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国际地位发展趋势及与我关系] 东南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当前适值国际形势深刻演变、亚洲格局深入调整的重要时期,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结构、治理方式和规则制定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东南亚各国文化多元、制度各异、人口众多、优势互补,已基本走出金融危机阴霾,恢复发展势头,不仅跃升为亚洲地区一股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增长点和世界各大国投入的重点对象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变革、结构重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今后一段时期,东南亚形势将保持总体稳定,主旋律是求稳定、谋发展、促合作。
  一、随着苏哈托、李光耀、马哈蒂尔等“强势”领导人退出政治舞台,东南亚地区国家以往以印尼为盟主,马来西亚、新家坡、泰国、菲律宾等为核心的机构被打破,成为一个缺乏核心、声音多重、对外难显强势的区域。
  从东南亚国家发展趋势看,主要呈现出:
  (一)总体实力增强,但经济基础尚不稳固。东南亚地区国家贸易总额已超过1.44万亿美元,其平均增长率仅次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8%左右的平均增长率。新加坡、文莱成为高收入国家;马来西亚计划在2020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印尼期望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成为“新钻11国”,将在未来20年中脱颖而出。但东南亚各国普遍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外依赖性较大、内需不足的问题,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已经开始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东南亚各国发展程度差距有拉大趋势。东南亚区域内金融市场仍欠稳固,易受外部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越南等东南亚金融市场连续震荡,地区各主要股市无一幸免。此外,高油价、部分国家政局波动也对东南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国际地位上升,但非传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在联合国、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中,东南亚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在安理会讨论朝核、伊核、中东、达尔富尔、缅甸等问题上,印尼的作用和影响受到重视。在东亚合作中,东盟坚持坐在“驾驶员”位置,东盟还是泛亚、亚太、亚非、亚拉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印尼等穆斯林人口众多的大国注重运筹软实力,积极推动不同文明间对话。在全球性问题上,东南亚国家保持进取态势,备受瞩目。东南亚在能源、救灾等方面的地区合作升温,第二次中日韩外长会议将灾害管理合作列为三国合作新领域,在10+3、东亚峰会框架下召开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核能安全论坛、生物燃料研讨会等会议,能源和救灾成为地区合作讨论热点。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破坏、跨国犯罪、传染病防治、反恐、减灾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仍将是东南亚各国一段时期内的关注焦点。特别是近年来东南亚极端气候灾害增多,如今年缅甸大风灾等损失非常严重。禽流感、登革热等各种传染病在多个国家突发,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伊斯兰极端势力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仍公开活动。此外,越南、缅甸等国拟发展核能,核安全问题引起各方关注。
  (三)民主化力度加大,但部分国家政局存在变数。东南亚各国求同存异,徐图发展,走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低水平一体化道路。各国加大对民主投入,提高各国普通民众对东盟公民身份意识和东盟的认同感,各国“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日益壮大,在民主建设、人权保护领域表现活跃。但一些国家因政治制度、民族分离、经济发展或其他社会问题引起国内动荡。缅甸局势尤为引人关注,军政府与民主派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政府面临西方等制裁压力,形势依然紧张复杂;泰国政坛依旧暗流涌动,各党派在国家政治制度等重大问题上分歧迄未弥合;菲律宾政界政治丑闻不断,议会及其他利益集团寻机攻讦,政府信任危机尚未度过;马来西亚政府斗争风波再起,前副总理安瓦尔领导的反对派举行大规模示威,马政府面临新挑战;印尼2009年将迎来总统大选,国内各股势力围绕大选斗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风波;柬埔寨“审红”事件已吸引国际社会关注,西方支持的民主派势力借机抬头,利用“红高”在历史上与我有瓜葛等因素对我影射,诋毁我形象;东帝汶局势外表平静,实则各派矛盾尖锐,权力之争激烈,社会秩序混乱,暴力事件频发,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严峻。
  
  (四)一体化步伐加快,但域内国家龃龉不断。东盟作为东南亚国家的区域联盟,以经济共同体为切入点,通过旨在建设高度一体化和高度竞争力的《经济共同体蓝图》,推动建立东盟统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在国际事务中继续抢眼。东盟一体化倡议旨在帮助新成员国发展经济,整合东盟经济体,消除发展鸿沟,实现共同繁荣。《东盟宪章》使东南亚地区国家在应对地区出现的问题时更加有力、高效。但同时,东南亚国家立场出现分化,老成员欲改革协商一致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引进西方式民主决策和仲裁,新成员则希望维护其既定原则,国家之间及国家内部矛盾和分歧时有发生;缅甸问题使东盟协商一致原则受到一定程度挑战,对东盟凝聚力进一步构成障碍;新、马等对印尼烧荒引起的烟雾灾害十分不满;印尼指责新加坡采挖海沙、批评马来西亚、新加坡纵容走私印尼木材,导致印尼环境遭破坏;越南和菲律宾南部恐怖袭击不断,两国指责马纵容本国极端分子在两国兴风作浪;印尼撤出东帝汶时遗留下矛盾冲突后患。
  二、世界主要大国竞相加大对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大国因素将长期影响东南亚局势,地区格局持续动态演变。
  主要表现在:
  (一)美、日、印、欧、澳等大国重视东南亚地扼大国利益交织的战略要冲地位,力图控制该地区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
  美着眼于其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参与亚洲发展并争夺亚洲地区领导权,谋求将东南亚国家变为其西太安全岛链重要一环,当前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侧重于防止亚洲出现挑战美国利益的大国,完善硬防卫和软遏制;推销民主,营造价值观同盟;控制战略通道、战略资源和新兴市场。重点防范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极端主义对美利益的威胁,将东南亚作为美反恐第二战线,继续巩固与菲、泰的盟友关系、与新的准盟友关系,密切与印尼、越南等地区支点国家关系,企图颠覆缅甸政权,仍在考虑适时举行美国―东盟峰会。美提出“亚太八国集团”设想,欲从机制入手加强对地区事务的掌控,谋划安排亚洲秩序,有削弱地区小多边合作的考虑,也不乏借此对我进行“规范”和牵制的意图。
  日本着眼于营造海外后院和安全走廊,以经济上控制东南亚资源、制造业、市场为战略目标,积极恢复拓展其在东南亚的传统影响力,大力推展价值观外交。东南亚是日本重要战略资源来源地、海外资产投注首选点。日继续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争取东南亚国家支持日“入常”,持续斥资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支持10+6。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5月提出新的外交构想,计划在未来30年内建立以太平洋为“内海”、由沿岸所有国家组成的“亚太网络”。日在东南亚影响的不断扩大不可忽视。
  印度着眼于分享东亚快速发展红利,积极推进“东向战略”,努力拓展战略空间。印视东南亚为进军亚太的跳板和突破口,将缅甸、泰国作为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与印尼拓展战略伙伴关系。印度企业巨头塔塔公司大举进军东南亚国家,在印尼收购钢铁企业并向印尼三大煤矿企业分别注资30%。印度注重在文化上对东南亚国家开展宗教与文化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塑造“爱和平、非暴力”的对外形象。军事上遵循“北防南扩”战略,巩固和强化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绝对军事优势。
  此外,世界主要国家的竞争高度集中在对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能源资源开发、核能、电信、金融等领域的控制,势头日盛。欧盟视东南亚国家为“天然伙伴”;俄利用军工、能源、矿产领域优势在印尼等国拓展利益;中东产油国瞄准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炼油产业;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近日提议成立“亚太共同体”,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疫病等跨国问题,确保能源、资源和食品安全。
  (二)我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后来居上,总体上超过了其他大国的影响。我做活在东南亚国家的“眼位”,有力调动了其他大国更加正面对待和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直接影响我整体外交布局。首先,在战略态势上保持“领先”,加强同西方大国及域内发展中大国的战略对话等沟通协作,积极疏导东南亚地区国家传统的“同心圆”大国平衡战略心理;不断充实和深化我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伙伴关系,引导双边关系发展方向。其次,在区域合作上力争“占先”,在地区合作中循序渐进、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三、东南亚在我周边外交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是我建设“和谐周边”的战略依托,是我搞活周边外交、协调大国关系、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杠杆,是我进入区域合作的“介绍人”,是我今后推进东亚合作的借重力量,是我拓展海外利益的主要方向,是我构建亚洲体系可资借重的重要力量。我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正处于全方位、多层次发展阶段。
  首先,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战略目标和取向总体一致。都致力于推进亚洲一体化,提升亚洲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在维护地区稳定上共同利益增多,利益融合与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
  其次,产业合作潜力大。我经济发展为东南亚国家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东南亚是我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带,开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要方向,其地区产业分工逐步由垂直分工走向与水平分工结合,有利于我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优势互补的更紧密合作。
  第三,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利益增多。领土纷争、武器扩散、海洋主权争夺、资源竞争、反恐、气候变化、金融、减灾等影响本地区及全球长远未来的一系列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需共同应对,这促进了我与东南亚国家的协调合作,丰富了南南合作的内涵和方式。
  当然,我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东南亚国家对我快速发展犹存疑虑。随着我与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部分东南亚国家担心我迅速发展构成竞争压力,冲击其民族产业。中国市场磁吸作用使国际资本减少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加之部分国家政局动荡频仍,经济改革受到牵制,“中国威胁论”仍有一定市场。
  一些敏感问题也不时干扰。我与部分国家在岛屿归属、海洋权益、边界领土等领域争议尚未解决,且不时浮现。在台湾问题上,东南亚是台当局“南向政策”重点,东南亚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一些国家“实用主义”倾向明显,政府权威性薄弱,内部协调不力,政策两面性仍存。
  四、周边外交重在谋势和整体运筹。面对东南亚形势发展以及各方加大投入、纷纷赶超的新形势,我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形势下,我应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继续重视发展和提升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找准战略位置,增强战略谋划和政策规划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塑造意识,先手博弈,主动引导塑造于我有利的地区格局,构筑稳固的周边战略依托。
  (一)完善周边总体布局,加强双边投入,深化政治互信。周边地区是与我利益交融最深入的地区,也是我可以更多发挥作用与影响的地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继续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利友好关系水平。充分利用高层互访、地区论坛等双、多边机制,加强与各国政策对话和协调,宣示我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理念,增进互信。
  (二)相融以利,加大对区域合作的规划。继续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自贸区投资合作谈判进程。积极研究如何使东亚合作机制与上海合作组织形成呼应,找好合作切入点,打造好我在东南、西北周边方向发挥大国作用并相互促进的两个平台。积极办好有关合作项目,重点帮助老、柬、缅等国提高能力,推进湄公河、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合作。适时考虑在东南亚国家建立能源资源基地和中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区,加强金融合作。扩大投资合作,树立企业形象,继续为我企业“走出去”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大项目合作提供信贷支持。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安全领域合作。积极考虑与各国开展安全领域合作,就反恐、打击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完善对话合作机制,增进军事互信,积极维护周边稳定。加强对构建地区安全机制的战略设计。加大对中南半岛国家的投入,确保我周边稳定。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等海洋权益争端,坚持对话协商,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遵守行为宣言,寻求“共同开发”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以维护南海稳定和我海洋权益。继续与有关国家探讨维护航道安全途径,扩大我对马六甲海峡事务的影响。
  (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提高我在周边国家政治影响力。推进我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建设,通过孔子学院、人员交流与培训等形式,加深东南亚地区国家人民对我及中华文化的正面了解。妥善应对缅甸问题,积极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及其特使斡旋,推动东盟在缅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在不干涉内政的前提下,视情对缅甸、泰国、柬埔寨、东帝汶等国稳定国内局势提供建设性协助,在域内树立我负责任大国威信。做好社会精英阶层工作,促进青少年友好交流,夯实民意基础。统筹运用软实力,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旅游、媒体、民间合作,警惕大国竞相投入带来的意识形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