缩时代的讨论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当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主要西方国家反通货膨胀措施的成功,通胀已经不再是经济最大的敌人,相反要警惕的是通货紧缩。但是,由于当时通货紧缩在世界经济中并非普遍现象,因此有关“通货紧缩时代到来”的观点颇受争议。
  然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陷入通货紧缩,使人们意识到通货紧缩不再是虚幻的担忧,而是“现实的敌人”。日本陷入通缩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形成了泡沫经济,1989年到1990年日本连续调高利率,导致泡沫破裂,股价和地价不断下跌,影响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日本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虽然1995年和1996年日本经济有所好转,物价也有所上涨,但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日本企业过度投资和大量负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物价再次持续下跌,加上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最终陷入以通缩和衰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从1998年到现在,日本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并存的时期已经长达四年,在这期间,日本充分放松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甚至一度实施零利率政策,但都未能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较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是造成新兴市场新一轮通货紧缩出现的主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新兴市场经济在长期的高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而危机爆发后的需求下降又使该地区和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程度进一步加重,致使通货紧缩问题更加凸显。
  
  美欧会感染“通缩病”吗?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和欧洲也并非处于远离通缩的安全之地,如果美欧都染上“通缩病”,加上已深陷通缩的日本,那么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就会带领全球经济走向衰退。
  美国经济的现状用“处在通缩的边缘”来描述比较合适。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虽然增长幅度非常小,但还处在正增长中,不过增长率已经降至几十年来的低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有形商品的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多亏服务业价格,即服务费用水平的增长,才使得整体物价水平尚能够维持正增长。如果再看看美国的GDP平减指数(指名义GDP和抛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则物价整体下跌的趋势则更加明显:用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降至1.1%,是40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又有人认为,由于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缩发生的可能性相应降低了。因为相对于有形商品而言,服务业更具“劳动密集”的特点,而工资是具有刚性的,易涨难跌,因而会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支撑。但是,根据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的研究,随着服务业价格增速的趋慢,它对推高整体物价水平的作用也越来越小。美国GDP平减指数中的服务业分项指数2000年的增长率还有3%,到2002年第二季度,这个增长率已经降低到2.2%了。
  事实上,由于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美国的物价水平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衡量生产能力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实际GDP与潜在GDP(指充分就业时的GDP)之间的产出缺口。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的GDP水平,即产出缺口是负的,则意味着生产能力还有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不断降低。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测算,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大约要比潜在GDP增长率低一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如果未来两年中美国的GDP增长率仍然保持在目前的3%或低于这个水平,那么负的产出缺口将持续到200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会进一步降低,那时美国将无法避免陷入通缩这个“泥沼”。
  欧元区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欧洲央行至今还在和通货膨胀进行不懈的斗争,殊不知,德国面临的通缩风险已经甚于美国了。在过去三年中,德国核心通货膨胀率(指排除食品和能源的通胀率)比欧元区的平均水平低大约0.6个百分点,现在则低了1个百分点。由于欧元区各国的名义利率是统一的,这就意味着德国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要高于区内其他国家,这无疑会导致德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其他欧元区国家。德意志联邦银行甚至认为,德国的名义利率要降到2%以下才能避免衰退和通缩。可怕的是,德国不仅无法降低利率,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束缚下,甚至无法放松财政政策,也不能进行货币贬值。在丧失所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情况下,德国陷入通缩的风险已经非常高了。
  
  预防通缩:低通胀时期的首要任务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通货紧缩带来的后果,甚至比通货膨胀更糟糕。全球性通缩如果真的发生,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而预防通缩成为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的巧妙运用对防止经济陷入通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和日本同样经历了泡沫经济破灭的过程,但日本没能避免陷入通缩的命运,而美国却暂时幸免于难,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运用恰当而及时。美联储2001年在美国股市泡沫破裂之后毫不犹豫地连续11次降低利率,有效地防止了经济陷入通缩,与日本央行在90年代初泡沫破裂后的决策犹疑不定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证明,美联储对通缩压力的警觉越来越高:联储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期要对通缩的危险保持非同一般的警惕,如有需要应加大降息的力度。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警醒,使得联储在2002年11月初再次大刀阔斧降息,以缓解日益加重的通缩压力。欧洲央行亦有所警觉,在12月初宣布降息。究竟降息能否克服美欧经济中的通缩压力,我们还要拭目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预防通缩还是解决通缩,单纯运用货币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从根本而言,克服通缩最重要的一点是刺激需求,使过剩的生产力得到释放,但这又很难在短期之内收到成效。因此,在短期内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应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尽量化解酝酿通缩的条件和延缓通缩的发生,这对防止“全球性通缩时代”的到来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