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负面的报道,看看我们做得不好或者不足,为市委下一步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2007年12月28日,新任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请各个新闻单位提供近期报道,特别提出“要负面的报道”。与国内许多官员拒绝“负面报道”,甚至千方百计封杀“负面报道”相比,人们看到了一丝新气象。
仇和曾是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已于2006年1月当选江苏省副省长的他,又在2007年年底调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仇和此次调任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热烈关注,有分析称,这一任命显示中央政府想要努力推动地方政府改革的决心。
高调亮相
“现在办一个户口下来最长要多长时间?”“为什么要25天,能不能再快一点?”
这是2007年12月28日进到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之后,仇和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工作人员告诉他,过完年就会有调整,到时办户口最长只需要7天。他随后对该中心的工作明确要求:“不能现场办证的窗口就不要进来。”
在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仇和又问:“困难职工有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和台账?”“昆明登记的农民工有多少?”他与前来办事的市民进行了交流,希望大家有什么困难找政府,政府会帮助解决,“让老百姓在市场当中,在社会当中,不断提高生存能力、创业能力、经济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政府的责任。”
“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钱赚,社会就稳定了。你们要对上负责,对上负责就是对百姓负责。”仇和说。
“仇和速度”已经在经济总量占云南省1/3的昆明体现。
两天之后,12月30日,仇和又率市级有关负责人先后来到昆明市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局、市煤气公司和市公交公司,看望节假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
在自来水公司,仇和针对昆明存在地下水开采量大的问题说,昆明处于两个断裂带之间,滥用地下水非常危险,会对地质结构产生永久性破坏,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清理私开、滥采地下水行为,要限采、禁采地下水。
在公交公司,仇和表示要下大决心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通过政府扶持、开辟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等多措并举,方便居民出行;城市公交要实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突破现有体制和现有做法,要学习最先进的公交组织方式,避免百姓从郊区进城坐中巴、再换公交的不便。
“想得到的不一定办到,但想不到的永远办不到,看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做!”仇和公开强调,“领导干部要开阔胸襟、视野、思路、眼界,要学习先进经验,不断解决困难及问题,变压力为动力。要多换思想少换人,但不换思想就换人。阻力不是来自百姓、市民,是在领导干部中。”
“新昆明”建设所在地呈贡县,一直以私搭乱建而闻名。仇和到昆明第四天,一纸政府令迅速下发到每一名公职人员手中,2008年1月12日前必须自行拆除,否则副科级以上干部就地免职,其他公务员两年考评不合格;公务人员中有直系亲属违反者,必须配合做好工作,否则同样依此处理。此决定在呈贡县炸开了锅:民间传言其中涉及昆明市一名领导,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昆明不仅是云南的昆明,也是中国的昆明,更是世界的昆明。”仇和表示,新一轮的大发展,要充分发挥地处边陲、依托泛珠三角地区以及作为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把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吸引过来、聚集起来,真正让一切激活发展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具体的调研工作中,仇和要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定下来的事,必须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坚决执行、迅速落实,做到说了算、定了干,招之即来,来之能办,办之能成,高效率、快节奏,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与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恩无怨,只身一人,也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他表示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决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和公务员队伍中有藏身立足之地。
江苏省宿迁市一名熟悉仇和的干部之前表示,“仇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有时生活在自己的理想里,如果能看到理想变成现实,也许就是他最大的快乐。”而面对媒体和记者,仇和甚至这样表现出一位政治家应有的坦荡:“你们应该去多找找那些因我而受到处罚的人,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代表云南省委公开表示,仇和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改革创新意识强,其在江苏省工作期间“雷厉风行,工作节奏快办法多”;仇和事业心、责任感强,作风深入,注重调研,知识面较宽,为人正派,性格直爽,原则性强,敢于开展批评,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云南省委认为“仇和接任昆明市委书记是合适的”。
辉煌与争议
被称为“缺点明显的英雄”、“令评论者左右为难”的仇和,是新闻界和学术界关注中国转型时期改革方向的一个符号和象征。
在江苏省沭阳县许多人眼里,“仇书记”这3个字则带有一点神话的色彩,很多沭阳的百姓在其它地区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总是说:“要是换了我们仇书记,早治理好了。”
1997年以前,沭阳县经济排江苏省倒数第一,工商业普遍停产和半停产、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化水平极低,违章建筑多、大垃圾堆多,5条淤积多年的臭水河……1996年12月,从美国学习归来的仇和赴任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并兼任沭阳县委书记,他表示:“天下最真实的官只有两个,一是宰相,一是县官,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有改革的空间和余地。”
在整治环境和交通方面,仇和让全县5000多名干部都当一周清洁工,对全县范围内的各种公路进行了改造;在社会治安的治理方面,仇和在全县一次政法系统大会上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治安问题的根本就是警匪一家。”随后免去公安局长姜正成的职务,又突然宣布38个派出所所长大调防,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安全和文明程度;在反腐工作方面,1997年一年沭阳就逮捕、查处党员干部243人,其中还包括2名副书记、3名副县长和1名政协主席在经济改革方面,全面推行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并规定县、乡两级不许再办纯国有、纯集体项目。
从1997年初开始,仇和将所有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各地方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职务分工及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布,并承诺24小时开机,还在县政府门前设立“县委书记和县长信箱”,敞开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直接听取群众意见,进而通过交办、催办、督办来解决各种矛盾。 诚然,仇和推动沭阳县改革初期,当地老百姓吃苦不少:定期完成拆迁规划改造旧城建筑,一些老百姓甚至被迫暂住到猪圈里。利益再调整、权力再分配,一些官员也是痛苦的;所有财政供养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扣除工资总额的10-20%;每个农民出8个义务工,发动全民搞交通建设;从县里所有职别的公务人员1/3轮岗去经商,到凡是在规定时间完不成交办任务的大小官员一律离岗的如山铁令……
“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仇和对百姓的不理解曾经如此表示,“不用强制力量怎么行?中国要用5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300年的路,那得怎么走?只能是压缩饼干式的发展。”
1999年元月,中共宿迁市委发出了“全市学沭阳”的号召;2000年4月,江苏省、宿迁市研究室联合对沭阳1997年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沭阳3年前似乎没有指望,3年中谱写了五大篇章,3年后发展大有希望”。同时,大批来自省内外的考察者蜂拥而至。
各种非议和反对的声音也持续出现,其中主要来自于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同时社会上对仇和的舆论压力频频:1997年、1998年和2003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针对仇和在宿迁的做法进行了3次“曝光”,一是沭阳开设电视栏目《沉重的忏悔》,专门让犯过错误的人在电视上现身说法,警示社会;二是沭阳大力进行交通建设,从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钱修路;三是宿迁对国营幼儿园进行制度改造,一些老师不得不下海经商。
但仇和仍然于2001年8月担任了宿迁市委书记,这使得其工作范围更加扩大。到2004年底,宿迁相继出台了110多个大类的政策和地方法规,具体到小类则不止千种。例如光是城市绿化和管理这一类中就有七八项具体的制度条例。
如今,他曾经说过的一些话仍然在流传:“在宿迁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和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从今以后,不许政府再创办纯国有企业,现有企业的改制原则是能卖不股、能股不租、以卖为主”、“所有机关单位的门面房一个不准留,拿在手里出租,就有腐败的可能”。
有人认为仇和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对社会形势的理性把握,“只重结果,不看过程”是他的办事风格。仇和始终认为:“改革要冒风险,稳定要付成本,发展要付代价。”
2004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宿迁。在仇和当面汇报工作时,总书记听得很认真,也问得很细,但没有表态。“仇书记汇报时,胡总书记问到了公推公选等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情况。”此后媒体报道称,仇和理解胡总书记当时的话的含义是:“选一个人,是机制;选一套班子,就是制度了。”
2006年1月,非议中的仇和以541票对192票当选江苏省副省长,让许多人感觉到他与一般“个性”官员不同,“有争议不等于有毛病,富有争议的官员未必就是仕途黯淡的官员”。随后近两年的副省长工作,他仍然本色不改,在环保、贫困、安全生产、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住房等方面仍然“出言严厉”,全部被媒体“记录在案”,形成了著名的“仇和语录”。
期待昆明“第二春”
“仇和在宿迁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和永久的烙印,在宿迁广大干群中有口皆碑;并祝愿仇和同志在更重要的岗位上施展抱负,发扬光大‘宿迁精神’,展示自己的才干。”2007年12月19日,江苏省宿迁市现任市委书记张新实率队专程赶来南京欢送仇和。
包括仇和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期望,具体来说,目前这个未来可能就是昆明的未来。在2007年12月28日仇和就任昆明市委书记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许多在场采访的新闻记者都觉得“干部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分外热烈,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况”。
随后,云南省及各地驻滇的新闻单位进入了“开放期”,形影不离地跟着仇和调查工作的步伐,记录下他每一个精彩的动作,每一句精彩的话语。云南省的一些媒体甚至派出记者前往仇和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宿迁市、沭阳县寻访,期望能够得到一些“未来的启示”。《春城晚报》甚至前所未有地使用了《我要拼了命地干》的头版大标题对仇和赴任进行了报道。
“很多情况都是前所未有的,仇和说他将全心全意做昆明人民的公仆。”昆明一名新闻记者说,“所有这些都是伴随着他的到来而产生的,可见人们对仇和、对昆明的未来是充满了期待的。”
而在全国的各大互联网论坛上,关于仇和赴任昆明市委书记同样是一个热门话题,从中也许能够管窥昆明人对新书记仇和的关注与期待:
“公道所以大胆,自己先苦所以敢让属下有压力!应该提拔这些在艰苦地区卓越成就、公正廉洁的官员,昆明的百姓可以等待验证。”
“破鼓须用重锤敲,昆明的贪官们该肝儿颤了!”
“尽管仇和身上有一些独裁的成分,但现在不铁腕根本无法打击贪腐,支持这样的有魄力的官员!”
“希望仇书记能给昆明带来惊人的变化!”
而鉴于仇和的知名度,有网友已经建议热爱为昆明找名片的昆明媒体,将“仇和”作为昆明的名片之一。
然而,网友还说:“只要到火车站附近转转就知道治安有多乱,到螺丝湾附近就知道假货有多少,到正大电子城就知道扰民噪音有多高,到张官营就知道销赃有多厉害。”伴随着这些诚挚话语,昆明网友吐露了不得不面对的昆明曾经的辉煌和现实的尴尬。
近几年来,一直有着“春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昆明正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最令曾经深爱它的人们揪心的现实是:拥挤的交通状况、混乱的城市建设、严重污染的环境、节节攀升的房价……而随着原副市长胡星系列腐败案件的爆出,昆明市政建设中的种种腐败恶行渐渐被掀开了面纱。
尽管胡星、曾华、翟建国和汤汉云等人已经被绳之以法,但是对于昆明百姓而言,这座故乡之城带给他们的伤痛并未结束。人们甚至还在猜测,仅凭胡曾翟汤等人,怎么就敢于、能够在昆明如此兴风作浪多年?
“上梁不正下梁歪,主梁不正倒下来。”2008年1月8日召开的昆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动员会上,仇和这样督促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树立良好作风。并且表态说,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同样属于腐败行为。
在仇和接任原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职位前的2007年5月,现任昆明市长张祖林接替了原昆明市长王文涛。2004年时,昆明老百姓对来自上海的王文涛也曾充满了期望,结束昆明这个西部城市的3年任期后,王文涛重返大上海出任黄浦区区长一职。
“昆明呈贡新城正在大肆建设各种领导干部的别墅,原本以要‘扩宽、美化’为理由拆迁掉的南二环路周围,现在竟然有许多房地产新项目拔地而起。”昆明市一名干部表示,“如果纪律、司法部门愿意开展工作,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抓的人也还有很多。”
现在,昆明人最期待的是,仇和能够给昆明带来“99世博会”后的“第二春”吗?一个具体的追问是,对滇池污染的治理,人们甚至已经在探询“现在只有投人没有成效背后的真实原因”。
“如果能够把滇池污染治理好,仇和书记在昆明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了。”昆明市的一名人大代表表示,“对于昆明市而言,这是历任领导共同制造的最大毒瘤和耻辱。”
责编:宁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