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中美关系着实有些让人困惑。2009年中美关系是晴空一片,人们对此记忆犹新,而进入2010年,两国关系却阴晴不定,甚至天刚放晴,就飘过来一朵乌云。售台武器,会见达赖,“天号”号事件上的分歧以及美韩对安理会主席声明的不满,美韩在东海和黄海接连举行联合军演,希拉里?克林顿在南海问题上挑战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争吵……于是在美国和中国的许多人士对中美关系都产生了新的疑问。
在与美国学者的交流中,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实行与中国积极合作的政策,没有得到中方善意回应,现在美国政策变强硬了,或曰主张对华接触的一派失势了,主张对华强硬的一派得势了。 这种说法忽视了这一年两国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如在数次G20峰会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如在2010年的核安全峰会)以及其他重要方面的合作,显然是片面的。经过30年的发展,两国关系与当初建交时是大不相同了,但基本格局却没有变化:两国之间既有诸多方面的合作,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尤其是不断增进的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同时又存在着分歧,一些老的分歧仍然存在,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新的分歧还会不断产生,如在一些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分歧。在分歧突出的时候,共同利益没有消失;在发展势头顺利时,分歧也还在那里。这是中美关系的常态。
由于今年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事态发展,在国际上和国内都有人担心,美国正在拼凑“亚洲版小北约”遏制中国。对此,笔者想说,第一,遏制这个词是冷战时代美国对苏联和对中国(尼克松1972年访华前)的政策的概述,冷战早已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的情况比那时复杂得多,这个词已经不能概括美国现在的对华政策。在美国确实不乏希望遏制中国的人,但不代表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美国现在的对华政策还是一种两手的政策,即一方面与中国进行全面接触,在有共同利益的诸多方面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崛起又心怀疑虑,因此要实行牵制、平衡的政策,包括加强与中国的一些邻国的关系,防范中国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对美国利益的挑战。实际上美国在对华政策上这两手都在加强。但总体说来,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第二,关于亚洲版小北约,笔者认为是完全不现实的。冷战结束后,国家利益变得错综复杂,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周边国家实行的睦邻政策,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虽然中国与有的周边国家之间还有一些问题,包括领土争议,但这些国家与中国比邻而居,山水相连,笔者认为,它们不会因为美国的一些忽悠,就一头扎到美国怀里,与美国结成反对中国的同盟。
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两国不断进行利益调适的过程。在上世纪90年代,两国主要在一系列涉及双边的问题上进行利益调适。进入本世纪,中美关系中包括了越来越广泛的地区和全球问题,两国合作的面拓宽了,进行利益调适的范围也同时拓展了。现在主要是在地区问题上,接下来,两国将会在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上进行利益调适,如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等等。这种调适过程会伴随着一系列协商、争吵、谈判,两国之间既有合作,也会有利益的博弈,但最后,两国会在一些主要的问题上达成妥协,彼此感到可以容忍、接受,或者还比较舒服。这种利益调适将充斥中美关系的全过程。总之,一方面,中美关系不是一帆风顺的;另一方面,两国也可以超越历史上大国竞争走向对抗的宿命,找到一条积极的共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