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结束旷日持久的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属于安哥拉自己的大选。对大选的期待是和平和改善生活。国际社会投入极大关注。 旷日持久的安哥拉内战曾是上世纪后半期超越本国、本大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内战。直到2002年,执政的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政府军以一个“小小的战役”才结束了未曾休止过的战争。但多斯桑托斯政府承诺的大选一直在推迟之中。2008年9月5日,这个延宕了多年的安哥拉大选问题终于浮出水面。
安哥拉内战时,曾有三个主要党派:安人运、安解阵(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安盟(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三方相继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1975年1月安哥拉摆脱葡葡牙独立,三方共同组成过渡政府。但不久,安哥拉三方为争权夺利发生武装冲突,过渡政府解体。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在前苏联和古巴的军事支持下,安人运消灭了安解阵主力部队并将安盟逐出大城市。此后,安盟在美国和南非的支持下一直与政府武装对抗。
1989年,冷战走向终结,安哥拉交战各方背后所依傍的大国纷纷希望从安哥拉事务中摆脱干系,安哥拉和平进程开始。1991年5月,第一个停火协议《比赛斯和约》签订。根据该和约的安排,1992年的民主选举将根据比例代表制进行,议会选举则每四年进行一次;当选总统任期五年,可连任三届。
1992年9月29~30日大选时候,国际社会共有800多名观察员深入全国近6000个投票站,其中来自联合国的观察员达到一半。在随即发表的声明中,国际观察员(非统、联合国、欧洲共同体和美国)一致声明大选是公开而且自由的。但是安盟以选举不公正为由,拒不接受结果,而且重燃战火,从罗安达一直打到全国,成千上万的生灵随之在战火中殒命。
2002年2月22日,安盟领导人萨文比在战场上毙命,4月,安盟与安哥拉政府签署实现全面和平的《卢萨卡和平协议》,安盟从此放下武器,从反政府武装转向合法政党。根据《卢萨卡和平协议》,议会的220个议席中,安盟占有70席,安人运占有129席。
早在2000年,多斯桑托斯总统就宣布安哥拉政府正在为2001年举行的总统和议会大选做准备,但直到2004年8月,多斯桑托斯政府才颁布了大选时间表草案,即在2006年9月举行议会和总统大选。但2006年11月,选民的登记工作才开始。一年后,多斯桑托斯总统宣布2008年9月5~6日为全国议会选举投票日。
安哥拉大选不会像美国大选那样充满政治悬念,执政党安人运几乎是稳操胜券,反对党能够期待的只是安人运不要获得压倒性的绝对多数席位。安哥拉当前的政党可以分成四种:安人运本身自成一种,独立以来一直是执政党,拥有最强的政党组织机制,而且获得国家资源的途径最为广泛;安盟是第二大党派、最大反对党,尽管安盟成员在现行政府中任职,在议会中也拥有很多席位,但是普遍被认为基本上处于无权的地位,现在只在一些传统支持者中有影响力;第三类是议会中的小的反对党,这些小党似乎与安人运在很多问题上都存在分歧,但它们彼此却难以达成某种联盟,也不愿意联合;还有一类政党,是还不成气候的议会以外的新兴小党派。
此次选举是安哥拉结束旷日持久的战争后第一次真正属于安哥拉自己的大选,这次大选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对于安哥拉人民而言,如果说1992年的投票意味着对于和平的期待,当前对大选的期待主要是希望生活能有所改善。
此次大选还是从2002年以来全面内战结束转向全面和平局面的一个高潮和总结,因而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当然,这个国家和人民自1975年独立以来经历了太多的民族的、地区的和国际性的战乱、纷争。安哥拉政府迫切需要恢复和营造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保障人民根本的公民权并提供实践公民权的机制。也就是说,这个赢得了战争的政府,还需要根本的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从而赢得持久的和平,而真正赢得和平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大选又是安哥拉迈出的一小步。
国际社会对安哥拉大选给予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充满担忧。国际社会怀疑:大选的举行是否真的意味着安哥拉政府张开了走向民主化的翅膀,或仅仅是想要一次得到国际社会的合法化认同,亦或仅仅是精英阶层保存现有的权威式的、中央集权式的国家来维护既得利益的手段而已?执政的安人运走向民主化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安哥拉目前的联合政府是根据《卢萨卡和平协议》组成的,这种联合的模式还会不会继续下去?新的选举之后,如果安盟不能赢得选举,那么它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