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网友对《建国大业》中演员的国籍问题反应强烈,主要是因为《建国大业》讲的是中国的建国大业,部分演员是外国国籍,就会让人觉得很滑稽。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演员,企业界的很多精英,甚至一些官员的子女、老婆也是外国国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的精英在跑,在躲避,这不是演艺界孤立的现象。
无论是演艺界、商业界,还是官员,他们都有这样一种思路,即在中国发展事业,但同时拥有外籍身份。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值得考虑:一是中国护照在国际受歧视,出国签证很难,也很繁琐,即使签下来,条件也很苛刻;二是有些人想通过外籍身份获得一种保护,一种便利。中国的政策对外国人是有很多优惠的,拥有外籍身份,就会有很多优待。这些人往往就是有外籍身份,同时又有中国的身份证,实际上就是双重身份。比如,有些企业家做投资,本来就是当地人,有外籍身份后就会获得很多特权,可以免受像当地企业那样受到当地一些不良官吏的勒索;三是中国的精英纷纷改籍,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的前途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或者是中国现有的制度没有给他们这种信心。他们担心一些变革和未来的一些不确定性,所以事先给自己找一条退路。
事实上,网友的批评有点重,但也不是没有任何道理。可是说这些精英完全不爱国。也不尽公道。我想,造成这样一种尴尬,我们国家的制度环境有一些责任,精英自己也有一些责任。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反思我们国家的现状,反思我们的能力。至于在这件事情上具体要采取什么措施,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毕竟都是很优秀的演员。就演戏谈演戏,好戏,还是要出色的人来演。
编者按:
9月17日,《建国大业》即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同时上映。这部“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大片,汇集了170多位明星和导演,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再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长历程。当全国观众翘首期待这部明星汇集的献礼片时,一份关于《建国大业》演员国籍的名单在网上开始流传,一时间,网友纷纷热议:非中国籍演员出演国庆献礼大片,似乎有点不合适。
在这封以“本片由国际友人联合演出”为题的帖子中,开列了包括陈凯歌、陈红、蒋雯丽、李连杰等21名都已经不是中国国籍的导演、演员,甚至套用名文《纪念白求恩》进行恶炒:一群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更有网友质疑:对于一个连自己国家的国籍都不要的人,将如何来体现他的满腔爱国热情?
部分演员拥有外国国籍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加入哪国国籍本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为何在《建国大业》这件事情上引起了网友的激烈反应?这个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针对以上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和演员,将他们的看法一一陈列,供读者参考。
《建国大业》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韩导演作为电影界的知名人士,他把我们这些演员从美国、新加坡等地召集回来。这是一件大事情。导演选择的演员也都是和剧中的人物气质相吻合的,是出于对这部电影的使命感。作为60年庆典的献礼片,这些演员很多都是不拿片酬的,这份热诚和爱心本身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我不能替所有的演员说话,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就我个人的情况来说,加入美国国籍是个人命运和当时的状况决定的。80年代我中学毕业出国读书,高三的时候演《末代皇帝》,当时我拿着中国护照在洛杉矶、加拿大、日本等地拍戏,各个剧组对时间的要求都很紧,而持中国的护照出国非常繁琐。记得当时因为《末代皇帝》,我拿了一个意大利的奥斯卡提名奖,意大利方面要求我36个小时内必须到达颁奖会场。如果我拿着中国护照到意大利大使馆办签证,时间上基本不可能实现。当时,我在法兰克福机场下飞机,意大利的签证大使直接在机场口给我盖了_签证的章,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对我的特殊礼遇。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出国签证有多难。像这样的状况还有很多,所以有人告诉我可以考虑申请绿卡,这也会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些便利,给我的摄制组减少一些麻烦。我在美国申请绿卡是以优异杰出人才的身份申请的。15年之后,我的中国护照到期了,才加入了美国国籍。
我――直认为,自己出生的时候是个中国人,一辈子就是中国人,即便是拿了美国护照我也一样是中国人,也一样是爱国的。我想我的行动能够说明事实。《建国大业》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这部电影,看待我们每一个参演的演员。
纠缠于《建国大业》演员的国籍有些“滑稽”,也没有必要。因为当初选演员时,考虑的是角色个性与演员之间是否“搭配”,而不是先去调查演员的背景和国籍。就算是演员中有一些“外籍人士”,也不能代表什么。李连杰虽然是新加坡籍,却始终是华人的骄傲,还积极开办“壹基金”致力于慈善事业。国际合作是如今国产电影的趋势,我们欢迎各个国籍的演员来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
――电影出品方新闻发言人翁立则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人早应该具有一个大国应有的胸襟和气魄。我认为根本不需要去管什么国籍。你看这些演员和导演,他们哪一个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受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精英,他们走到哪里,也都有表达对自己祖国感激之情的权利。更何况,这些人改变国籍的原因有很多,有不少人是为了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多元化的国籍,不能成为这些演员不爱国的理由。
――演员张铁林,英国国籍
他们变换了国籍,是他们的选择,这个选择就像离婚一样,可能是感情破裂了可能是遇见了更好的,在道德层面上是可以谴责的,但在人格层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个国家,能让这么多艺人转变国籍,这个国家―定是有他的责任的。在我们谈个人责任和义务的时候,我们也要谈国家责任和义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就是吃不起、住不起、结不起、病不起,但最关键的是,还移民不起。所以,不爽是肯定的。
――一知名写手
不管是否属于炒作,我还是愿意相信“国籍”讨论是严肃的。换言之,国民改变国籍固然可以来去自由,而由此衍生的问题,却不能以宽容的名义高高举起、轻轻回避。这一场《建国大业》演员国籍之辩,照见了当下的世相百态,也隐含了很多人已经隐隐感觉到的社会分化。信息交互时代,公众不再是玩偶,任何武断、绝对正确的态度都是行不通的。尽管这个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宽容,有些底线还是应该守住的。
――百度网友