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自己做饭吃,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逃避纠结。 下馆子,点菜是一件头痛的事。其实并不是不知道点什么吃,在这些扑面而来的青菜萝卜面前,确实有点难于取舍。取舍需要思考,思考就会比较,一比较事儿就大了。在一盘一青二白的小葱拌豆腐面前突然掂量、矛盾、犹豫起来,这不是一种好受的滋味。那些平常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会有点汗颜甚至惭愧,不就一盘菜吗?!对那些有悲观情绪的人来说。这简直又是一次打击,一盘豆腐况且如此,如何面对漫长的人生路啊!
我的同事陈老师最热爱的湖北菜是过年肉煮菜苔,一锅新鲜的棒骨汤滚沸中放入半肥半瘦的咸肉。大火煮十分钟,将咸肉中的油分逼出来,立即关火。汤面冷却后有一层淡黄色的浮油。客人点菜之后,再用大火烧开,先吃咸肉,再将菜苔煮入锅中,稍微一烫,即可入口,咸、鲜、清香混合在一起。伴以汤面上的一层薄薄的浮油,让植物的简单裹上了些许丰润,极烫的口感,不得不迅速咀嚼,菜苔的清香瞬间在口腔释放开来。
湖北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老板更是个会做生意的人。菜单上明确标示有白菜苔,还有红菜苔。
陈老师的纠结开始了。点了白菜苔,红莱苔就成了这顿饭的朱砂痣,从此恨不得顶在脑门上。点了红菜苔,那朵白玫瑰就开在了心里,直到下回再来把它变成一粒剩米饭。好好的一顿过年肉煮菜苔,竟然成了提不起却又放不下的一回人生。天啊,胃是承受不起的。
打那以后,再经过这个湖北饭馆,陈老师一脚油门,头也不回。
不过,有一种食物,你只能去饭馆吃,当然是四川火锅。为啥?在家吃了一顿,味道得闻半年。
走进任何一家火锅店,我基本一眼扫去就能知道这桌食客打何方而来。只要桌上有牛肉卷、羊肉卷的,肯定来自北方。点了一堆下水,绝对跑不出四川盆地和川江两岸。还有一个判断。涮的方式。凡是扔一锅东西煮着,肯定不是四川人。巴山蜀水其实不是节奏缓慢的地方,但天大的事也得把手里这片毛肚烫熟,吃了再说!这份从容一直是我固执的热爱!
这真不是节奏,是态度。
面对一片毛肚,吃的态度是熟啦,好的态度是七上八下,即锅里煮七下,锅外再晾八下,相当于淬火,要炼出好钢,这一步很关键。要涮出好的毛肚。锅外的晾比锅里的煮更重要!这一晾,要的不光是冷却,还有期待。在不作为中等待美味的凝聚和到来,更是不同凡响,安静当中的辉煌!
这种等待。极其美妙,会让你有许多联想,比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适用此法的食材还有,鸭肠、黄喉、豌豆尖。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