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香港经济,在2000年强势反弹后,又因世界经济大气候不好陷入低谷。而2001年又是中国“入世”年,港商对此既憧憬,又担心失去以前驰骋内地及香港的中介优势。在香港商界、学者、专业人士的呼吁下,特区政府形成了“类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1年11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赴京述职期间,正式向中央领导人提出两地建立“类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得到支持。
鉴于自由贸易区多为国与国之间的互惠安排,因此香港与内地在“一国两制”下的这种商谈,规范称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磋商。
2003年6月29日,一份名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缩写为CEPA的文件在香港签署。CEPA有点类似当今世界流行的自由贸易区,从其涉及的范围看,甚至比自由贸易区还要广泛。其后CEPA的六个附件和两个补充协议陆续签署,并在内地和香港得以实施。这样的一份文件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谁又在享受CEPA的果实呢?
CEPA,给了香港什么?
CEPA的出现,对于香港来说更像是及时雨。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时,正是香港金融危机、非典接踵来袭,香港银行业不景气到处裁员、香港经济深陷低迷的时候。CEPA的签署和在2004年1月1日后的正式实施,给香港的整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内地与港澳签署的CEPA实施3年多来,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中的一些制度性障碍被突破,CEPA涉及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深化。
在货物贸易领域,内地从2004年1月开始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对全部原产于港澳的货物实施零关税。在内地对外签署的自由贸易中,CEPA的降税速度最快、幅度最大、范围最广。截至2006年12月底,内地累计进口香港零关税货物总值8.7亿美元,免除关税额6.2亿元人民币。其中2006年内地进口香港零关税货物总值4.4亿美元,免征关税3.2亿元人民币,分别超过累计总数的一半。零关税政策对香港制造业的积极影响正逐步扩大。
服务是香港的支柱产业。通过CEPA,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的时间比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大大提前,进入的领域、地域范围有很大拓展,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许多领域已经达到国民待遇程度。这些措施为香港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以及中小服务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新的竞争优势形成,香港服务中心、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离港服务枢纽功能得以巩固和发展。
截至2006年12月底,港澳一共有1989家服务业机构按CEPA条件申请赴内地投资,半数以上已经开始运作。其中,运输和物流服务业的申请达到1200多件;港澳银行在内地开设了55家分行和办事处,在内地外资金融机构中数量最多。此外,到2006年底,港澳居民在内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接近3000家,注册资金过亿元人民币。
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港澳加强了8个领域的合作,包括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
而CEPA推动港澳经济复苏和发展,还体现在它把香港的发展与内地的广阔市场、高速发展的经济联系起来,让港人看到了未来香港发展的美好前景,极大地增强了港人投资、消费的信心。
“个人游”的实施,带动了香港消费市场,缓解了就业压力,对香港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年多来,内地累计赴港“个人游”旅客超过1700万人次,在港消费达到800多亿元,全面带动了香港酒店、零销、餐饮、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CEPA不仅带动了香港本地的消费和投资,也为香港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有数据显示,2006年1月至9月,香港吸收外来资金230亿港币,与上年同比增长22%。目前有接近4000家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选择香港与CEPA有关,他们希望通过在香港设立总部,进军内地市场。
CEPA给香港带来的是不断增长的生产总值和不断降低的失业率,CEPA也成为香港地区经济转型的新契机。实施三年多来,香港经济迅猛复苏并快速发展。CEPA效益全面呈现。
CEPA,给了内地什么?
CEPA给了香港发展转型的契机,又给内地带来什么呢?
我们看到,CEPA虽然是针对香港经济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的,但在支持香港的同时,同样为内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EPA,并不是意味着内地对香港的一味付出,而是同样讲求互补互利。
比如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北京在内地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超过60%,在华北经济融合的过程中,最终会跟香港一样成为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市。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制、严格的监管测试、透明度很高的市场管理制度,CEPA为加强北京服务业水平有着良好的促进。此外,香港作为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逐渐跟内地结合,开拓市场,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高增值产业京港合作。
同时,香港长久以来的独特地位,也让它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有效桥梁。香港有机会充当内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CEPA率先向香港开放分销、物流等服务业,有利于香港现代物流的发展,进而形成拥有更庞大的国际商业网络和高效率的先进商业模式的新的商贸平台,协助内地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和改善贸易条件,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率先开放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进入内地,并对香港企业做了较为宽松的规定,有助于吸引外国公司,特别是中小型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以香港为基地拓展中国业务。这类企业多达数万家,将会是未来中国最重要的投资者之一。香港成为中国的引资平台。
香港有机会成为内地主要服务的提供者。目前中国内地服务业较为落后,特别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服务业正是香港的强项,完全可以更好地配合内地的发展。CEPA允许香港服务业率先进入内地,也有利于香港发挥优势,为内地经济提供高素质的服务。
香港有机会成为内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试验场。商品市场方面,CEPA对香港产品实现零关税,等于在“人世”承诺的基础上,利用香港进行商品市场扩大开放的试验,有利于内地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在金融市场方面,CEPA降低香港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支持内地银行把国际资金外汇交易中心移至香港,有利于确定内地在金融改革、重组和发展中充分利用和发挥香港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的联系。在市场体制方面,今后20年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近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并与国际规则接轨。香港市场体制较为完善,兼具东西文化优点,CEPA可以引入香港市场体制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协助内地完成体制转轨的任务。
结论:香港和内地
共享CEPA果实
CEPA的签署和实施,空前扩大了香港与内地开展经济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开辟了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走向一体化的道路,也给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内地与香港的互惠双赢,促进了内地与香港经济的融合。一方面,CEPA消除了过去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间的一些障碍,促进了资金、财产、货物的流动,实现了内地与香港在经济领域间的互助互补,为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项制度性的保障。另一方面,CEPA在促进香港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内地经济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对提高内地服务业效率、调整结构、改进管理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CEPA是一个开放性的协议,内地与香港今后还将通过不断扩大相互间的开放,增加和充实CEPA内容。随着CEPA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香港与内地,共享CEPA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